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

河东要闻

河东区第三批“百名博士倍增项目”启动
来源:河东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08 08:30

7月5日下午,河东区举行第三批“百名博士倍增项目”暨与驻区院所企业互派干部人才实践锻炼启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任务,进一步拓宽引才路径,深化校地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借脑融智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委书记周波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于瑞均出席并介绍河东区“百名博士倍增项目”暨与驻区院所企业互派干部人才实践锻炼活动情况。

周波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各高校、驻区院所企业长期以来对河东区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对来参加实践锻炼的专家人才表示欢迎。周波强调,要凝聚思想共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校地企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共享共赢,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让更多“千里马”在创新创业赛道上竞相奔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河东之智”。

周波指出,河东作为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区位交通、创新资源、空间载体优势明显。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从人才引育政策、人才创新生态、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出台并持续完善“翔东计划”升级版,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灵活和柔性的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充分体现了河东“聚天下英才而用”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各高校、驻区院所企业,面向河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端培训等优势,让更多科技、项目、信息资源在河东落地开花,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优化升级,努力实现“多赢”局面。

周波希望各位博士、专家人才发挥好专业参谋作用,当好“智囊团”。聚焦河东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创新意识、人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用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眼光、一流理念服务领导决策。发挥好协调对接作用,架好“连心桥”。以“小切口”入手寻求“大突破”,推动建立校企地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让更多高校校友、专家人才持续走进河东,感受河东的深厚底蕴、强劲脉动,选择河东、创业河东、奋斗河东,积极推进科技引领和成果转化。发挥好传道授业作用,壮大“人才库”。鼓励人才为所在单位或党校主体班次学员作专题讲座,用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视角拓宽干部视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转变,进一步提升深化改革和业务能力水平。周波叮嘱去驻区院所企业实践锻炼的干部要坚决克服临时思想,用最快的速度让自己融入到实践锻炼单位的干部群众中,融入到工作实战中,做到职责尽到位、工作不越位、急时补好位。要俯下身子踏实做事,摆正自身位置,自觉拜实践锻炼单位的干部群众为师,主动承担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通过实践锻炼墩好心态、墩出水平、墩强能力。要静下心来摒弃私心杂念,集中精力投入,抓紧时间学习钻研。

周波强调,要强化管理服务,推动实践锻炼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区属各接收单位、各相关人才服务保障单位要增强机遇意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博士和专家人才视为珍宝,全方位支持他们在河东发展,拿出重要岗位、吃劲岗位,让他们有实权、管实事、负实责,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要树立“一家人”意识,把这批博士和专家人才当成自己的干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多加关心,为人才全方位熟悉区情、了解业务、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区委组织部要抓好统筹,既要安排各位博士、专家人才完成锻炼单位的任务,又要组织参与团体作战,让各位人才施展才华的阵地从一个单位扩展到全区,从一个点上的作用扩大到一个面上的影响,产生聚合裂变和倍增效应,取得“1+1>2”的效果。

会上宣布了实践锻炼人员岗位安排,第二批实践锻炼人员代表作了经验介绍,第三批实践锻炼人员代表、河东区用人单位代表、高校领导代表、驻区院所企业领导代表进行了发言。

区领导张品彬、李鹏旺、田海鹏,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北方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天津新岸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负责同志,河东区相关部门、单位、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第三批实践锻炼人员参加。

据了解,今年以来,按照第三批“百名博士倍增项目”安排,区委组织部面向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驻区院所企业共征集岗位需求41个,形成了《实践锻炼岗位需求目录》。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向我区推荐人选30名,统筹安排到区发改委、区科技局等22个单位开展产业规划、项目招商、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工作实践。同时,为深化校地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今年区委组织部与部分驻区院所企业共同创新政企干部“双线”培养模式,搭建政企交流合作新桥梁,首次选派5名区内年轻干部到驻区院所企业、7名驻区院所企业专业技术类和综合管理类人才到区党政机关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践锻炼,进一步推动政企干部优势互补、资源共通、经验共享。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