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河东区2023年第一季度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市场环境篇
来源:河东政务 发布时间:2023-05-18 09:00

市场化是营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河东区以招商引资质量和市场主体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为河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完善“1+2+2”服务体系打造街域经济特色品牌(春华街)

打出特色税收“组合拳”为市场主体注入“税动力”(区税务局)

创新招商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区合作交流办)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区楼宇办)


01

完善“1+2+2”服务体系

打造街域经济特色品牌


河东区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有效抓手,锚定“十项行动”,走以资源引资、以资源利商的路子,促进营商环境建设“深”优化。

一是以“1+2+2”体系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航向”。“一个主导+两个支撑+两条腿走路”。“一个主导”即以“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区”为主导,利用区位优势及互联网媒介,打响“春商”招牌。“两个支撑”即一是以街道商会为支撑,不断拓宽企业家“朋友圈”,以旧纳新,吸收新的企业会员,为以商招商奠定基础。二是以“楼宇”资源为支撑,打造“规划一批、招引一批、提升一批”和建设“智慧化、品质优、效益高”的“楼宇经济”品牌;“两条腿走路”即一是“引进来”,以商招商,充分运用企业家人脉和资源等优势,精准对接意向项目,为街域经济发展筑基布阵;二是“走出去”,不仅要在街域内大走访、大调研,还要将目光放到街域以外的地方,积极响应“主动招商,精准招商、全员招商”的号召。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两条腿并用,才能行稳致远。

二是“重打鼓 再开张”,全面梳理新开篇。街道成立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相关负责科室层层细化,落实责任到人,确保街道经济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梳理街域内楼宇、商会、企业,制定台账,建立“一企一册”。截至目前,共梳理35座楼宇、楼宇企业4750家,做到心中有谱脚下有路。

三是商圈“延半径”,打造政企“双向奔赴”的桥梁。街道优化营商环境专班提高街域内企业走访频率,加强问需调研深度,举办2023年“春商萌动 携手共谋营商环境新发展”主题系列座谈,提振企业信心的同时,带去了政府扶持服务的决心。通过勤走访,常摸排,问需求、收意见、集建议,做企业的“贴心人”,政策的“宣传队”,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谋企业之所需,抢占市场先机,掌舵工作航向,赢得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开门红”。

四是“云上网络”平台,探索招商新模式。探索依托网络媒介,通过短视频、影像资料、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介方式,以充分展现街情街貌、商会联合、楼宇资源、企业概况等信息,更直观地推介河东街域潜在经济资源,助力精准招商,促进信息共享。如,春华街道联合春华商会,推出“春华街道商会”微信公众号云平台,并与搜狐(天津)互联网媒体合作新模式。

五是拉响“人才竞争”号角,企业用工新选择。“人才是兴业之本”,企业强盛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企业发展的好就能带动商圈繁荣,商圈繁荣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形成良性内循环。为保企业用工,召开了街道“春季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为企业解决用人问题,涉及新媒体、快消品、汽车、酒店、茶业、货运代理、科技和物业等十几个行业。

六是盘活“楼宇经济”资源,助力招商引资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各街域区位优势和楼宇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楼宇经济”品牌,做好“楼宇生态”文章。分析楼宇业态占比,对相对集中的商务商贸业(50.7%)、科技业(25.3%),发挥政府主体作用,构建“海河沿线—十一经路—天津站后广场”楼宇经济产业生态圈。建立“街道—吹哨单位—楼宇供给方—楼宇需求方—配套服务提供方”积极参与的生态共生机制,推动楼宇线上线下生态圈互联互通。


02

打出特色税收“组合拳”

为市场主体注入“税动力”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住宏观大盘的关键性举措,对稳定预期、助企纾困具有重要意义。河东区税务局多措并举、优化服务,积极推动政策落实落细、落准落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中积极注入“税动力”。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受理留抵退税申请1485户,退出金额9亿元;“六税两费”扩围减征7017万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4627万元。

一是成立专项工作组。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河东区税务局迅速成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9个工作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

二是定制特色“明白纸”“政策包”。组织业务骨干,认真编写退税减税政策“明白纸”。对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别类,将政策要点和操作流程进行提炼,编制了19种简单易学的“明白纸”,方便税务干部和纳税人快速了解掌握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内容。定制包含《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指引》在内的7大政策包,为企业减负赋能。将政策学习与日常教育培训相结合,开展政策学习测试活动,共计回收电子试卷1700余份,有效提升了干部专业能力和办税服务质量。对辖区内纳税人采用实地走访、短信、微信和纳税人学堂等多种形式,开展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宣传、辅导。成立14个走访组,开展“政策送上门、服务送上门”走访服务,联系帮扶企业152户,开展线上培训49场,线下培训20场。

