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向阳楼街道围绕“六个坚定不移”打造“六场硬仗”升级版,以围绕“补短板、解难题、惠民生、促发展、保安全”为工作总目标,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两项职能,统筹疫情防控和街域经济发展,有效破解了街域内居民买菜不便、插花地整治效果不佳等难题,全面完成巡察整改、“三创”攻坚、违建三年治理、示范社区创建等重大任务。街道荣获2018-2020年度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街道戒毒工作站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戒毒康复工作站,阳安里社区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共青团中央)、顺达西里工疗站荣获残疾人之家(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晨阳里社区荣获市级三八红旗集体(市妇联)、翠韵里社区荣获2018-2020年度河东区文明社区(区文明委办公室)等荣誉称号。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治引领,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一)突出政治站位。1.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使之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班子从12个方面制定了24项责任清单、46项任务清单。对2019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存在的问题认账领账,剖析原因、整改落实。2.坚持发挥党工委中心组“旗舰”作用。落实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共组织理论学习29次,高标准完成“坚定不移转观念、提能力、强作风,加快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年共召开党工委班子会议64次,统一思想,着力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制定向阳楼街道2020年重点工作明细表,对13类47项内容,细化阶段性工作目标65个,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召开季度工作总结会议,督促工作落实。
(三)落实巡察整改措施。1.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尽快补齐民生短板。针对存在的4个方面27个问题制定了58个整改措施,采取动态管理、台账推进、挂账销号的办法实施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全面排查相类似的问题。举一反三,深挖细照,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成果运用到位、机制完善到位。
(四)强化意识形态组织领导。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组,明确由党工委副书记分管意识形态工作,健全完善《向阳楼街道关于落实党工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作为班子成员年终述职考评的重要内容。2.落实各项机制。严格落实《向阳楼街道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和《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工作的若干办法》,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积极稳妥的引导社会舆论。3.做强正面宣传。打造向阳之声公众号2.0版本,订制街道微信平台矩阵,实现街道和16个社区微信公众号平台信息资源整合。截至目前,通过向阳之声微信公众号转载发布中央、市区委各类信息1000余条。围绕重点工作,突出特色点亮,每日利用向阳之声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工作开展情况,共发布街道工作信息526条。搜狐、腾讯、网易等头条新闻转载刊发61篇,河东区六个坚定不移专刊报道55篇,飞地专刊报道16篇,文明河东平台报道21篇,网信河东平台报道6篇,河东信息报道24篇。
二、强化目标导向,直面困难,推进重点工作协调发展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1.强化领导。按照区防疫指挥部的要求,成立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指挥部,制定《向阳楼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拟定了《向阳楼街道应对重大疫情做好社区返津来津人员动态排查工作方案》《向阳楼街道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区封闭管理的工作通知》等工作指导性方案,共发放疫情宣传材料10万余份,使用防疫经费56.6万元,收到党员捐款26.2万元,群众和辖区单位捐款9.78万元。2.筑牢防线。共封堵了69个自然小区的126个出入口,在71个卡口设立返津人员登记点,张贴《向阳楼街道居民小区卡口值守工作制度》,189名社区工作者、52名街道干部、65名区下派干部和124名市里驰援干部共400余人,24小时轮流值守,严格执行“五步工作法”,创新工作方式,对封闭小区实行“绿色、蓝色和橙色”三色证分类管理。3.助力复工复产。街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132”工作机制,成立了16个社区85名干部参与的帮扶工作组,合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已指导服务工业规模线上企业1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2796家,复工复产率达到90%。帮助26个企业和28家商户协调复工所需的各类疫情防控物资,解决问题37个。4.常态管理。严格落实三级应急响应下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制定《向阳楼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在102中学完成了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实操演练。对重点地区来津人员落实管控措施。
