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残联、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津残联〔2017〕),做好我街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底,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
(二)年度目标。
至2016年底,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55%以上;至2017年底达到65%以上;至2018年底达到75%以上;至2019年底达到80%以上;至2020年达到85%以上。
二、工作体系
(一)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街道残联统一领导,各社区残协委员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组织实施本街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
(二)技术指导体系。
由区残联、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成立相关学科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为制定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确定定点康复评估机构和康复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成效评估。
(三)精准康复服务小组。
每个社区必须配备一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与社区医生共同组成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康复服务。
1.入户。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成员采取入户或集中访问的方式,对照《河东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对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初步评估,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发放《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见附件1-2)。对于康复需求明确的残疾人,可直接转介至康复服务机构;对于不能确定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将其转介至区确定的一级评估机构。
2.评估。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残疾人,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到确定的一级康复评估机构接受评估。一级康复评估机构对残疾人实施康复需求评估后,按照评估结果选择康复服务项目,提出转介意见,并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对一级康复评估机构不具备评估能力的项目,按照市、区的要求,由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或一级康复评估机构将残疾人转介至二级康复评估机构,由二级康复评估机构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康复服务项目,提出转介意见,并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可由残联组织康复评估机构人员入户或集中对残疾人进行评估。
3.申请服务卡。接受评估后的残疾人或其监护人依据评估机构转介意见,填写《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补助申请审批表》(见附件1-3),向街残联申请残疾人康复服务补助,街残联根据市级下达的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免费任务指标和残疾人家庭经济状况,提出补助额度(免费或定额补助)意见,报区残联审核确定,发放《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见附件1-4)。
4.实施康复服务。残疾人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手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到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制定个性化康复服务方案,建立康复服务档案,依据《河东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5.费用结算。已纳入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范围以及列入政府相关部门医疗救助工程的康复服务项目,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或政府相关部门项目资金先行结算,残疾人自负部分依据市级相关要求,结合本区残疾人康复资金状况确定补助标准。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政府部门医疗救助工程的康复服务项目,由市统一招标的,在残疾人确认接受康复服务后,由市残联与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直接进行结算;其他免费康复服务项目,在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后由定点康复机构凭康复服务卡和相关服务证明,与区残联进行结算。
(二)信息报送与管理。
街残联按要求组织社区康复协调员定期汇总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情况,填写《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5),并将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康复台账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数据库。区残联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审核后报送市残联。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纳入脱贫攻坚、深化医改、健康扶贫工作大局,列为政府民生实事加以推动。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层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实现部门专项规划和精准康复服务有效衔接,对涉及残疾人康复的各类资源、项目、措施统筹安排,做好资金安排、政策衔接、项目落地、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确保精准康复服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培训。
要加强对残联专干、康复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使其深入理解精准康复服务的主要精神,掌握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做好精准康复服务的具体实施。要重点做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成员培训,不经培训不上岗,突出培训的经常性和实用性,使其熟练掌握主要服务流程、康复政策信息和基本康复知识,重点掌握针对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给予何种适宜的服务。
(三)加强宣传引导。
准确解读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大力宣传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有效举措,全面展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康复的良好氛围。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进社区、进家庭,向居民普及康复知识和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康复科普知识宣传栏,组织开展知识讲座等活动。要加强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宣传和培训。大力宣传残疾人通过接受康复服务改善身体状况、恢复身体功能的鲜活实例,增强残疾人主动参与康复的信心和积极性。
(四)建立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工作信息通报制度。根据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数据库,定期通报各街道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工作任务完成进度、工作动态、典型经验。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大王庄街道办事处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