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河东区文件  >  区政府文件
名    称 :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102000144717R/2023-00001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河东政发〔2023〕1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河东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及相关单位:

现将河东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河东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落实。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

2023年1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河东区区长  周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天津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化之年,也是河东区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品质活力区的关键之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工作主线,持续强化服务大局的“添秤”意识和说到做到的“交账”意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开创河东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一年,我们慎终如始、善作善成,毫不放松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天津战术、天津打法,健全作战体系,理顺作战机制,统筹作战力量,设立17个专业组、13个分指挥部,提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快速精准之效,牢牢把握疫情处置的主动权。在迎战第六大道、爱琴海等多轮突发疫情的非常时期,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下沉干部万余人次,日夜奋战,紧抓指挥调度、大筛追筛、流调溯源、追阳判密、隔离转运、物资保供等各个环节,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用最短时间遏制住疫情蔓延。结合疫情形势和政策要求,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一年,我们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力统筹财政收支、债务化解、国企改革、天铁配套等重大攻坚任务,克服多重风险挑战,均衡把握多元发展目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稳求进、以进固稳。成立经济运行、税源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谋划攻坚四个专班牵头开展工作调度,围绕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关键指标科学决策部署,在帮扶市场主体、促进消费回升、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各级各类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有力守住了“三保”底线,经济运行态势稳中向好,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6亿元,可比口径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4万元。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

——这一年,我们坚守初心、执政为民,全力以赴维护安全稳定,开创平安河东建设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国家安全坚固防线。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推进燃气、自建房、老旧小区、危化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督促整改隐患4973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23项任务目标实现圆满收官,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年内建成240个智慧社区,全区智慧社区达到555个,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区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持续提质增效,将“金创河东”的发展成果更好体现在“津韵家园”上。平安河东建设呈现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战略牵引,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交流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明显。预计,全年新注册京冀企业(项目)600个左右,增长8.3%,注册资金约38亿元;其中北京企业(项目)125个,增长19%,注册资金约18亿元。引进中电(天津)智慧城市、中北电(天津)节能等一批央企骨干企业。新增北京单位在津落地重大项目总投资额30亿元左右。与中核汇能签订屋顶光伏项目合作协议,投资额预计29.1亿元。多样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打造全国首家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二次方产业园,预计年营业收入3亿元。中航建平台经济园、二十冶文体创意园、鑫创医疗器械产业园实现整体运营,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完成提升改造。持续优化楼宇环境,全年盘活空置楼宇5万余平方米。金贸产业园获批纳入天津高新区扩容区,地铁10号线金贸产业园站建成运营,园区环境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全域、全线、全员、全时、全程、全效”大招商工作体系,赴京冀、长沙、重庆、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内资70亿元。落地注册资金亿元及以上企业28家。天津医药集团营销有限公司、大唐信服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市益丰仙鹤医药销售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成功落户。

(二)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日益增强

聚焦高质量转型,不断增强创新发展驱动力,做强做优创新转型示范区。新动能引育持续发力。引进信创产业、科技金融、平台经济等主导产业企业541家。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5家,增长14.8%;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7家、雏鹰企业123家,均增长15%以上;瞪羚企业7家,增长133%;中能建科技发展公司成功认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与天津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承办第七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天津赛区晋级赛。11个“揭榜挂帅”项目全部揭榜。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71亿元。加快推进“智慧河东”建设,积极打造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经济。推动实施“翔东计划”升级版,深入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海河工匠”建设工程,累计落户1233人。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62个5000万以上区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环境信息保障基地等12个项目实现开工并纳统,总投资86.33亿元。超前谋划储备河东区城市管理停车一体化等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17.38亿元。以“土地+项目+产业”的思路持续推动汪庄子1号地、东孙台等地块挂牌出让。产业发展后劲不断提升。成功落户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含“金”量稳步提高,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5%左右。金茂汇商业综合体如期开业,首店经济超60%,与嘉里汇、音乐街、棉三创意街区等商业和文创载体相映成辉,共同点亮“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圆满举办第二届海河国际消费季等活动,“万爱”等特色商圈能级跃升,老门口儿、哏儿都游园纪等7个夜市开街运营。6家企业被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被评为天津市第三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河东智能电气装备产业主题园区被认定为市级产业主题园区。

