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新闻发布会】聚焦四个特色,看河东区如何作好这四篇文章
来源:天津发布 发布时间:2023-12-13 16:30

12月12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盘活资源资产 优化生产力布局 加快推动河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河东区委书记周波,河东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昭遂,河东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晶,河东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奇峰为大家介绍河东区盘活资源资产,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推动河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 吴浩铭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河东区委书记周波先生,河东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昭遂先生,河东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晶女士,河东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奇峰先生为大家介绍河东区盘活资源资产,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推动河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周波先生作主题发布。


周波: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河东区委、区政府,对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河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盘活资源资产,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推动河东高质量发展,向大家作总体介绍。

加强资源资产盘活,一直是河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落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河东实践,按照“盘活什么、如何盘活、盘而有效”的思路,在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实力,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前三季度,全区GDP增长6.4%。我们主要在“聚焦四个特色、作好四篇文章”上下功夫:

第一,聚焦区位特色,作好优化发展布局这篇文章。河东区位优越,有“拥站、沿河、临空、近海”的特点,是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天津窗口、先锋门户”,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土地、老厂房、商务楼宇等资源。这为盘活资源资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条件。今年以来,我们下大力气优布局、引项目、育增量,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发展路径越来越明晰。通过统筹做好城市空间规划、功能规划、产业规划,科学地制定更新盘活方案,围绕“一站一带一园多点”总体布局,把通达北京、滨城的“大直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天津站地区京津商务区、海河东岸创新发展带,推动金贸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形成了一批产业集聚、行业多元的盘活成果。我们今年相继出让了东孙台等7宗地块,引入一批优势项目,启动了一机床、津龙湾、井冈山路3个大体量城市更新项目,整合了渤海银行、嘉里、中海、金茂等高端总部和商务楼宇资源,盘活楼宇4.5万平方米,积极引进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企业,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通过资源资产盘活,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寸土”生“寸金”,让低效楼宇“腾笼换鸟”,让老旧厂房“蝶变焕新”,实现了老树发新芽、长新枝、结新果,发展空间跃上新层级。

第二,聚焦产业特色,作好系统推动转型升级这篇文章。河东是老工业区,工业基础深厚,拥有大量的工业遗存和丰富的产业积淀。我们结合产业图谱、生产力图谱,对老旧厂房、闲置地块、低效楼宇等各类资源分类施策,有力有序推进盘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一楼一产业”“一园一特色”,抓更新、丰载体,相继盘活中能建旧办公楼和蓝天牙膏厂,打造成鑫创、蓝天两个医疗器械产业园;通过盘活电气院老厂房,建设电气传动、智算中心等新型产业项目,产业载体更加丰富。特别是作为新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5月7日启动整体更新提升,目前已全部完成非保留建筑拆除工作,并与中集建科等30余家创意研发、智能智造类企业签约,产业集聚初见规模。我们加强与大院大所大型企业的沟通协同,抓创新,强链条,依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勘集团、天津电建、电气院、核理化院等单位,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成立“地质海洋与生态”“智慧核能”创新联合体和“智能电气电力”产业联盟,促进“地”“电”“核”优势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同时,发挥渤海银行总部带动作用,服务渤银理财开业运营,助力引进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企业和单位,推进金融业创新发展;加强与国家级重点高校深度协作,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基地,搭建桥园基金营地,加速科教、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汇集聚集、做大做强,持续营造良好生态,不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第三,聚焦文化特色,作好商旅文体融合发展这篇文章。“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是河东的标签。作为城市的原生点和发祥地,河东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漕运文化、妈祖文化、洋务文化、近代工业文化的北方中心。目前区内共有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9项,也是著名的“足球之乡”。我们坚持“科创+文创”“商旅+文体”并举,打好“直沽文化”挖掘活化利用这张牌,研发非遗文创65项,促进具有河东印记的工艺技术、经营业态、产品服务推陈出新。积极谋划“直沽记忆文化创意体验基地”,推进棉三改造提升,加快打造文创科创园区。我们扶持区内老字号、老品牌做优做大,大直沽酒、老津卫茉莉花茶等5项特色旅游商品被纳入“2023天津礼物”名单。我们与阿里旗下橙狮体育合作,一体化运营改造后的河东体育场;加强与天津音乐学院合作,谋划打造“天音”特色演艺街区;积极推进3个海河码头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滨水沿河空间,商旅文体全面融合的格局初步形成。