三是建立“3+3+3”工作机制。制发《关于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的通知》等9项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流程,保证了各专项工作组和退税减税办工作组协调有序开展工作。在开展留抵退税工作时,坚守风险防控底线思维不放松,努力做到早退、快退、退稳、退准。分别从制度、步骤、实效三方面建立“3+3+3”工作机制:建立“三项制度”动态优化工作方法。晨会制度,每日汇总情况,研究优化措施;日报告制度,依托税收大数据,及时掌握区局留抵税额总体进度;风险防控制度,关注近期留抵税额激增企业,加强重点行业案头分析,落实落细风险防控责任。立足“三个步骤”动态完善工作流程。按照“一划型、二画像、三化险”的退税审核步骤实施,即首先确定企业划型标准,判断其申请时间节点和申请退库税额是否准确;其次通过已知的风险指标模型,结合对增值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的分析,初步判定企业风险级别;最后对没有风险或可排除风险的企业做出准予退税的审核决定,对存在重大风险的企业启动风险应对流程开展进一步核查。目前已发起的风险应对流程中,除取得异常抵扣凭证的风险点外,均属存货与进项税金严重背离的风险点。着眼“三个实效”动态掌握工作进程。牢固树立惠企利民的目标导向,以留抵退税政策的宣传辅导是否见实效,留抵退税政策的及时享受是否见实效,留抵退税政策的享受规模是否见实效作为检验标准,对标《留抵退税底册管理台账》,逐户辅导、应退尽退,对不能退、不愿退的企业,深入查找原因并登记台账。紧盯制度性留抵退税的任务流程,在掌握留抵退税工作进度的同时,敦促各办理环节依规依时限办结。

四是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河东区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提前初步测算预计减收情况。区税务局与区财政局联合向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加快留抵退税的重要意义,尽全力积极申请缺口资金,全力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同时,两部门还一同走访了河东支库所在工商银行十一经路支行,进一步推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精准快速落实。


03

创新招商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


2023年第一季度,区合作交流办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系列安排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抢时间、抓机遇、出新招,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河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盯重点区域,多渠道多形式走出去、请进来,“点对点”、“一对一”精准招商,强化要素保障,狠抓项目落地。

一是紧盯重点区域,挖掘新活力。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延续开展“周周进北京”。主动赴京招商对接,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突出抓好产业招商,以优势资源引项目、聚投资。成立北京工作部,对接北京企业,邀请企业来河东投资考察,打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信息链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梳理招商资源,续写新篇章。区合作交流办会同相关部门梳理区内招商载体,全面汇总土地、楼宇、老厂房及其他可供招商的载体,并在投资河东公众号实时更新。打破资源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让意向企业能够快速、便捷地匹配资源,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谋划招商考核,激发新动力。招商引资工作,需要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合力攻坚。2023年,通过与市级部门对标对表,同时学习借鉴优秀地区经验做法,出台了河东区招商引资成效评价方案,以推动全区各部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凝聚以招商引资促发展的共识。

四是完善招商队伍,实现新提升。加强专职招商队伍、日常招商队伍、国企招商队伍、中介招商机构建设,围绕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招商专业知识、区位优势及招商载体资源等邀请专业人员为招商队伍开展专业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与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感情,解难题、优服务,确保从对接洽谈、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运营等全过程专人服务、全程帮办,以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让企业家在河东投资放心、创业顺心、生活舒心。


04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强化重点商务楼宇质效是打赢招商引资硬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锚定“金创河东·津韵家园”崭新定位,加快建设创新转型示范区、城市更新实践区、直沽文化繁荣区、宜居宜业承载区的重要一环。

河东区现有运营楼宇35处,建筑面积约124万平方米,入驻楼宇企业总计4750家,其中实地办公企业1313家、只注册不办公企业3437家。楼宇企业业态以商务商贸业为主,占比50.7%;其次为科技业,占比25.3%。区内商务楼宇主要分布在海河沿线、十一经路和天津站后广场区域,其中:大王庄街道15处,春华街道8处,上杭路街道4处、大直沽街道3处、唐口街道2处、向阳楼街道、富民路街道、二号桥街道各1处。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楼宇办以提升存量、培植增量、激活变量、引进新量为重要抓手,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楼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立足河东区“金创河东·津韵家园”功能定位,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突出主导业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高楼宇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起草《天津市河东区特色楼宇评定办法》,主要针对特色、优质楼宇进行评定,提高楼宇品质和产业引领作用。

二是强化楼宇载体分析。针对每座商务楼宇进行载体品质、位置优劣势、空置情况、业态分布、区域经济贡献、招商潜力等多维度分析,并依据河东区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强化招商导向,优先保障龙头企业、总部企业、活力型企业落户。

三是创新载体宣传模式。依托河东区“智慧城市”平台项目,发挥应用平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应用系统优势,通过整合重点商务楼宇产业信息、企业动态、建筑结构等数据资源,生成商务楼宇三维可视化系统,为意向落户企业提供更便捷、直观、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四是创新优化楼宇服务。联合招商引资、人力资源、税务、市场监管及商务楼宇属地街道等部门,深入楼宇开展服务。目前已在天星河畔广场、冠福大厦、三联大厦等多座楼宇召开企业座谈会,面向楼宇企业开展问需服务,取得良好反响。

五是提升老旧楼宇,推动硬件提质。鼓励老旧商务楼宇建设配套公共服务空间。三联大厦目前正在开展物联网智能化楼宇建设,设立访客梯控系统,完善楼宇各通道监控,实现人、车、物智能化管理;同时,更新大厦电力系统,优化基础设施,引导物业管理向专业运营服务角色转变,提升企业感知,激发发展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