(三)深化改革攻坚,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聚焦高水平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成效。国有资产集中监管率99.5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100%。区属国企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更趋合理。新成立河东城市更新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等3家合资公司,推动智慧能源管理、数字信创、产业基金建设等工作有序开展,嘉华、嘉瑞、嘉盛3家平台公司连续实现整体盈利。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公布区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创新推出信用承诺审批提醒、容错办理服务。新增涉路施工许可等14项“一件事”应用场景。完成天津首家分质供水企业设立审批。通过“政务一网通”平台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465件,承诺制审批115件,推广使用“网上中介超市”272件。“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走访服务企业2000余家,平台问题答复率、按时办理率均达100%。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类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带着真心实意、拿出真金白银,不折不扣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等政策,持续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共为企业和个人退税减税降费13.3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3313.64万元。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8.1%,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21.1%,展现了河东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四)坚持共建共享,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聚焦高效能建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城市更新实践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高标准编制城市更新规划,谋划推进第一机床总厂、井冈山路、津龙湾等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完成46个小区、250.7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整修市政道路20条,惠及居民3.9万余户。建成秀丽广场儿童主题公园和41个口袋公园。完成博山道、月牙河北路等十余条道路及市政管线建设。建成5G基站20个,金阜桥110kV变电站顺利实现送电。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提升津滨大道、桥园等重点道路、公园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加强天津站地区规范化管理,“亮化”升级前广场楼宇灯光设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新建垃圾分类箱房260个、棚亭286个。加快缓解“停车难”问题,新建停车场8处、公共停车泊位1008个,上杭路街域实现停车泊位智能化。城市生态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7.7%,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3%以上。开展2022“清河湖”专项整治行动,河湖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落实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推进暂不开发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十大行动”,大力营造节能低碳社会氛围。

(五)增进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更加充实

聚焦高品质生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承载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0%以上。市、区两级民心工程35个子项任务有效落细落实。民生保障不断健全。新增就业1.65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累计发放低保、临时救助及各类补贴3.04亿元。着力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完成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办25个一级老人家食堂。建成河东区实景式养老服务能力引领基地,成功申请2022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各项优抚优待政策高效落实。提升改造汇贤里、程林里、嵩山道、鼎信4个菜市场。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开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学校食堂、中型以上社会餐饮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动态全覆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河东区十三幼等4所幼儿园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20个。天津七中入选“天津市品牌高中建设项目培育学校”。引进民办伯苓高中项目并顺利开学。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河东医联体专家工作室”建设,优化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累计签约21.6万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第七届天津直沽文化旅游节和河东区第十一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项目10项、区级项目29项。群众文化场馆建筑面积达到每万人345平方米。海河码头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赛事200余场,新建笼式足球场2个、社区体育园5个,更新健身园40个,受益群众达30万余人。组队参加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取得81金91银92铜的优异成绩。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扎实推进。加大对甘肃省宁县、迭部县协作和支援力度,拨付宁县、迭部县财政援助资金8380万元,募集社会动员捐款1076万元,对口实施产业发展、人才培训、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项目43个,有力助推结对县乡村振兴。

此外,我们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高标准推动“八五”普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能力建设,全面增强政府依法治理效能。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人大代表76件建议、政协委员160件提案全部办复。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人防、档案、统计、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的一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反复延宕的疫情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坚守为民初心,鼓足奋进勇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担当、历史主动和行动自觉,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深切感受到,尽管受超预期因素的冲击,部分工作还略存遗憾,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回稳向好的态势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可谓“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坚决贯彻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此,我代表河东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为河东区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河东区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民生保障覆盖面仍需进一步扩大;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和处置能力有待提升;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看到,河东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更加凸显,河东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载体丰富,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聚力发展都市产业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只要我们拿出迎难而上的胆气和团结奋斗的志气,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一定能够书写河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做好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四高”要求,更加积极主动推动市委部署安排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十项行动”见到实效,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稳底盘、激活力、增动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品质活力区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河东力量。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今年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提振发展信心,坚持系统观念,纲举目张做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锚定高质量要素配置,实现发展质量效益新提升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土地整理储备和招商推介,推动际华3522厂等地块“净地”达标,推动东孙台、工业大学等地块实现挂牌出让。发挥项目投资关键作用。加快谋划、储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第一机床总厂项目,积极推动津龙湾、井冈山路、龙凤酒店、管乐器厂等项目,打造具有河东特色的城市更新样板。积极推动金茂一热电三期等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服务天铁装备升级改造、上实仰山等项目提速建设,形成接续滚动的项目源。提高金融服务发展效能。坚持产融结合,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实质性战略合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持续推进“智慧小二”、数字人民币等金融创新场景应用。强化基金引导作用,支持优质私募基金项目落地。加强上市后备库企业培育,着力推动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培育建强创新主体。坚持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新增入库3-5家“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均超过10%。推进创建“地球信息与生态”“智能电力”“智慧核能”产业创新联合体,举办多样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推进“揭榜挂帅”,精准对接产学研用。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吸引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和“翔东计划”升级版,深化人才服务长效机制,做好发展机会、家庭保障等多方位支持,构建人性化、覆盖广、支持强的服务矩阵。加强人才发展载体平台建设,做好高层次人才评价工作。挖掘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区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IDC数据中心投入使用,为“城市大脑”及已有应用系统提供云网一体化资源支撑。以“智慧河东”建设为契机,推动信创产业发展,拓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平台经济生态体系,畅通政企数据双向流通,促进平台经济加快发展。

