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慢病数字疗法中心”正式启动运行,该中心是河东区首家、天津市第三家正式运营的同类型中心,标志着河东区在推动基层呼吸慢病数字化防治、深化医防融合方面进入规模化推广新阶段。
该中心以数字疗法为核心驱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系统整合社区公共卫生资源与智能技术平台,构建覆盖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康复全流程的呼吸慢病管理体系,助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有序转诊”的分级诊疗目标,为打造医防融合新模式提供新实践。
“一网一平台”打通医防融合壁垒,赋能基层呼吸慢病服务能力系统提升
为破解基层呼吸慢病管理中的服务断点与资源不均难题,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一网一平台”架构。该模式系统整合了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通过数字疗法平台,实现了对呼吸疾病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智能随访和长期管理的全流程覆盖。“一网”下沉,实现高效筛查与精准干预;“一平台”互通,开展慢阻肺病标准化诊疗、随访、管理,赋能基层医生。此举显著提升了基层呼吸慢病的防治能力,有力推动了“小病在基层、大病有序转诊”的15分钟医疗便民服务圈建设,居民满意度和基层服务效率同步提升。
“家庭医生签约+数字服务包”融合,推动基层慢阻肺病规范化管理
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慢病数字疗法中心”严格遵循国家《家庭医生签约基本服务包清单》与慢阻肺病相关诊疗指南,率先落地“慢阻肺病家庭医生数字服务包”。该服务包将数字疗法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深度融合,为签约患者提供包括AI辅助评估、个性化用药指导、智能随访、康复训练等一体化服务。
AI助力提供连续、动态医疗服务,患者依从性与健康水平双提升
中心积极引入人工智能与数字疗法技术,构建起覆盖筛查、诊疗、训练与随访的全流程智能服务体系,创新部署了教药机器人、AI诊疗系统、用药依从性管理平台以及吸入技术模拟训练设备等智能工具,实现对患者从用药指导到康复管理的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以前用药总感觉没什么用,我就怀疑医生,现在发现原来是我没吸对,结果药浪费了,咳嗽、憋气也没好转。现在有这个教药的机器人一步一步教,错了马上纠正,回家之后大夫也随时关心我的情况,心里特别踏实。呼吸上的问题在社区就能得到专业解决,我现在是不用动不动就往大医院排队了。”一位已签约的患者说。
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疗法中心的正式运行,是河东区推动基层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先试,在夯实基层医疗体系、推动“数字健康城市”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该中心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筛查、诊疗、随访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更在践行国家“家医包”政策的实践中探索出了“数字疗法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效路径,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成功模式,为后续在全区范围内加快复制和建设“呼吸慢病数字疗法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与核心范本。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广泛落地,将为构建“健康河东”注入更强劲的数字动力,同时也为基层医防融合与数字健康建设贡献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