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区城管委按照市、区相关工作精神和整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细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十项行动”为主线,以补短板、惠民生为核心,有序有力推进城市管理各项事业取得了更大发展。
一、倒排工期,高质量完成重点督办任务
一是建立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库。对于走访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对符合列入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库的树木,实行建档保护。二是垃圾分类示范街道比例达到100%。累计完成新建箱房232个,智能设备11个,普通箱柜104个,分类棚亭270个。同时,推动街道办事处与可回收企业积极对接,截至目前全区共投放智能回收箱166台。并要求今年创建示范街镇的五个街道对照示范街镇月度报送表,逐项进行梳理完善,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特别是要结合厨余垃圾分出工作,加强值桶力量,强化宣传引导,培养群众自觉投放习惯,落实定时定点投放。同时也责成分类中心加强日常的检查频次,发现问题及时与街道沟通,全力推进示范街镇创建。三是开展环境卫生、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超载超限等专项治理,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整体水平。综合整治方面,配合美丽河东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管理服务水平;治超工作制定了河东区2023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方案,完成《建设工程三方主体单位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责任书》的签订工作。每天通过天津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信息报送系统向市治超办报送相关数据。对重点施工工地设立视频监控点,对进出货运车辆实施24小时监督,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的现场车辆抽查抽检工作。积极开展“双百”货车违法超限超载专项治理行动,并与东丽区形成区域整治合力,保持治超高压态势,消除超载超限交通安全隐患。利用技防网监控视频对进入辖区内各主要路口路段进行监控,沿快速路设置了3处夜间治理固定点位。开展执法人员能力培训和治超舆论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云上交通”线上直播公益讲座。通过分享案例,为实现“全国治超一张网、部省共建一盘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给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了学习业务知识平台。四是巩固违法建设治理成效,确保新建违法建设零增长。积极与各街道执法队做好工作对接,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治理情况进行阶段总结、分析、研判、推动;在治理过程中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对治理过程中的困难,共同分析对策,巩固治违成果,切实达到新建违法建设零增长工作目标,全区共治理各类违法建设91处、10690.16平方米,其中拆除新建违法建设34处、448平方米。
二、有的放矢,着力做好全年难点亮点工作
1.完成达沃斯论坛市容保障任务
一是积极做好绿化保障。在十一经路、天津站地区、卫国道、海河东路、八经路、昆仑路、华兴道等重点道路沿线累计栽植行道树、绿篱、月季、草花等植被3.4万株,铺设草坪、丰花月季、林废覆盖等2.152万平方米,设立达沃斯宣传小品和宣传展牌(板)8处,粉刷栏杆400米;二是完成夜景灯光保障任务。通过增派巡查人员,加大巡查力度,提高巡查质量等各种手段及时消除各类故障及隐患,确保天津站地区、新开路、十一经路等迎宾线路及海河夜景灯光正常运行。通过多媒体字幕滚动方式以及配合市景观中心在天津站后广场等多处点位增设达沃斯论坛公益宣传标语和LOGO全力做好我市夏季达沃斯会议活动氛围宣传工作。期间共出动巡查人员360余人次,巡查车辆150余车次,维修灯具1860套、更换线缆2450余米;三是做好环卫保障工作。重点针对天津站重点地区每日出动110人次/天,高压冲洗车30车次/天,湿扫车8车次/天,水车6车次/天,果皮箱擦洗清掏364次/天。同时加强保障线区域的冲洗工作,清理污渍尿渍,加强区域内的烟头清理工作,加大对绿地内烟头杂物粪便清理工作。每天出动65人次对重点道路进行清扫保洁工作,安排6辆机扫水车对道路进行不间断巡回作业,夜间延长工作时间至晚上11点,保障路面无杂物垃圾,确保行车路线环境整洁。
2.完成天津马拉松赛事市容保障任务
一是增植补绿,提升生态宜居效果。重点对海河东路沿线及天津站前广场周边进行绿化提升和相关设施维修维护,海河东路沿线共栽植黄杨、女贞、金叶槐、紫叶李、法桐等植物3000余株,萎陵菜280平米;天津站前广场栽植草花及马蔺等植被700余平米;修剪行道树293株,修剪模纹1490平米,打草11600平米;除了做好补绿工作,还对沿线石材等设施进行修复,重点对金阜桥边、金茂府、东站前广场邮局、世纪钟等4个重点地区石材进行修补,维修石材树池11个,并在海河东路街旁绿地(中海城市广场)安装阻车器14组;仅一周时间出动人工335人,高架车及清运车辆52台班,共清理垃圾5吨;二是完善设施,提升市容环境颜值。对海河沿线相关设施进行了排查,同时对破损设施及时进行修复。对世纪钟金属杆件实施排险加固,另外对其余金属构件如桁架、十二星座、齿轮等出现较为严重的锈蚀脱落现象进行焊接修复和粉刷,排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针对海河沿线共修复立面及道路石材20余处,对刘庄浮桥旁(元海津镇)景观牌坊、碧波园、滨河新苑、滨河家园等小区实施围墙粉刷共计4000余平米,粉刷景观亭4处,并对废旧景观亭进行拆除;三是强化水洗,提升道路净化水平。加大机扫水洗频次,每日出动200余人次,日均清扫周边道路40余条,机械作业用水每天200吨,每天清运垃圾15吨,维护清洗果皮箱220余个,并对海河沿线地标性建筑“八仙过海塑像”进行了彻底清洗,同时对途径线路的6座公厕进行全天保障;四是保障有力,提升道路序化水平。加大周边道路秩序环境巡查频次,强化管理力度,加强户外广告牌匾及小广告的监督和治理,并积极与市城管委相关处室对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通力协作,将检查出的10余项问题在第一时间内整改完毕。同时,积极做好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治理工作,督促指导共享单车企业调派运维人员精准治理海河东路沿线,保障马拉松赛事沿线单车停放秩序,共督促单车企业清理转运违规停放单车1000余辆次,为此次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秩序保障。
