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河东区文件  >  区科学技术局
名    称 :
河东区科学技术局2022年科技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
111201020001448801/2023-00001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河东区科学技术局
主    题 :
科技工业信息化\科技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河东区科学技术局2022年科技工作报告


2022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科技局紧紧围绕打造创新转型示范区,抢抓当前科技创新蓬勃的发展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集政策、载体、成果、人才、平台、创新活动、科技招商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构建活跃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

一、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一)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导入

1、服务“存量”拓展“增量”,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持续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国家高企等多层次创新主体培育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政策,把服务企业作为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支撑,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撑、环境服务”多措并举,促进存量企业成长,拓展增量企业引进,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做到科技政策应享尽享。截至目前,服务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54家,完成全年任务指标105%;服务112家企业评价雏鹰企业,完成全年任务指标112%;服务智华科技、滨海迅腾、大吕电力、恒利德、易商数科、远强地基工程、荣尧智慧等7家企业评价瞪羚企业,完成全年任务指标233%;服务中能建科技发展公司成功评价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完成任务指标,我区科技领军(培育)企业数达到3家。努力做好国家高企认定工作,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新认定高企申报52家,重新认定申报31家。

2、创新科技政策机制,推动平台资源导入

为加速引入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大且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一事一议”时间成本高、兑现流程复杂的问题,拟定了《河东区支持科技企业引进工作方案》,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孵化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支持获取重大科技成果,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我局积极与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尽快落地,形成对科技型企业的强大磁吸力。

3、制定服务机制,用足用好科技政策

运用好“河东科创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制定《区科技局“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科技人员等具体情况,听取企业的诉求,结合企业实际,精准匹配科技政策,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壮大。截至目前,已走访服务中能建电建、中能建电力设计院、中能建华北院、中能建电商、中能建科技发展公司、电气院、核理化院、滨海迅腾、荣尧智慧、鹏天工贸、娜谱智慧、美方建筑、拱辰天达、慧智通软等四十余家科技企业,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宣传解读认定科技企业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贴心的政策服务与支持,指导服务建科建筑、鹏天工贸等企业利用内资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值,通过积极对接,帮助企业享受定制贷款贴息政策。

(二)提升科技创新载体档次

4、加快孵化载体认定,推动孵化载体“质、量”双升

对照市局工作要求,积极对接、引入资源,加快培育我区市级孵化载体,不断提升现存孵化载体科技创新水平与孵化能力。专门制定《区级孵化载体认定备案方案》,创新性地组织专家团队运用现场评审打分、实地办公场景调研等举措,对拟申报区级孵化载体的企业进行专业认定,为申报市级孵化载体做好了前期必需准备工作,为顺利通过市级评审奠定坚实基础。在审核确定2022年区级孵化载体名单基础上,组织开展拟申报企业的线上申报培训会,进一步熟悉掌握政策文件及申报流程。通过一系列服务保障,鑫创医疗器械孵化器、鼎泰丰众创空间顺利申报市级孵化器及市级众创空间认定备案。

(三)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5、运用“抓大、养小”模式,不断壮大技术市场规模

创新建立“抓大、养小”机制。“抓大”是牢牢把握既有技术合同认登资源,主动对接、了解需求,深度挖掘技术合同认定优厚的科技政策,宣传推广。积极对接华勘、地调中心、中建六局、中能建电力设计院等重点院所、科技企业,已举办5场技术合同及科技成果登记专题培训活动,主动上门提供“私人订制”式的大额技术合同认登管家式服务,确保大宗合同额有支撑。“养小”是梳理新认定国科小、雏鹰企业,加强合同登记税收优惠政策宣讲培训,广泛培育“好苗子”,帮助企业努力做到技术合同应登尽登,确保合同数量有保证。截至目前,技术合同登记额累计达到46.5亿元,同比实现较大增长。现正持续对接中能建电建等规模企业,11月底前完成全年58.19亿指标。

6、服务科技项目申报,提升创新能力

借助市级平台资源,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服务区内企事业单位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进步奖项等,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源头供给能力,强化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为河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科技支撑。截至目前,共组织申报2022年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7项,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天津医药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基地(平台)与人才项目2项(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北方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科学技术普及研发项目1项(天津市河东区智德培训学校),6项成果申报2022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四)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引育

7、制定人才政策,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区委人才办安排部署,结合区情区况,制定《河东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计划实施办法》,明确C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D类成长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育标准和奖励方案,实现人才政策兑现落实与促进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拟定《关于开展河东区首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截至目前,向区委人才办推送智华科技等涉及高等人才的高质量发展类企业7家,占全区近半数;申报核理化院等单位认定区自主认定类企业。

8、建立区校战略合作,加快产学研融合发展

3月8日,区政府与天津大学签署《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天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高校优势,我局乘势而上,加强区校协同配合,共同推动优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河东打造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高地。深化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德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的科技互动,积极推介高校人才、研发资源与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合作。吸引天津大学更多大团队、好项目和更多师生扎根河东、服务河东,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电网天津经济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均与天津大学等开展产学研项目,努力打造产教融合的新范例、区校地合作的新样板、协同共赢的新标杆,有力推动区校合作迈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五)推动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9、服务科研院所,筹建“地球信息与生态”产业创新联合体