(二)环境治理精细化。1.加强道路环境秩序执法管理。对辖区道路环境秩序按照“十无标准”进行全面治理,共清理店外摆卖430余处(次)、沿街店铺广告180余个、占路堆物510余处。清理共享单车1700多辆,累计清理占路烧烤摊点9处;规范烧烤经营门店5家,清理马路餐桌29处(次),取缔流动摊贩41处(次),为街域内612个沿街单位、商户定制安装了“门前三包”责任牌,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将晨光道39处窗改门封堵工作全部完成,保障了街域内道路环境秩序良好。2.开展拆除违法建设百日攻坚。按照《向阳楼街道2020年拆除违法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实行销号管理。违建治理百日攻坚开展以来,共拆除违建2056平米,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违建治理72041平米(其中拆除50166平米,分步治理21875平米),已实现清零目标。3.对旧楼区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共维修小区对讲门202处,楼道灯239处,解决了辖区内居民日常生活的急难问题。中国煤炭物资天津公司等四个企业“三供一业”物业管理职能移交完毕,惠及晨光楼、阳新里、前进新里、晨阳里四个小区共计130户居民。4.强化环保督察整改。加大环境质量治理力度,巩固拓展环境保护督察成果,推动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共接到中央环保督查组问题转办单26件,已办结问题19件,阶段性办结7件。
(三)民生保障精准化。1.落实困难群体精准帮扶政策。全年累计办理低保新增62户,注销61户,低收入新增5户,注销12户。特困供养新增5户,注销3户。临时救助困难群众467户741人,累计发放救助金额238.3479万元。特困供养救助55人,累计发放21.3635万元。为2019-2020年度严重精神病患者监护人435人发放看护奖励102.6600万元。全年共实现创岗安置1800人,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4个。2.加大对“四失”“五类”人员帮扶力度。为健全常态化救助机制,将“四失”“五类”人员实行分级分色动态管理服务。建立《社区重点摸排情况台账》,对312名一级红色人员,网格员每天与管理对象见面;357名二级橙色人员,网格员在一周内两联系一见面;6273名三级绿色人员,网格员每月见面一次。同时,为重点户安装无线电子报警装置,社区与社区民警每周进行研判,确保救助工作无死角。3、加强对口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工作,街域内三家企业与甘肃迭部县、宁县内四个受援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并定向捐款11万元,街域内企业、居民共完成消费扶贫115.13万元。滇池里、时尚花园社区分别与迭部县腊子口镇腊子口村、宁县平子镇下塬村签订村居帮扶协议。街道办事处与迭部县腊子口镇、宁县平子镇建立友好街镇。4.聚焦热点难点,解决民生问题。为16个社区全部配备了老人家食堂,摩犸街区内1800平米的向阳楼菜市场正式营业,建成集健身、汇聚民心、休闲于一体的晨光楼口袋公园,全年为居民解决问题160件。
(四)平安建设制度化。1.强化排查不留死角。进一步规范了信访维稳安保工作队伍,落实街道处级领导实岗带班、24小时接访制度,各社区实行双人值班制度。经过再排查再梳理,截止目前,街域内共有重点个访人员24人,其中一级重点人6人。重点群体11个,其中一级重点群体2个(太脱拉涉军群体、茱萸湾老年公寓),突出安全隐患问题2个(太脱拉仓库、茱萸湾老年公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强化帮扶重在日常。严格落实“战区制、主官上”,推行包保领导“开门接访、登门走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亲自接待直接面对群众,通过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沟通、实打实的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成功化解了1件上访10余年的一级信访积案。3、强化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按照“五个重新”和“五个一”要求,由处级领导包保积案化解,截至目前,交办我街的 8 件信访积案,己成功化解6件,计划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五)“三创”工作标准化。1.全面推进“三创”工作。制定向阳楼街道2020年关于推进“三创”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三创动员部署会,全街形成合力迅速展开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带领科室干部深入社区一线,治理“社区十乱”,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并举一反三做到长效保持,共整改自查及反馈问题2000余件。2.全面提升社区环境水平。在街域内开展拆违治乱、社区综合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治理、占路经营治理、棚亭市场整顿、城中村联合治理、厂院大杂院集中整治等攻坚战。街道共出动上万人次,清理堆物12万吨,卫生死角3000余处,将黄土裸露的问题点位改造成集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口袋公园,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提升。3、全面营造宣传舆论氛围。“三创”期间,为16个社区制做楼门公告栏2200余块,在主次干道、小区出入口、宣传栏、体育健身场地、综合文化活动室、家长学校等宣传阵地显著位置制作安装公益广告展牌1200余块,入户发放宣传手册、手提袋等宣传品10万余份,利用室内外电子屏、街道、社区公众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创”宣传活动,确保“三创”工作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
