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档案馆始建于1959年9月,档案馆是集中永久保管档案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   河东区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107个全宗,档案331136卷件,资料8876册。档案主要包括文书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等;规范性档案文件有天津政报(2003年-至今)、国务院公报(2009年1月-至今)...

【详细】

    《中国档案网》刊登:天津市河东区深耕档案资源 赋能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推进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档案网刊发我区相关工作经验。全文如下:   天津市河东区深耕档案资源 赋能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直沽酿酒厂拥有中华老字号、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市首批工业遗产、天津市第一家注册登记的地方国营企业等多重身份,见证了天津白酒业的起源和发展,承载了地方酒文化的精髓和创新。企业历来高度重视档案...

    【详细】

    【红色档案】浴血奋战系列之八一三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地区寻衅挑战。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日军借此事件派军舰游弋黄浦江及长江口,作进攻威胁。为抢得战争主动权,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日军大本营随即组建了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

    【详细】

    区地方志办开展志鉴工作调研走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推动直沽文化繁荣区建设,近日,区地方志办先后走访区文旅局、区委党校、大直沽街道等单位,主要围绕特色志书编修工作开展调研,同时就三轮修志筹备、年鉴编纂等工作情况进行交流。   区地方志办围绕特色志书编修工作、年鉴编纂工作、志书编修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调研,传达了《天津市特色志书编修方案》文件精神,对目标任务、编修要求、实...

    【详细】

    河东区档案馆开展“让档案回家”活动

    在“9·5”档案开放日来临之际,河东区档案馆在河东区档案局和东丽区档案局共同组织协调下,与东丽区档案馆共同开展“让档案回家”活动,进一步深化馆际交流合作,促进馆藏档案资源共享和丰富。   活动中,两馆举行了区志互赠仪式,并交换了各自馆藏关于新立村公社的奖状、文字资料等一批具有重要关联性和互补性的历史档案复制件与数字化成果。另外,两区档案局、档案馆业务科室负责人还围绕本区档案业务开展情况、本馆馆藏特...

    【详细】

    《中国档案报》刊发:天津河东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提升干部工作质效

    河东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履职尽责,扎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中国档案报》2025年8月11日总第4326期第二版刊发相关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天津河东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提升干部工作质效   近年来,天津市河东区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基础性工程,在材料归集、审核把关、数字赋能3个环节精准发力,为科学选人用人提供坚实支撑。   该区创新打造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立体化溯源”模式...

    【详细】

    河东区档案局档案馆开展档案宣传进社区活动实录

    河东历史印记展览(第二部分)

    河东历史印记展览(第一部分)

    往日今朝——河东工业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