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等多家院所走访调研,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育、招商引资引智、“地球信息与生态”产业创新联合体创建、支持驻区科研院所发展等深入交流,并对各院所提出的重点实验室、“揭榜挂帅”、人才项目申报等问题进行解答。8月30日,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共同举办海河东岸创新沙龙第三期——天津市(河东区)“地球信息与生态”产业创新联合体筹建沙龙。围绕产业创新联合体机制建设、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引进、科技人员成长等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沟通合作,形成服务对接机制,在投融资服务、政产学研用、科技人才引育等工作中切实起到“娘家人”作用,支持院所发挥技术实力和行业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科技产业落户河东。

10、成立创新数据产业研究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对接天津海河应急产业有限公司,稳步推进其在河东成立创新数据产业研究院,将该产业的高端人才连同其成熟的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引入河东,推进产业、项目、基金落地,从而带动一批配套的产业上下游企业到河东发展壮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区科技局积极拟定了全方位合作协议,细化跟踪服务。现已开始面向新兴产业招商。区科技局将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将以商招商落实到底。

(六)丰富科技创新活动对接

11、成功举办“三创”大赛,进一步烘托浓厚创新氛围

为谋划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发展新的增长极,进一步营造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成功争取并圆满承办第七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天津赛区比赛。赛事共吸引涉及先进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互联网与新经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河东区主导产业方向的43个优秀项目报名参赛,通过线上线下评审、路演的环节,决出各奖项并推荐参加总决赛的项目。“三创”大赛在河东乃至全市引起瞩目和热烈反响,在推动河东高精尖产业落地聚集,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方面提供了可对接资源。赛后我局持续对接优质参赛项目,按照“研判项目信息、主动对接联系、邀请现场考察”的“战术”,聚焦多个大数据领域的项目团队,成立项目对接队伍,全程跟踪有落户意向的项目,全方位做好落户服务保障工作,力争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发展,通过项目吸引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细分赛道领域的潜力企业来河东发展。

12、依托“借脑融智”工程,开展“揭榜挂帅”活动

为加快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专项活动,通过组织干部下基层、访企业、进园区,围绕政策落地、项目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内容,倾听企业心声、查找技术堵点,采取面上摸排、公开征集、集体讨论、辅导评审等方式,征集梳理出涉及电子与信息、新材料及应用、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以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领域共计11个“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天津市高校发榜,动员天津市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揭榜攻关,在6月6日组织召开区级“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评审对接会,11个项目全部实现“揭榜”,并在7月13日举办的河东区科技引领发展座谈会暨“揭榜挂帅”签约仪式上顺利签约。

13、举办“海河东岸创新沙龙”,形成创新合力

为进一步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供科技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企业与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接,积极发挥政府部门桥梁纽带、平台搭建作用,以促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业务合作。我局联合区相关部门、单位开展了“海河东岸创新沙龙”系列活动。6月10日,在二次方循环经济产业园召开河东区科技孵化器节能低碳发展沙龙,旨在加强科技孵化器与科技企业之间的对接,深入了解科技孵化器当前发展现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做好对接服务;8月15日,在棉三创意街区M3创空间组织召开重点实验室培育与建设沙龙,邀请市科技局实验室工作处领导宣讲解读《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现场达成实验室申报2个;谋划开展海河东岸创新沙龙金融专场活动,寻找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题之策,化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点症结,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七)拓展科技创新招商渠道

14、积极接洽优质科技型企业,引资引智引企

健全工作机制,鼓励人人参与招商,利用信创及数字经济产业招商专班做好招商工作。不断拓宽信息渠道,在局内形成抓招商抓项目的浓厚氛围。目前,已报送招商线索20条,涉及信创、金融、科技咨询、应急救援等多类型产业,共计招商引资额2.2个亿,引进企业83家。

一是抓大不放小,开展项目招商。对接北京鑫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在中航建成立天津询盘云科技有限公司并多次上门服务,推介科技政策,对接人才需求,积极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以更加精准的服务助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更好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浙江国贸数科集团洽谈推进以搭建孵化园区(麒麟阁)为载体的项目落地。对接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公司,推动中关村智酷数字产业园建设,下一步洽谈选址合作。对接京东集团,基于京东科技数字城市板块的战略定位,探讨在智慧办公、城市大脑、智慧养老、数字园区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的切入点。

二是加速科技金融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开展资本招商。对接天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探索借助该企业“投资+投行”的模式以科技金融力量引进更多优质信创企业,实现“以商招商”;对接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等多家银行,围绕河东区科技招商领域加深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促进后续银行围绕河东企业成长发展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促进信创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对接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听取天津市出台的“设立天使母基金”的相关政策,并与天津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就参与该基金设立“子基金”探讨合作可能。

二、存在问题

一是区域科技平台的数量还有待提升。区域科技平台的数量提升既是营造活跃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目标,又是重要基础。与创新高地相比,河东区科技企业总量相对不足,这都将一定程度影响创新创业生态的活跃度,更影响我区主导和特色产业的形成。

二是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不够丰富、不够顺畅,影响科技型企业的落户与发展。主要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金融服务供给单一、资金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开展金融对接类活动的次数不多,缺乏一个可持续性链接服务的平台,促进信贷供给双方无缝对接。

三是有亮点、有影响力的科技项目不够。我区高能级创新平台也相对欠缺,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有较大知名度的企业相对较少,现有“大院大所”对区域科技促进作用发挥相对不够。重大科技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无论是对创新生态的宣传效应、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等等,2022年以来,区科技局谋划和跟踪服务的重大科技项目有若干种子项目,包括国机研究院检测中心项目、天津大学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等等。跟踪服务的速度力度、新项目的挖掘都需要加快,以促进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



天津市河东区科学技术局

2022年12月31日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