(六)人普工作精确化。1.强化领导。为确保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街道召开专题会议,严明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确保普查对象的信息安全,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确保“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出资20余万元为341个普查小区购置160台PAD设备,为普查工作提供保障。2.全员参与。为确保人普工作圆满完成,全体街道干部利用休息日和工作日晚上时间协助社区341名普查员对45495户开展普查工作,对前期摸底调查统计的人口信息和家庭情况进行比对复核,审核上报。
三、强化创新思维,迎难而上,推进基层治理协同发展
(一)矛盾调处中心超前化解。1.坚持有访必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优化规范工作流程,街道政法委员在中心坐班,每天有一名处级领导负责信访接待,对于群众信访事项,做到依法依规受理,随时调配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接访,分类导入调处化解程序,确保有效解决群众问题。2.坚持有件必回。实现一站式联合接待、一揽子调处纠纷、一条龙服务群众,确保矛盾纠纷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切实将矛盾纠纷吸附在街道。全年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接待37批次70人次,完成市矛调中心转办3件,区矛调中心转办1件,召开矛盾调处会议7次。处级领导下访约访108件,解决问题32件。
(二)网格中心规范运行。1.建立“津治通”日报、周通报机制。为便于掌握津治通各个模块的运行情况,网格中心每日对16个社区进行日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指导社区开展好工作。每周以《“津治通”平台运行情况周通报》的形式通报各社区上一周的“登录/在线数量、自行处置、民情日志、问题上报”工作情况,以量化形式对辖区内16个社区134名网格员使用津治通情况做汇总分析,不断提升网格员为民服务效率和社区治理效能。2.有效受理、回复、转办各类平台问题。对8890便民热线及政民零距离等公众问题进行受理、派件、回复、数据统计和案件分析等工作。截止目前,共接8890受理件5370件,政民零距离83件,回复率100%。创新工作方式,出台8890月分析报告,对每月受理的8890件进行分析研判汇总,为领导决策和各部门各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数据分析,更好的为辖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街道吹哨、部门报到”。通过津治通平台线上吹哨,街道自行处置14004件,全部办结。网格员上报329件。全年,通过线下吹哨,共上报53件,已完成39件,推进中14件。4.“社区通”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在前进新里和翠韵里两个社区开展“社区通”试点工作,旨在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截止目前,两个试点社区的2740名居民注册加入平台,其中党员亮身份764人。“社区通”平台七大功能模块累计发布社区公告833条。
(三)飞地治理成效初显。1.属地责任全压实。八片城中村分别由8个社区党委负责管理,按照“六清楚、六到位”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制定方案、成立专班、明确重点、提高标准。2.基层党建全覆盖。按照基层治理属地化原则,街道将基层党组织管理、社区居委会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配备了网格员和社区民警,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公示。落实网格员入户走访制度,对排查出的14名“四失”“五类”人员按照分级分色开展帮扶。3.基层治理全方位。实现了两个“合力共治”。两街联动合力共治,与东丽区万新街对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发综合整治联合通告,制定城中村居民管理公约,社区党委与大队党支部签订城中村管理协议,在整治工作现场设立“前线”指挥部,联合开展工作。吹哨报到合力共治,在区体育局、城管委、住建委、市场监管局、应急局、公安河东分局、消防河东支队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共同开展区地综合治理。目前,八块城中村均已验收合格。4.治理职责全接收。按照“飞地”基层社会治理属地化的要求,于2020年9月29日我街道与东丽区万新街道签订移交协议,完成了对天津市阳光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前进工业公司两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接管工作,制定了《向阳楼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