3.推进河东区城市管理停车一体化项目建设
该项目已按照总体方案的规划进度稳步推进,此项目共包含一处指挥中心的维修加固工程以及41个桥下停车场和6个路侧路外停车场共计近万个停车位。截至目前,指挥中心结构补强工程完成95%,装饰装修工程完成50%,路侧泊位智能化改造工程完成33%,桥下空间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工程完成35%,路外公共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工程完成11%。
4.推动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进程
为盘活我区业务资产并结合我区资金情况及我委实际业务,特将我委环卫扫保、园林养护等业务进行整合打包以特许经营权的形式进行出售。此项目建立了专项工作组,经过前期多次沟通研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方案。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并完成与南片中标公司的合同签订与部分款项缴纳工作,其余工作正在加紧落实中,该项目除道路清洁外,其余工作全部于2024年1月1日开始运营。
5.桥园吉姆都市冒险世界项目建成落地
按照区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要求,经过多轮沟通协调,我委已与吉姆都市冒险世界国际体育文化发展(天津)有限公司桥园公园共建管理协议。经过紧锣密鼓地改造施工,桥园吉姆都市冒险世界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于8月上旬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6.做好国卫复审市容环境卫生组统筹调度
作为区国卫复审市容环境卫生组牵头部门,多次邀请专家组专家召开工作部署会,收集复审资料,提交网上申报材料及复审申报报告。一是自去年11月至今,市爱卫办、区复审办先后七次邀请专家对我组创卫复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及实地指导,针对复审办反馈问题及时整改,举一反三,累计整改问题点位346处,整改率100%;二是多次组织召开市容环境卫生组工作推动会,传达区复审办会议精神,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成立市容检查小组,按照国卫复审标准,对重点地区、重点点位做好巡查督导工作,至今共开展巡查58次,覆盖12个街道,70个小区、22个农贸市场,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点位934处。
7.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组织开展河东区植树日活动。参与人数近百人,栽植各类树木145株。同日,组织开展了“法制护航守望春天”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暨河东区法治宣传常治林植树活动,区司法局、教育局、检察院,常州道街及部分小学参加活动,共植树47株。
三、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市容市貌整体水平
1.提升绿化养管精细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道路和社区绿化养护管理力度,通过加强日常巡查自查,推行岗位责任管理制度,落实网格化管理;将巡查整改重点由主干道路向次支道路延伸;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督促养护单位提高养管质量。
2.不断提升环卫管理水平
继续通过“两化两强”即社会化、制度化、强管理、强保障,做到清扫保洁全覆盖。巩固道路扫保社会化成果、依托GPS及检查考核制度强化作业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化作用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根据“三环一快十九射”冬季清融雪工作新要求,合理安排储备物理机械清雪和非氯融雪剂融雪工作,目前已储备清融雪用盐2000吨、盐水2000吨、融雪剂300吨、洒水车28部,多功能除雪车8部、除雪滚刷车8部。
3.高标准完成道路养护任务
结合去年在“创文”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委道路养护部门今年加强了对细部环节的养护维修力度,完成维修7.668万平方米。
4.继续深化餐厨垃圾规范管理
广泛开展厨余垃圾攻坚100天活动,多次组织召开各层级专题研讨会,分析研究河东区厨余垃圾分出率提升举措,积极制定有效方案,在持续推动全区餐饮企业签订厨余垃圾清运协议,落实定时定人定车单独收运的同时,从居民区餐饮商户、区内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着手,努力提升厨余垃圾分出率。每月开展两次巡查,全面推动餐饮企业提高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规范分类、交投,规范第三方企业收运行为,杜绝混装混运;推动街道开展厨余垃圾单独投放拉运试点小区工作,提高小区厨余垃圾分出纯净度。全区共上报24个小区,通过定点值守、宣讲等形式,引导居民自觉投放,目前已完成20个小区的单独分出拉运工作。
5.做好疫情防控城市与交通管理组牵头协调
作为城市与交通管理专业组牵头协调部门,按照市、区防控指挥部防疫工作部署要求,及时掌握成员单位工作情况,编写“第二波”疫情应对工作方案及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督导检查情况汇报等各类总结信息情况。
6.积极做好涉路施工管理工作
累计完成掘路事项监管35件,管线急漏跑冒等事故应急抢修87件,组织行政相对人依照城市道路的相关规定、规范进行现场验收,对占掘路位置、面积、用途等进行核定,对沟槽还填质量进行检验。办结市政网格化二级平台案件1323件。