(二)锚定高水平改革开放,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营造良好环境,厚植发展信心,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先锋门户作用,主动对接央企及下属企业、科研院所、教育医疗机构等优质资源,确保落地京冀企业520家以上。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落实招商引资线索搜集、专班跟进、项目调度、签约落地“四项机制”,提升招商引税实效。赴京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都市圈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引进投资10亿元级企业(项目)2个以上、注册资金亿元级企业10个以上,落地主导产业企业300家以上。服务对接天发药业、米粒科技等重点进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进出口额、出口额均增长4%以上,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2000万美元。全力优化产业载体布局。重点打造沿海河发展带,发挥渤海银行、金茂汇、天星河畔广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海城市广场等高端产业载体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海洋经济、港口经济,形成科技金融、国际货代和商旅文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金贸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园区软实力,补强“电”“核”产业链条,聚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创意设计和科技服务业。推动三联大厦、万海大厦等重点楼宇提升改造,全年盘活空置楼宇5万平方米,打造1-2座特色楼宇。做好老旧厂房梯度开发,新盘活3-5处老旧厂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双中心”城市建设。完善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功能,扩大金茂汇综合体消费带动力,服务嘉里中心二期加快建设,推动俄欧风情街竣工开业,助力打造棉三创意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升“万爱”等商圈能级,调整优化各商业综合体面积5万平方米、品牌200个以上。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全年引入新兴业态和特色品牌天津首店及区域首店30个。打造3-4个夜市品牌项目。政企联合发放消费券,办好第三届海河国际消费季河东促消费活动,打好提振消费信心组合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认真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加快推进区属国企投融资功能改革,不断优化区属国企结构布局。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督。加强“智慧国资”平台建设,提升监管数字化智能化和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有温度、高效率的河东政务服务品牌。深化“一件事”改革、“证照分离”改革,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确保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比例均不低于90%。全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快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打造“诚信河东”。拓展智慧监管新模式,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实现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10%以上,新增民营企业2000家以上。

(三)锚定功能品质提升,彰显城市建设管理新面貌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城市生命体理念推进规划建设管理,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六纬路逸庭苑、明波公寓等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强旧楼区长效管理,实现优良率100%。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打造完整居住社区。启动沙柳南路(金贸产业园段)、雪莲南路污水管线工程建设,加快阳光里、工业大学3号地、东宿舍、大华等地块项目配套道路建设,重点推动八纬路、大直沽十号路建设,打通道路堵点、完善路网功能。推动完成万辛庄二期C地块(沁风园)等4个项目公建设施移交,保障居住服务品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建设城市“绿水青山”,绿化提升重点道路、点位15万平方米,建设4个口袋公园。推动建立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库。提升改造活动公厕2座。垃圾分类示范街道比例达到60%以上。开展环境卫生、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超载超限等专项治理,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整体水平。巩固违法建设治理成效,确保新建违法建设零增长。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6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3%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重点地区排水管网溯源排查,实施国考、市考断面雨污混接点改造,全部消除劣Ⅴ类和黑臭水体,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100%。提高群众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碳达峰碳中和意识,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锚定民生持续改善,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接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努力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充分地转化为惠民实效。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援企稳岗力度,加快创业载体建设,全年新增就业不低于1.65万人。拓展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持续发展。加强企业用工规范指导。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职业技术培训覆盖3800人以上。兜牢社会保障底线。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创新社会救助管理模式,为特困供养人员开展免费陪诊、免费医疗等一站式服务。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1200名以上高龄独居、特殊困难老人安装红外监测物联设备。实施医康养结合行动,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100%。做好河东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运营管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断巩固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帮扶成果,推动结对县乡村振兴升级加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双减”工作,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金地、路劲太阳城、明家庄园配套小学,建成3所优质九年一贯制学校,引进1-2个名校品牌,增加义务教育学位2880个。促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建设1所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特色建设,打造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试点,深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转变。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稳步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推动三孩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发展文体事业和文体产业。探索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新路径,推进海河码头项目建设,以龙舟、帆船、赛艇等项目为依托,推动形成海河旅游新风尚。挖掘直沽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管理,举办系列非遗展示活动。加强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高水平举办天津市第十二届暨河东区第十四届家庭文化艺术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河东体育场及综合训练馆为载体,打造“体育+文化+餐饮”综合性特色商圈。丰富群众“15分钟体育健身圈”,新建1个市民排球场、5个社区体育园,新增体育场地2万平方米。举办河东区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打造“金创河东·燃动体育”全民健身赛事品牌。

(五)锚定平安河东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新跃升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增强战壕意识、阵地意识,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和邪教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风险预判和处置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持续加强燃气、消防、危化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建设固定应急避难场所,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持续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债务管理,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健全完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深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社区下移。推行“引智促治”模式,搭建“智库—社区”直通平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机制,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全面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培育打造“枫桥式”司法所。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依法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水平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打造信念坚定的政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区委要求在河东落地落实。

(二)依法履职慎用权,打造治理高效的政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开展好“八五”普法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广泛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三)遵规守纪明底线,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坚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对政府系统“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加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政府收支预算约束,强化区级预算单位资金监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做好源头防控。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

(四)团结奋进勇担当,打造实干有为的政府。时刻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把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和最重要的政绩,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持续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精简会议文件,不断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真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健全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让干部敢为”鲜明导向,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交账”“添秤”,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工作业绩。

各位代表,踏上新的征程,唯有踔厉奋发方能致胜,不负人民;唯有勇毅前行方能致远,无愧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拼搏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品质活力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