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进行中】关于对《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公告

关于对《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健康危害和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区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起草编制了《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现进一步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一、意见征求时间

2023年4月19日至2023年4月26日

二、意见提交方式

(一)电子邮件:hdqwjwjkk@tj.gov.cn;

(二)书面信函:来信邮寄至天津市河东区西锦路7号河东区卫生健康委,邮政编码:300171,信封注明“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建议”。

三、注意事项

请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和理由,并在征求意见期间按期反馈。

特此公告。

附件: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



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4月19日

草案正文

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完善本区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机制,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高效进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健康危害和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河东区行政区域内,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按照《河东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执行。

1.4 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1.5 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从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个等级。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指挥机构

2.1.1 设立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组长由区人民政府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担任。

2.1.2 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政策措施;配合天津市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开展本区重大、特别重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应急工作,组织本区开展较大和一般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应急工作;研究解决本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重大事项等。

2.2 办事机构

2.2.1 区领导小组下设河东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由区卫生健康委分管副主任担任。

2.2.2 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区领导小组的部署,协助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有关工作;起草以区领导小组名义发布的文件;组织、检查、督导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织修订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专家组建设;承办区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2.3 成员单位

区委宣传部:负责指导有关部门发布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有关信息,及时引导舆论;协调相关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

区委网信办:统筹协调做好突发事件和紧急医学救援相关工作的网上宣传、舆情引导和网上舆情调控管控工作;加强对涉网络突发事件和紧急医学救援等方面有害信息的发现研判处置;依法规范管理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程序、政务直播等发布相关内容,依据相关部门意见,依法依规查处网上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属地违法违规网站等网络平台。

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开展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监测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粮食和食用油市场供应保障。

区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区医疗卫生力量和资源,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开展现场医疗救治、伤病员转运和院内救治等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和协助各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

区科技局:协调市科技局组织科研力量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科研攻关。

公安河东分局:维护突发事件现场治安秩序,保证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交警河东支队:保证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车辆优先进入事件现场。

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医疗卫生救援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区商务局:负责组织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市场供应。

区财政局:负责安排区级承担的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及生产、储备、调运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的必要经费,监督相关经费使用情况。

区人社局: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参保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落实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区民政局:对符合条件的自然灾害受灾人员给予生活救助;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死亡人员的遗体善后处置工作。

区医保局:按照本市医保有关规定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给予报销。

区红十字会:负责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援助。

驻区部队医院根据军队有关规定组织有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装备、器材,参与和支援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2.4 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2.4.1 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包括:驻区医疗机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2.4.2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健康监督所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突发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健康监督工作。

2.5 工作组

根据医疗救援工作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设立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组织、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调配救援物资,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配合,协调有关单位开展抢险救援、医疗救护、转移疏散、治安维护等工作。

2.6 专家组

向市卫生健康委组建的专家组进行咨询,对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请教技术指导。

3 信息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及时向区卫生健康委报告。按照接报即报、随时续报的原则,在接报后30分钟内电话、1小时内书面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对于死亡人数接近或者可能超过10人的突发事件,已经或者可能引发舆情炒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向区委、区政府报告。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和承担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每日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区领导小组要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报告。

较大、一般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和承担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每日向区卫生健康委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区卫生健康委要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4 应急响应

4.1 响应分级

按照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市级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响应级别。

4.1.1 一级应急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有关区领导同志和区领导小组及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做好先期救援处置工作,待市领导小组及市级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移交指挥权,配合开展医疗救治、伤病员转送和院内救治工作。

4.1.2 二级应急响应

(1)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时,或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的指示、通报、报告后,河东区启动区级应急响应。

(2)在区人民政府的指挥下,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救援。

(3)区领导小组组长率相关成员赶赴现场,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医疗救治、伤病员转运和院内救治工作,并及时向本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4)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公安河东分局及时维护突发事件现场治安秩序。区民政局组织街道办事处做好死亡人员的遗体善后处置工作。区红十字会负责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

(5)必要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指挥权移交市领导小组,配合做好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6)区人民政府及时研究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4.1.3 三级应急响应

(1)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或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的指示、通报、报告后,河东区启动区级应急响应。

(2)在区人民政府的指挥下,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救援。

(3)区领导小组副组长率相关成员赶赴现场,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本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4)根据救援需要,配合市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和专家开展救援工作。

(5)区人民政府及时研究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4.2 处置措施

4.2.1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及时向区卫生健康委报告有关情况。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1)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2)转送伤病员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医院救治,并做好以下工作:

①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②认真填写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汇总。

③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医疗舱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④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⑤合理分流伤病员或向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指定的医疗机构转送,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4.2.2 医疗机构救治

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要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对接收的伤病员进行早期处理,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理。同时,做好伤病员的统计汇总,及时向区卫生健康委报告。对超出医疗机构救治能力的伤病员,医疗机构要写好病历,按照区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及时将其转往就近或指定的其他医疗机构,并妥善安排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

4.2.3 疾病防控和卫生健康监督

卫生健康委根据情况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等有关专业机构及人员,开展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卫生监督执法,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4.3 社会动员

区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可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参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后,区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互救。

4.4 应急响应终止

4.4.1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由市领导小组按程序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4.4.2 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由区人民政府宣布区级应急响应终止,各部门转入常态工作,并将终止响应信息报市卫生健康委。

4.5 信息发布

区卫生健康委按照区人民政府和市领导小组的部署,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医疗卫生救援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

5 应急保障

5.1 应急队伍保障

区卫生健康委组建综合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并根据需要建立特殊专业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队伍的稳定,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应具备以下处置能力:紧急医学救援、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医疗卫生防疫等。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分别建立不少于20人的院级医疗卫生救援队伍,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5.2 物资保障

区卫生健康委提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计划建议。区发展改革委协助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工作。

5.3 资金保障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

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各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或给予补助。

生产安全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单位应向急救机构或相关医疗机构支付医疗卫生救援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由有关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有关部门应负责督促落实。各级财政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或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对医疗救治费用给予补助。

保险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参加人身、医疗、健康等保险的伤亡人员,做好理赔工作。

5.4 交通运输保障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救护车辆、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

交警河东支队要保证医疗卫生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情况特别紧急时,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5.5 信息技术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医疗机构与区卫生健康委之间以及区卫生健康委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5.6 宣传培训

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做好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知识普及的组织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扩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宣传教育,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提供宣传资料并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在广泛普及医疗卫生救援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业单位安全员和卫生员为骨干的群众性救助网络,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6 附则

6.1 责任和奖惩

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对在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按照国家、天津市和河东区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6.2 预案管理

6.2.1 本预案解释工作由区卫生健康委承担。

6.2.2 区卫生健康委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卫生应急管理与专业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培训和应急演练。每2年至少进行1次应急演练;上年度发生较大以上级别突发事件的,本年度至少进行1次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医疗卫生救援演练需要公众参与的,须报区人民政府同意。

6.2.3 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及时组织修订预案。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修订。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应重新办理审查、论证、备案等各项程序。

6.2.5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级标准


附件

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级标准


一、特别重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

(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2)包括本市在内,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二、重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

(1)一次事件伤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事件。

(2)跨区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3)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定的需要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事件。

三、较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

(1)一次事件伤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事件。

(2)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定需要启动较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事件。

四、一般医疗卫生救援事件

(1)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事件。

(2)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定需要启动一般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事件。

注:本预案所称“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背景介绍

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健康危害和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提出的意见。

发表意见 退出登陆

姓名
联系电话
意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