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河东区2023年第一季度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人文环境篇
来源:河东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25 11:40

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打造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2023年,河东区着重培育城市精神气质,打造城市“留得住人”的精神高地,营造亲商、爱商、暖商的浓厚氛围,建设宜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让河东营商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

1.探索城市更新、激活消费动能 打造全国首家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区国资委、嘉盛集团)

2.公共就业“小”服务 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区人社局)

3.“速防+人防+技防 ”应急保障模式 为重污染天气“削峰降速”打造防火墙(区生态环境局、区应急管理局)

4.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唐家口街道)


01

探索城市更新


激活消费动能

打造全国首家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


近年来,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导下,二手商品流通产业获得高速发展。天津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以下简称“二次方园区”)是全国第一个以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由河东区国资委所属嘉盛集团和天津蓝致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天津市河东城市更新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改造运营。自开园以来,园区已注册企业数量达102家,其中二手循环产业企业60家,一般纳税人企业3家。2023年1月,园区开具收购发票二手企业12家,开票金额2441万元,实现销售额2498万元,纳税47万元,构建了二手商品流通企业健康成长的营商环境,为二手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优渥土壤。

一是改革升级。二次方园区由河东区区属国有企业引入实力民企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负责运营管理,为河东区深化国企改革、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城市更新探索了新的路径,利用辖区老厂房资源打造“网红”新地标,将空置楼宇重新启用,让旧资产焕发新活力,成为城市机体“旧货”循环的有效探索,成为天津市城市更新、新消费场景打造的新亮点。混合所有制管理公司的引入,一方面发挥了国有企业政策把控的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民营成分的市场洞察力和执行力,最终在50天的时间内完成老旧厂房的移交、维修、装修、开园工作,体现了“河东速度”。

二是市场升级。二次方园区以支持入园企业发展,服务消费者为出发点,以打造现代化沉浸式旧货体验市场作为发展方向,建立干净整洁的策展中心、交易中心、服务中心、运动中心等八大中心。建立以业态分布合理、休闲体验设施完备为特点的旧货交易市场,服务入园消费者;建成以产业生态完善,行业服务专业,企业发展合规的旧货行业创业园区,成功吸引头部企业和行业人才创业入驻。

三是方式升级。旧货行业贸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商品的库存深度不足,每件商品都具有其独特性,买卖双方比新品贸易更加难以匹配,传统旧货市场商品流通速度慢是一个行业面临的痛点。随着科技的发展,5G技术、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普及,直播带货的贸易方式日趋成熟,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平台,利用网络的传播效应,突破地理限制,通过直播讲解货品的方式,近距离展示商品、进行咨询答复,将旧货商品介绍给消费者,并且在全网匹配买卖双方。二次方项目建立主播培训基地,培养专门带货二手商品的主播达人,通过对二手商品的了解、专业的鉴定能力和估价能力,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帮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质量可靠、货版一致的二手商品。对于二次方的消费者、主播和商家来讲,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主播可以赚到佣金,商家实现了销售,提高了旧货商品的流通效率,实现了市场贸易促进的价值。

四是服务升级。二次方园区重点解决信任、规范、文化三个问题,有效地使消费者能够更容易、更放心地购买二手商品,针对旧货交易,二次方园区借鉴网购“七天无理由退换”的规定,对商家做出了质保与售后的要求,形成了一套健康的、可持续的规范化体系。一方面,园区加强对入园企业的筛选和监督,积极引进商誉口碑较好的旧货经营企业,把好商品质量关;另一方面,园区积极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信任危机。二次方园区以消费者的良好体验为中心,帮助入驻企业以市场化的手段建立信任基础,帮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二手商品,也帮助企业健康合规发展,实现在旧货交易信任基础之上的共赢结果。

五是政策升级。二次方园区不仅对于消费者有保障,在园区合规经营的商户同样得到保驾护航。旧货商户都会有一个回收-维修-翻新-售卖的过程,对于商户来说,回收的过程很难开具发票,在以票控税的现在,如何合理合法合规纳税就成了问题。为此,二次方园区与公安、中检、税务、银行、物流等多部门合力推出了二手商品流转平台,实现线下市场和线上市场的同步管理,为每一个买入或是卖出的二手商品规范的流程“加码”,助力旧货企业照章纳税、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六是促进旧货行业合规发展。二次方项目建立了旧货行业财税合规发展的典型案例和执行标准,能够有效引导旧货流通企业合规经营、照章纳税,对旧货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正面示范意义。

