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关于河东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1-01-22 08:57

关于河东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在天津市河东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我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河东推进“四个之区”建设、持续打赢“六场硬仗”升级版的重要之年。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定不移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深化“1号工程”,坚定不移打造美丽直沽新样板,坚定不移提升民生精准获得感,坚定不移筑牢平安和谐“护城河”,坚定不移转观念、提能力、强作风,经济社会在经受重大考验中平稳发展。

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9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86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亿元。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完成300亿元。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没有发生重大特生产安全事故。

(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坚决服从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四战”要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尽锐出战,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动车组感染事件,13名医护人员逆行驰援湖北,亮身份、践初心、争作为,2464个基层党组织9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加强菜市场、超市、养老院、车站等重点场所检查,为社会各界发放口罩100多万只,以及大量护目镜、消毒液、酒精等,认真做好“三站一场”转运工作,开展冷链从业人员和冷冻货品核酸检测“两个全覆盖”,403名医务工作者星夜驰援滨海新区,完成核酸样本采集17.9万人,建成河东区城市检测基地,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工作,为常态化防控和大规模核酸检测提供了坚实保障。志愿者们爱心互助,爱心企业捐款捐物,全区人民守望相助,一同构筑起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钢铁长城!各位人大代表或奔跑一线,或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彰显使命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在此表示感谢!

(二)复工复产稳妥有序

按照“一企三人两专员”的“132”企业帮扶工作机制要求,组建规模以上企业、商业综合体、三小企业、其他类型企业、综合服务5个服务体系268个服务小组,充实804名干部,积极贯彻天津市“惠企21条”和“惠企27条”政策,落实减免企业税费负担2.7亿元,落实国有用房“减三免三”政策减免租金4070万元,撮合非国有用房减免租金和物业费8400余万元,组织实施“接链促需护企”专项行动34场,撮合驻区银行办理中小微及个体工商户贷款1277笔45.9亿元,帮助企业抢抓时间复工复产,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带来的损失,推动经济全面复苏,全年注册市场主体1.02万家(户),第三季度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扭负为正,全市排名第六。

(三)开放协同落到实处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进展,先后与北京企业开展对接活动百余次,累计落地京冀地区投资企业314家,注册资金20.1亿元,包括哲明矿业、三和融盛等北京投资企业53家,注册资金9.6亿元。创新实践“一手握着房东、一手握着股东”招商理念,积极参加“云签众商·约定津门”、世界智能大会等云签约活动,多渠道扩大朋友圈,与津联集团、海河基金、杏泽资本等13家企业及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1月11日举办“引育新动能 创新促发展”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来自全国的180余家企业参会,签约项目47个,签约额36.08亿元。全区累计新落地企业3511家,注册资金156.5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外资到位金额1100万美元,进出口额超过36亿元,其中出口额超过28亿元,同比增长近3%。

(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平台经济形成新增长点,落地房友共享经济(易居网)、易后台(税医企业服务)、宣越科技、红海人力等平台类项目9个,易众包平台经济产业园区已经入驻市场主体40余家(户),实现当年注册、当年纳税。总部经济实现聚集,新注册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等、腾隆集团等4家总部企业,全区总部企业数量达到29家,其中天津市医药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成为中心城区第一家大型医药研究总部。信创产业优势初步显现,新认定雏鹰企业60家、瞪羚企业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8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引进了香港影谱互动、北京航天宏图、优炫科技、上海快仓自动化等一批领军企业。新引进人保财险分支机构,全区金融机构品牌达到28家,驻区银行存贷款余额超过2700亿元。渤海银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我区上市公司“零”的突破。“老门口儿”夜市持续运营,“食光里”“海河夜巷”等夜间市集相继开街,夜间经济进一步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218亿元。

(五)脱贫攻坚任务完成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落实扶贫帮扶资金7989万元,其中甘肃省宁县4080万元、迭部县3909万元。动员社会帮扶募集款物1541万元,完成消费扶贫8508万元,引导10家企业落实产业投资3825万元。加强人才支援和劳务协作,助力贫困户来津就业115人,就近就地就业707人、省外就业1896人,派出专业技术人才76人,1800余名党政干部及专业技术人才接受培训,援助迭部县次哇村的养殖业培训项目荣获“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成果奖”,助力宁县、迭部县成功脱贫摘帽。

