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河东区召开驻区科研院所座谈会 推动政企院所合作共赢
来源:河东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21 18:00

2月21日下午,以“智荟河东·共话发展”为主题的河东区驻区科研院所座谈会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召开。区委书记周波,区委副书记、区长于瑞均,区委副书记张东明与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区域发展大计,共谋合作共赢之策,共绘未来美好蓝图。

座谈会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国机集团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14家院所企业负责同志,分别作交流发言。

大家立足自身研发、生产、经营情况,介绍了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围绕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焕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大在河东布局,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及为河东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等方面畅所欲言,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意见建议。区领导认真倾听,不时与大家进行交流互动。

周波指出,驻区科研院所是河东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深厚底气。近年来,各科研院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河东发展大局,推动了一批技术进步,促进了一批成果转化,支撑了一批特色产业,协同争取了一批项目资金,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河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能支撑。

周波强调,“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是推动河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持续强化科研院所支撑赋能作用,把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携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一是突出自主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发挥好既有的“地”“电”“核”等创新联合体或产业联盟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战略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争取更多科技力量在河东布局、转化、见效。二是突出市场导向,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要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创新园区建设,常态化服务好园区科研院所,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质量。要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构建大企业引领支撑、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政产学研用各方积极支持、产业链创新链不同环节攻关齐头并进的融通创新格局。要加强资金支持,推动区内金融机构开展专班式精准服务,深化政策宣讲和融资指导。三是突出做优做强,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聚焦地质资源勘查、规划、开发、综合利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不断提升区域地质科技创新水平。着眼于传统能源、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电力及电网规划等业务方向,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深入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协同,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海洋信息相关产业聚集区。在军民融合产业方面,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大与地方的合作。四是突出激励保障,强化创新人才汇聚。要强化政策支撑。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升级打造“翔东计划”3.0版,持续推进“百名博士倍增项目”,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要创新体制机制。支持职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高效转化。要完善全面保障。突出科技人才主体地位,优化人才环境,当好知心朋友和“后勤部长”,共同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五是突出开放融合,强化创新生态打造。要瞄准重点任务,用心服务好创新主体,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创新人才引育,优化金融对接服务,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集全区之力构建开放、包容、和谐、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各类创新主体发挥最大效能。

周波要求,全区上下要更加牢固地树立“服务好驻区科研院所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助力科研院所发展就是帮助河东发展”的观念,持续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服务力度,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倾听专家智库的意见建议,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前沿思考、系统谋划,携手推动政企院所合作共赢。

副区长田海鹏介绍了2024年河东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十五五”规划前期准备情况。同时,为进一步做好驻区科研院所服务工作,推动科研院所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现场还发布了服务科研院所“四清单”即待转化成果清单、待匹配技术清单、人才团队清单、创新平台清单以及河东区首批“十五五”规划智库专家名单。

座谈会前,区领导还与驻区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一同参观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展厅。

区领导张莉、李鹏旺、李文生、郭鹏志参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