七是促进旧货行业转型升级。二次方项目对传统的旧货市场进行了转型升级,以高净值旧货品类为突破点,建立具有较高品质的旧货展览展销中心。旧货市场应该打破原来只追求低价商品的市场,而是应该成为高品质生活的实现中心,旧货文化的体验中心。

八是有益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二次方项目作为城市中心的旧货交易市场,能够最大程度的接近高价值消费者,产生较大规模的贸易金额,有效推动旧货商品的流通,减少资源浪费,通过资源的重新分配,达到降低重复生产,降低无效碳排放量的目的,循环经济有利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02

“速防+人防+技防”应急保障模式

为重污染天气“削峰降速”打造防火墙


3月5日12时河东区接到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应急响应通知后,积极部署,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源,迅速深入一线,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执法不停、措施不弱、力度不减,查深、查透、查细、查清,多措并举全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现“削峰降速”,开启蓝天保卫战,保障“金创河东·津韵家园”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迅速响应机制、进入战备状态。区清指办第一时间启动《河东区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预案》,按照处置流程和联络网通知各重污染天气成员单位、街道办事处及环保网格员,自3月5日12时起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在做足人员、通信和经费保障的同时严格执行应急预案责任分工,对“重污染应急管控动态清单”落实“一厂一策”;坚持“日调度、日通报、日整改”原则,由主管区长进行工作调度。成立重污染天气专项督查小组,现场督查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全力削减污染峰值;即刻启动对重点排污工业、一般污染排放、公交运力等7个方面限产限行、停止作业、加强保障等强制性措施和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保障建议,倡导绿色出行等6个方面的建议性和健康防护措施。

二是各层联动机制、精准高效保障。区空气质量保障领导组13个成员单位联手开展应急保障工作。区城管委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对全区105条可机扫水洗道路和168条小街小巷进行拉网式清扫、水洗。出动洗路车、新能源高压清洗车、力奇小型机扫车,GPS监控中心每日监测机扫水洗作业情况,做到道牙无尘、路见本色、道路标线整洁清晰,机扫水洗两个100%;区住建委对全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源开展高效能巡查,停止土石方作业,对现场存在的裸露地面加强苫盖,停止室外喷涂、粉刷、切割护坡喷浆作业,停止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停止施工现场渣土、材料、垃圾运输,做好苫盖工作,确保严格落实天津市扬尘治理“6个100%”的要求。生态局执法支队向各在建项目及重点企业开展通报、督导、执法一体化环境监管,利用区大气污染网格化管理监控平台在线查看各重点建筑工地、拆迁工地、裸露空地等停止土石方和渣土运输作业落实情况;区教育局、卫健委、公安交管河东支队分别负责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时中小学及幼儿园、敏感人群医疗救治、机动车管理、渣土封闭运输、机动车限行等应急保障工作;融媒体通过电视、微信平台等手段,发布重污染天气新闻信息,做好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的宣传、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等工作,积极向群众宣传重污染天气的健康防护常识和技能。

三是后评估机制、提升应急效能。本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共持续5天,在此典型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结束后,区空气质量保障领导组从部署应对、执行成效、督查问题、宣传保障四个角度,组织开展污染天气应急成效后评估工作,及时归纳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形成《河东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总结评估报告》,为定期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重污染应急管控清单动态更新机制,保障应急减排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确保启动迅速、响应及时,将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降至最低,强化预警应对能力,持续推进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3

公共就业“小”服务

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


河东区人社局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四级平台作用,在畅通用工渠道、落实惠企政策、走访企业问需等方面持续为企业提供“管家式”、“精细化”服务,通过解决企业用工需求,激发企业发展动能,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畅通用工渠道“微循环”。深入开展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对缺工重点企业提供“管家式”员工招聘和用工指导服务;对用工缺口较大的企业,组织开展跨省市劳务对接。广泛举办线上线下招聘对接活动,满足各类企业用工需求。联合街道、商会,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多方优势,对接校企资源,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不断延伸拓展用工服务渠道,共同建设打造通勤三公里“黄金就业圈”,搭好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用工连心桥。