(六)空间载体提质增效

高效利用各类载体资源,实施楼宇租税联动扶持政策,盘活空置楼宇5.5万平方米,楼宇使用率达到87%,盘活率和使用率位于中心城区第一;各商业综合体调整面积约5万平方米,调整品牌200余个;梳理老旧厂房49处,一冷项目实现开工;鑫帅领科技园运营后第一年即引进市场主体270余家(户),实现税收2亿余元。金贸产业园区完成阶段性城市设计方案,实施麻纺厂路、地毯厂路、龙图道等园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园区11-A、D地块具备出让条件。重点项目实现“六开六竣”,清水湾、嘉里二期、文冠华园(阳光里)等6个项目实现新开工,智运雅苑、月辉雅苑(金茂府一期)等6个项目基本竣工。土地资源加快盘活,工业大学、阳光里地块实现出让,双东、汪庄子、万辛庄等13个地块具备出让条件。河东区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七)发展环境优化提升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率先推行全面承诺制审批和“不见面”审批,推出13项“场景式”审批事项,取消申请材料562个、减少证明事项433项。实现“四联并进”办理机制,工程项目总体办理时间由200天以上压缩至80天内。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诚信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信用中国(天津河东)平台和网站投入运行,实现了全区信用数据资源统筹管理。持续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累计解决企业问题519个,问题解决满意率、答复满意率等保持在98%以上。

(八)城市治理水平提升

“创文创卫创城”工作成效明显,天津市文明城区创建评比名列全市首位,创建国家卫生区进入公示阶段,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进入验收阶段。大力推进老旧楼区整治,完成45个小区180.6万平方米老旧住房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地毯路、电传路、富民路低洼淹泡试点等800余个雨污混接点改造和450公里管道疏通,完成龙柏北路、成昆道、林枫路等道路施工。对桥园公园、河东公园以及“一团四线”沿途绿化提升,完成园林绿化提升改造10.5万平方米。提升5G网络覆盖率,新建5G基站178处,升级改造1032处。持续开展“1001工程”,郑庄子110kv等3处变电站完成建设。实施拆除违法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实现在册违法建设清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目前优良天数超过240天,排名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地表水质断面达标率100%,水质优良比例60%;已用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九)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加强就业帮扶和引才育才力度,实现新增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海河英才”落户近3200人。高质量完成20项民心工程,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支出比例达到86.4%。新建大直沽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4个日间照料中心,37家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市场化运营,成立河东区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上线全国首个电力“关爱码”。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050个,推进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成立4个教育办学集团,完善大思政格局,形成育人合力。新建摩犸街区、富民路2个菜市场,提升改造鼎信、华康、丹阳道3个菜市场。举办河东区第十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第六届天津直沽文化旅游节,举办各类公益演出、讲座245场,建成河东文化云平台,并实现与国家文化云资源共享。启动建设二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常州道、东新街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116场健康大讲堂。加快推进体育场改扩建项目,与阿里体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2021年投入市场化运营奠定基础。

(十)各项工作同步推进

法治河东建设全面提速,连续十年获得市依法行政考核优秀等次。“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深化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工作,区档案馆达标建设进展良好。经济社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持严格执法与服务指导并重,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更加主动,全年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041项,太脱拉仓库区26座库房、62家商户全部搬离,实现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摘牌,《中国应急管理报》三次刊发河东经验,向全国推介。“十四五”规划编制、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食品药品安全、民族宗教、人口普查、妇女儿童、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快速扩散蔓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在上升,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企业生产经营仍有许多困难,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升级加力,城区建设管理有待加强,民计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升。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发扬斗争精神、担当精神、奋斗精神,推动河东区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按照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六个坚定不移”,加快建设“四个之区”,努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生产安全等任务。

(一)着力落实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牢牢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这个“牛鼻子”,发挥河东区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的先锋门户作用,塑造“天津窗口、河东门户”形象,主动服务北京、学习北京、依靠北京,加快建设金贸产业园区、中航建等一批承接载体,着力引进信创产业、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科技金融等产业资源,确保落地京冀地区企业200家以上,精心绘制好以央企第二总部、“中”字头企业为核心内容的“新产业地图”。

(二)着力加快新动能引育

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成立河东区投资促进中心,建立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招商队伍,全面推进以商招商、中介招商、服务招商、平台招商等,适时组织“走进河东”推介会、平台企业座谈会等活动,确保引入信创产业、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主导产业优势企业200家以上。依托金融机构引进大项目和优质企业,服务好海河产业基金、津联国鑫等企业,密切对接基金投资项目。以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技术市场交易额等指标增长10%以上。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6条”等措施,坚持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确保新增民营企业2000家以上。