7.积极做好供热管理工作
对锅炉设备、地热井热源、换热站设施、内外管网等供热设备、设施严格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多次对各供热企业上报的检修计划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对居民反映较为集中的新开路355号、华庆里、瑞光里、美福园、秋实园、明和里、友爱东里、团结东里、丰乐里、友爱南里、中山门南里、汇贤里、临池里、顺达公寓14个小区的部分楼门进行“一户一环”分环改造工作,涉及1655户居民。
8.加大燃气安全管理力度
全面开展燃气安全排查工作,持续推进燃气户内设施“6个100%”改造工作,按照燃气改造系统中数据,全区燃气户内设施“6个100%”改造任务总量39.5625万户,累计完成37.1万户;组织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系统的数据反馈,河东区录入排查整治系统内燃气及燃气使用企业2290家,现已全部排查完毕。
9.提升城市照明管理水平
依靠河东区路灯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运维单位对灯具、线缆的及时更新与维护,修复排除设施故障和安全隐患,在提高城市照明亮度效果的同时彻底排除设施故障和安全隐患。共处理12345等热线问题90件,景观云APP报修120余件(包括重复报修),负责兜底维修或更换路灯60余基;克服资金困难,因地制宜,为中山门街丰乐里、大王庄街丰业里加装了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出行难题。
10.加大对世纪钟巡查养护力度
一是持续做好世纪钟日常维护工作,与世纪钟日常养护单位—海鸥表业集团共同对现场设施进行巡查,确保世纪钟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对巡查中发现的配电柜锁具损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立即更换锁具,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两节前夕,对检查中发现的世纪钟主体结构的两根金属杆件因锈蚀坠落,以及其余杆件存在坠落风险问题,紧急实施排险加固,并对其余金属构件如桁架、十二星座、齿轮等出现较为严重的锈蚀脱落现象进行焊接修复和粉刷,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1.做好考核监督工作
做好考核监督工作。坚持以检查考核为手段,以推进问题整改为目的,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加强情况通报,在工作实际中调整考核方法,按计划圆满完成工作任务。2023年1月至今,各类“城管通”上报案件立案率达到99.94%以上,区中心平台每月立案、采集、派遣市、区问题1.12万余件,其中区级采集员“城管通”采集量达到每月6800条以上,受理市级巡查员每月4400条以上,平均整改率为98.36%。2023年1月至10月,考核综合平均成绩93.4分,考核成绩均为优秀档次。
四、多措并举,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1.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专项治理行动
依法查处运输散体物料车辆车轮带泥上路及沿途泄漏和散落污染道路等违法行为。通过“摸排建档、普法宣传、复核督导、突袭检查、依法惩处”等闭环执法模式,强化对渣土运输监管的高压态势。共检查发现在建建筑工地运输车辆撒漏、车身不洁、车轮带泥、工地无防治车辆污染道路措施等违章问题26处次,约谈施工负责人15次,责令整改15次,立案查处10起,处罚金额16.02万元。
2.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治理工作
持续强化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问题的执法巡查,通过已建立的联动机制,督促指导共享单车企业精准治理区内主干道路沿线、商圈周边、公交站地铁站出站口重点公共场所周边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0人次,指导督促单车企业清理转运破损、堆放、占绿和超量投放的共享单车共37000余辆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50余处次。此外定期约谈诫勉运维工作开展不力的企业,持续督促共享单车企业增投运维力量,做好单车停放秩序维护管理,对屡次违规企业予以处罚,目前已立案2起,涉及处罚金额3万元。
3.废弃汽车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职责分工,通过开展座谈推动、协调联动、现场督导、互比借鉴、对接三方企业、查找临时存放点、复核认定等,全区共排查出带有废弃汽车特征的车辆369辆,确认废弃汽车216辆,张贴查找车主公告195份,按期完成全市部署的治理工作任务。
4.垃圾分类投放执法检查专项行动
先后对区内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建施工项目、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单位以及主要商业街区沿线餐饮服务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各类执法对象410余处次,目前全区累计立案253起,处罚3.29万元。
5.各类市容秩序专项治理工作
结合文明城区、卫生城区、食品安全城创建复审相关保障任务,指导属地各街道执法队伍开展乱摆乱卖违章问题治理;乱泼乱倒专项治理;夏季露天烧烤、马路餐桌治理;占绿毁绿专项治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守护;涉野生保护动物专项治理;非法占道经营烟花爆竹专项治理;涉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违法户外广告治理;公、高、中考和2023智能大会、第十四届领军者年会、马拉松赛事等重大活动执法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项巡查50次,发现问题700余处次,均已完成转办对接和联动治理。
6.燃气安全专项整治
