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双拥文化设施建设方案
(草案)
一、背景阐述
2024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着重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河东区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挖掘区内红色文化内涵,研究革命历史。
经史料查阅发现,在解放天津战役期间,1949年1月3日,东北野战军7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炮团于今河东文化公园附近驻扎,协助扫清守敌警戒游动部队,并于6日向东局子据点发起总攻。东局子战斗作为解放军扫清敌外围据点的一场激烈战斗,成功全歼守敌,为后续战斗积累了重要军事经验,有力保障了天津战役的顺利推进。
为深切缅怀为解放天津英勇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持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同时结合河东文化公园升级改造的相关规划,特拟建设河东区双拥文化设施。
二、主要内容
(一)前期筹备工作
深度调研分析:为切实贯彻落实区领导指示要求,我局多次前往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市烈士陵园及天津市档案馆等地走访调研。通过此次调研,全面了解河东区革命历史,广泛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同时,实地考察市内其他区纪念设施的建设内容、风格等具体情况。经对所获资料的深入研究梳理,初步明确双拥文化设施的类型、规格以及设立场地等建设细节,为后续完成建设方案提供坚实的事实依据。
实地考察选址:我局对区内多个场地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后,认为河东文化公园具备诸多优势。其一,作为东局子外围战斗旧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二,公园整体设施简约,具备充足的场地空间用于设施建设;其三,公园内文化氛围浓郁,文化浮雕墙可与双拥文化设施相互映衬,实现双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通互融。游人在此既能欣赏丰富的人文景观,又能深入了解壮烈的革命历史,既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又能接受红色教育熏陶,从而推动文化美育与思想德育协同发展。
确定设计方案:我局对六家建筑设计公司提交的设计、报价方案进行了认真审核,并及时将设施造型、材质选择和报价等关键事项向区领导汇报。目前该方案已通过初审,后续将严格按照区领导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
(二)建设任务分工
河东区双拥文化设施建设计划于2025年8月1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具体分工如下:
景观树木移除工作:由区城管委负责对建设场地内的景观树木进行妥善移栽,第三方移栽费用由区双拥工作经费列支。待设施建成后,区城管委将承担其周边绿植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周边环境美观、协调。
设施建设推进工作:区退役局负责有序推进双拥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在经区政府批准后,严格履行政采招标等相关手续,确定专业施工单位,并做好项目建设进程的全程监督以及后期设施验收工作,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与进度。
协同配合保障工作:中山门街道负责做好双拥文化设施建设期间周边的社会稳定工作,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经费保障工作:双拥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将从区双拥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同时建议每年的维护管理费用纳入区财政预算,为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