二是推进政策入企服务进门,提高援企稳岗“精准度”。将降费稳岗、吸纳就业、技能培训、人才引进、职称评价、劳动关系、权益保障等政策进行梳理,根据不同企业和不同需求,分类编制“政策包”,印制“小册子”“明白纸”,向社会广泛宣传投放。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现场宣讲政策、了解需求、解决问题。对列入重点服务企业名录的企业,采取送政策上门、线上推送人社“政策包”等方式,实现政策推送全覆盖。及时落实各项援企稳岗补贴政策,坚持源头发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三是完善重点服务企业名录,提升政策服务“含金量”。进一步完善区内重点服务企业名录,将人力资源对口企业、重点税源企业、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支持发展企业、重点项目开工企业以及用工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等全部纳入名录,设立服务台账,确定服务专员,保持热线联系,及时提供全方位人社服务。深入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广政策找人、直补快办;对各类涉企服务事项,大力推行“打包办” “提速办” “马上办” “一窗通办”等模式,提升服务效率。


04

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工程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养老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健康养老服务方式和手段面临巨大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为加快老龄事业发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唐家口街道围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市区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完善街域内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融合发展,将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列入街道重点工作,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整合现有养老资源,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唐家口街道现有6家养老院和4家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养老资源丰富,养老设施相对完善。2023年将养老服务工程纳入到街道“十项行动”重点工作,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在充分整合现有养老资源的基础上开展顶层设计综合谋划,通过合理规划、资源统筹,不断完善养老设施。年内计划新增一家街道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两家日间照料中心招标投入运营、新建一家老人家食堂。唐家口街道运用系统思维,着力建设打造街域15分钟养老服务圈,进一步提升街道养老服务水平。要求各部门扎实推进为老服务工作,综合提升为老服务设施,增强辖区老年人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同时主动服务养老机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养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各相关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需求。

二是完善机构养老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计划新建的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满足24小时机构内老年人照护的基本需求,并与域内的一级以上医院开展联动。同时具备日间照护、康复理疗服务、域内配餐服务、临时看护服务、文娱中心服务、适老化用品及康复器具租赁与购买服务、老年人慢性病管理服务、为老信息发布服务。集适老康复器具展示租赁、康复体验、智慧养老管控、养老服务研究、照护人员培训、养老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服务中心,构建养老服务全产业链,搭建养老服务产业链的前端触角与服务落地的桥头堡,吸纳各种养老服务业态,畅通信息有效对接,通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家庭、社区之间服务资源的统一对接、服务需求的有效整合,实现需求与资源共享,打通服务最后一米问题,实现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唐家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探索构建整体联动、多元性、共享化的系统模型。一方面,关注老人的生理状况,聚焦硬件打造,在不同生活场景设计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助老设施。另一方面,兼顾老人的心理需求,优化软件配套,在不同空间营造尊老、爱老、助老、扶老的老年友好氛围,推动“老有所养”升级为“老有颐养”。

三是抓实完善社区养老,招标运营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唐家口街道,结合街道实际,根据老年人人口密度、健康状况、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各社区合理选址、科学规划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街道现有的各家日间照料中心设有康复室、休息室、书画室、心灵驿站、图书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室,并配置各类社区养老设施、器械等,为辖区老年人贴心提供送餐就餐、休闲娱乐、理疗康养、心理疏导、图书阅览等服务,满足不同身体状况、年龄结构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需求。目前新开路社区和红星路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正在招标运营,下一步也将投入使用,届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将辐射范围更广,服务更加全面。日间照料中心旨在全方位满足街域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文化、卫生健康等方面需求,让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老人在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日间照料中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需求,也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四是探索配套居家养老,做好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在居家养老中,养老助餐服务越来越受群众关注,“吃得饱”“吃得好”逐渐成为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唐家口街道计划新增建设街道一级老人家食堂,设立养老助餐点,开设老年餐桌,广泛开展养老助餐服务,用饭菜的温度,温暖老人幸福“食”光。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提供送餐服务,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老助餐和配送餐机制。通过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科学搭建多元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地为老年人做实事,办好事,有效保障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五是着力打造队伍建设,建立养老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一是引导街域内培训机构开设相关养老课程,从源头对养老人才进行专业培养;二是吸纳养老服务业人员从业,通过制定养老专业人员工资指导标准和增加奖励政策等方式,鼓励专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更新现有养老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推陈出新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四是发展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招募、管理和培训机制,将有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的志愿者纳入到养老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中,真正起到“解困、助人、自助”的目的。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唐家口街道将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上持续用力,积极作为,持续打造养老民心工程,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