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档案馆始建于1959年9月,档案馆是集中永久保管档案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 河东区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107个全宗,档案331136卷件,资料8876册。档案主要包括文书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等;规范性档案文件有天津政报(2003年-至今)、国务院公报(2009年1月-至今)...
【详细】《中国档案报》刊发:天津河东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提升干部工作质效
河东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履职尽责,扎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中国档案报》2025年8月11日总第4326期第二版刊发相关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天津河东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 提升干部工作质效 近年来,天津市河东区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基础性工程,在材料归集、审核把关、数字赋能3个环节精准发力,为科学选人用人提供坚实支撑。 该区创新打造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立体化溯源”模式...
【详细】河东区档案馆举行档案捐赠活动
日前,河东区档案馆以开展“听军史 悟军魂 传军情”系列口述档案征集采集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红色档案征集力度,于8月7日在馆内为原中国人民军事交通学院外训系翻译室主任、副教授王建桥同志举行了隆重的档案捐赠活动。 在捐赠活动中,王建桥教授捐献了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时荣获的联合国维和二级和平勋章、《利比里亚维和札记》等实物档案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为研究中国维和部队历史、展示中国军人风采...
【详细】【红色档案】浴血奋战系列之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华北日军在中国第二十九军防地卢沟桥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随后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7月8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负责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二十九军37师109旅219团,在团长吉星文的率领下奋起还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其后,日军利用与华北地方当局“和平谈判”之机,加紧向华北地区增兵。28日,日...
【详细】区档案馆开展“美丽社区 先锋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为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引领示范作用,2025年7月18日上午,河东区档案馆与东新街道天泉里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天泉里社区青少年介绍档案知识,共建美丽社区。 活动中,区档案馆工作人员向青少年介绍了档案知识,着重讲解了口述档案,播放了一段由老一辈革命者、建设者讲述的亲身经历的口述视频。这些口述档案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具体可感,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打动人心,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接下来,区...
【详细】《中国档案网》刊登:天津市河东区开展“听军史 悟军魂 传军情”系列口述档案征集采集活动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河东区双拥历史文化,河东区档案局积极履职尽责,联合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河东区档案馆等部门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创新传播手段录制口述档案,让档案资源活起来。《中国档案网》刊登相关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天津市河东区开展“听军史 悟军魂 传军情” 系列口述档案征集采集活动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河东区双拥历史文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