依照法定职责对燃气经营单位和燃气用户开展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按照上级专项工作治理重点,分阶段3次组织在我区有经营行为的9家瓶装液化气经营单位、天然气经营企业及有关单位召开会议,对“天津市燃气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推动。同时加强执法检查,累计检查310余家次,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均指导或协助整改,对燃气经营单位和燃气用户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置,现一般程序立案8起,作出行政处罚15万元,简易程序1起,处罚0.01万元,对一起位于外区的燃气经营单位非法充装瓶装液化气案件的调查取证线索向有关区进行移交办理,有效打击了涉及燃气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在我区有经营行为的9家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召开会议,在传达方案精神,部署相关要求的同时,抽调14名骨干执法人员参加全区12个街道检查组,协助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出动410余人次,协助各检查组对餐饮企业(经营户)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
7.户外广告专项治理
按照河东区户外广告考核办法要求,组织推动相关部门各街道对全区道路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商业牌匾等进行规范管理和依法拆除。同时将日常化管理和每月户外广告专项考核相结合,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计下达河东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督办单61份,整改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商业牌匾、电子显示屏、灯箱、建筑围挡、布标等100余处。推动市场化公司清理小广告20余万处,拆除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设施40余处,违规设置双层牌匾20处,全年累计共拆除60余处。
8.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牵头对我区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区各单位要按照《河东区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各司其职继续开展工作,严格落实产权单位的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以消除隐患为重点,突出快速治理,全区共排查自来水、中水、供热、燃气、环卫、园林、排水、电力、通讯等各类窨井盖设施9.5906万个,累计发现窨井盖安全隐患115个并全部处理完毕。
9.道路停车泊位专项治理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确保道路停车泊位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我科室围绕部门行业监管责任,针对辖区内道路停车泊位是否存在擅自转租转包现象;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是否存在不执行收费标准、议价收费、违规包月现象;是否存在利用公益泊位收取停车费现象等问题开展多次排查,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理、整改,建立问题台账,进一步规范道路停车管理秩序,严防停车收费领域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
10.铁路沿线专项治理情况
一是组织召开河东区铁路沿线两侧垃圾等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推动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对于铁路沿线存在安全隐患主动整改职责内问题,并积极配合其他单位消除隐患;二是加强铁路沿线日常巡查,做好常态化管理工作。密切与铁路部门配合,加强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强力推进铁路沿线两侧垃圾治理;三是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铁路沿线两侧垃圾治理工作组,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积极推动整改工作落实,对照下发的天津市铁路沿线两侧500米范围内垃圾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问题库清单中的问题,清理垃圾20余吨,清单中涉及的9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四是针对二号桥街道养鱼池塑料大棚等3处问题,影响津山线天津站至张贵庄站间上行40号至54号接触网,及龙峰嘉园小区侧110kv变电站防尘网问题,积极联系市铁路联席办协调市生态环境局及铁路供电部门,对二号桥街二处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已全部销号;五是协调大直沽街道向周围的废品收购站设置垃圾桶,有效防范垃圾乱倾倒现象。河东区境内铁路沿线问题点位已经全部整改完毕,且完成销账任务。
五、群团工作保障力持续强化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慰问生病困难职工,组织在职农民工会员参加免费体检。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积极响应区妇联号召,开展爱心捐款。同时,以党建引领团建。结合燃气安全工作,组织团员志愿者参加社区宣传活动。
下一步,区城管委将进一步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和市、区委要求,以加快城市管理更新融合、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大抓党建、大抓基层”、增加人民群众家门口幸福感的新成效,推进城市管理事业再上新水平,为河东区区域经济社会更大发展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此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