(四)党建引领创新发展。1.制定《向阳楼街道居民议事协商机制》。16个社区均设立居民议事厅,推进民事民议民受益的治理理念深入人心。临池里社区以“五微”激活社区治理,解决了更换楼梯扶手、一户一环暖气改造、更换上下水管道、小区路面硬化等问题,同时为居民建设两处休闲健身娱乐广场。晨光楼社区党委凝聚居民在家门口改造口袋公园的意愿,带动居民参与制作公园创意围墙,打造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协商议事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地。“聚心园”、“议事亭”等党建元素进一步凝聚党群合力。阳新里社区打造“睦邻议事亭”,,打造居民议事和向群众汇报基地,使“陌邻”变“睦邻”。全街16个社区相继摸索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方法,形成了遇事想协商、遇事会协商,理性参与、有序表达的良好局面。2.持续开展“社区治理沙龙”活动。运用“书记工作室”等平台,全年共开展活动7次。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1.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作用。定期召开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全面推行三张清单机制,全年共开展“向群众汇报”座谈交流会88次,领导班子累计下社区走访居民179户,解决各类民生问题200余件。2.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动议、考察、谈话、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共调整10个社区的两委班子人员16人,及时对社区后备人才库进行调整。目前,社区队伍稳定、整体能力不断提升。3.强化两新党组织建设。成立晨景大厦楼宇综合党委,发挥“两新”党建指导员作用,推进“两新”组织联合党支部发挥作用。打造合力叉车党建阵地、为菜市场两新党组织印制党建宣传品等,共为“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经费19984 元。4.深化党建网格建设。对130个党建网格进行重新划分,与街域内4个市属机关党组织、16个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8个驻街部队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签订共建协议34份,推进基层治理齐抓共管。5.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昕旺北苑、滇池里社区率先推行“党员积分制”,利用“天津党建先锋号”在职党员“双报到”平台,组织社区在职、退休及“两新”组织党员等协助社区党组织做好宣传动员、日常巡逻、返津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及其他工作,500余名在职党员、200余名社区党员志愿者、100余名“两新”组织党员职工参与志愿防疫工作,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全年共发展党员10名,其中发展“两新”组织党员4名。6.持续开展社区“评星定级”工作。发挥星级社区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星级社区品牌,五星与无星社区结队帮扶。临池里、东二两个无星社区在2020年星级评定考核中被评为四星和三星级社区。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确保形成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将2名正科级优秀年轻干部及6名副科级及以下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到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平职交流了4名正科级领导干部,职级晋升9名干部,1名科级干部晋升为副处级领导职务。
(三)提升全面从严治党能力水平。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集体决策议事规则、程序,建立街道、社区“微权力”源头治理工作相关制度,梳理街道、社区“微权力”清单18条,排查出7类风险点,制定19项预防措施,列出6个岗位16项负面清单,开展对社区队伍的大整顿,从4个方面31个问题中查找社区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社区整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四)加强监督检查。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做到早教育、早提醒,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截止目前,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3人次,其中诫勉谈话2人,警示提醒4人,责承退回违纪所得7人,党内警告4人,严重警告1人,延长预备期2人,把对党员干部的厚爱体现到严管之中。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为民服务能力不强。社区基层党组织为群众解决难事、急事的招法不多,举措不新。二是党建品牌亮点不突出。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一社区一特色、一中心一品牌”亟待深化。三是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度不高。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单一,基层居民的诉求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