(三)着力促进高端业态聚集

围绕天津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求,加快河东区智慧商圈建设,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推动万达、爱琴海、嘉里汇等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调整,完成调整面积5万平方米,调整品牌200个,引入首店经济、品牌消费、网红餐饮、商旅文结合等新兴业态和特色品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支持企业股改挂牌,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引导爱琴海、棉三、嘉里汇、万达、远洋等载体发展高品质夜市项目,以夜经济点亮夜河东。围绕天津市制造业立市战略,发挥好医药集团研究院、核工业理化院等大院大所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引育为制造业服务的“二点五产业”。

(四)着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推动商务楼宇提档升级,打造更多特色楼宇,全年盘活空置面积6万平方米,使河东区成为全市楼宇使用率最高的城区。加快建设一冷等老旧厂房改造项目,力争二十冶检修公司、津江百货销售公司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力争完成摩玛街区、太阳树创意园等15家厂区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国山路B地块等前期项目,服务月辉雅苑(金茂府一期)、信和苑(中海三期)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确保智运雅苑(中储唐口)、雍祥园等项目竣工。加快土地整理出让,全力推动东宿舍、东孙台、汪庄子1号地等地块推介出让,力争推动太脱拉地块盘活。做好河东区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与天津市国土空间规划对接,高标准统筹河东区域功能协调发展。

(五)着力推进各项改革创新

落实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实施“一制三化”改革3.0版,全面落实承诺办理、“容缺受理”机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创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继续完善职能部门服务机制,实施街道向企业报到机制,属地街道主动服务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皆大欢喜”。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对嘉华、嘉盛、嘉瑞3家集团公司全面实行绩效考核,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制管理,加快市场化、现代化企业运行机制建设。深化政府投资项目运行机制改革,在招投标和事中事后监管等环节实施分类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和全流程高效便捷。创新载体平台合作模式,探索引入“基金+平台”模式,为成长型企业提供良好成长环境。深化金贸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合作开发模式。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执法机制,加强跨部门联动惩戒,提高信用约束机制社会效果。创新高端人才引入机制,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落实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定制化政策,大力引进高端产业发展急需的青年和紧缺人才。

(六)着力提升城区品质品位

继续加强“创文创卫创城”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区、天津市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确保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考核验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实施好生态保护工程,推进大气、水、空气污染防治,严控扬尘、工业、机动车和“散乱污”企业污染治理,加快重点地块土壤整治修复。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微改造”,新建群立胡同地块公园,实施卫国道、津滨大道等重点道路15万平方米绿化提升工程。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城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继续实施月牙河流域雨污混接改造等工程,下大力气解决低洼淹泡片区问题。推进美丽河东建设,开展环境卫生、违法建设、道路环境秩序专项治理。新建韶山道垃圾转运站,持续推动社区垃圾分类100%全覆盖,建设一批垃圾分类精品示范片区。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探索全区智慧停车项目改革,建设智能一体化停车管理系统。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计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实施20项民心工程。加大“稳就业”工作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等就业帮扶,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多举措开发就业岗位,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育“海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推动“菜篮子”工程上水平,新建1个、提升改造3个菜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打造“智联万家”升级服务,新增2家养老机构、床位116张,新建1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家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困难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流浪乞讨人员关爱工作,确保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八)着力发展教卫文体事业

筹备建设新博路小学,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80个,新建中小学特色实验室15个,提升改造6所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馆,打造1-2个民办学前教育品牌。绷紧疫情防控之弦,落实“四早”措施和“铁桶般无缝管道式”管理要求,持续深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对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人员给予保障,覆盖全区45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完成二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改建中医医院医养护一体化病房,推动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直接结算。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35场,举办天津市第十一届暨河东区第十三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社会化运营模式。新建和更新60个社区健身园体育设施,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万平方米,举办河东区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以河东体育场改扩建工程竣工为契机,实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九)着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继续加强双拥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好“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一号工程,深入开展化解信访积案三年攻坚专项行动,集中化解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确保社会治安形势稳定。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和应急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扛起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责任,打好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主动仗。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继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营造和谐和顺的民族宗教氛围,加强与台商的经贸交流,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统计、侨务外事、人口、信访、保密、档案、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我们要保持发展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抢抓历史机遇,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品质活力区开好局、起好步!


天津市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