第四,聚焦商圈特色,作好持续提振消费活力这篇文章。河东区坐拥4大商圈、8大商业综合体,6条地铁线纵横交错,是中心城区东部商业聚集区。我们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消费走廊,做好“建载体、调业态、促消费”三方面文章,持续提质商圈能级,让海河东岸活起来、火起来。近期建成了金茂汇、中海俄欧风情街等新的商业载体,与万达、爱琴海等传统商圈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全区总商业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入驻商铺超1200家。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经营业态,促进载体升级,营造特色商圈环境,今年调整商圈面积5万平方米,涉及品牌227个,引进首店品牌85个。持续打造消费热点,今年以来各商圈开展促消费活动300余场,推动“中海河畔音乐计划”“棉3·步棉夜巷”“阳光星期8”等多个夜市开街纳客,河东的“夜经济”更兴、烟火气更旺。

各位媒体朋友,通过盘活各类资源资产,河东区域生产力布局更加优化,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充沛。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一步加大京津冀产业承接承载力度、平台载体创新创造力度、老旧厂房厂区提升改造力度、直沽文化品牌开发利用力度,把一个个“存量”盘活为“增量”,提升为“质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河东力量。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浩铭:

谢谢周波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

结合河东产业规划,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方面,谋划和实施了哪些项目?


张昭遂: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河东区聚焦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城市更新、老旧厂房、楼宇等),聚焦重点区域(天津站、海河东岸、金贸产业园等),聚焦重点企业,聚焦重点问题(规划、产权、历史纠纷等),推动“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的相关工作,通过更新老旧城区、改造闲置厂房、用好低效空间,谋划和实施了一批投资项目,“十四五”期间投资规模预计达到300亿。

第一,推动老城再生。河东区是老城区,区委区政府“十四五”规划将城市更新作为实现老城区创新转型的重要路径。一是加速建设一批城市更新项目。今年已经启动了一机床、津龙湾、井冈山路片区三个大体量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约180亿元,其中一机床打造数字设计主题园区,已有几家龙头企业入驻。二是研究储备一批项目。我们统筹安排更新时序,明年重点研究一冷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争取方案尽早成熟具备实施条件。三是远期谋划一批项目。我们还重点谋划了聚焦棉3街区产业扩围升级的富民路片区城市更新,以及聚焦打造直沽文化繁荣核心承载区的大直沽片区城市更新。

第二,改造闲置厂房。河东区曾是近代天津工业发源地,有丰富的老厂房工业遗存,成为我们“变废为宝”、打造主题产业园区的另一个路径。一是聚集主导产业搞盘活。我们将原中能建办公楼及蓝天牙膏厂,打造成两个医疗器械产业园;在电气院老厂房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电气传动与新能源关键技术提升项目,谋划总投资5亿元的智算中心项目。二是聚焦文创科创搞盘活。盘活原豆食厂、木材四厂,打造沽桥里平台经济和“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产业园;聚焦“艺术元宇宙”持续优化提升棉3街区,谋划有色金属厂改造项目,打造文创科创园区。三是聚焦消费体验搞盘活。将二十冶老厂房改造成运动主题园区,将原天津第一热电厂改造成商业综合体,引入多家首店,成为网红打卡地。

第三,用好闲置空间。我们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每一寸空间都利用起来,在主城区有限空间上释放无限想象。一是提升土地利用率。改变传统土地开发模式,计划新建华勘集团总部大楼,发展总部经济;在城市“边角料”的零散地块建设集光储充、停车、商业服务为一体的“零”耗综合服务站;打造海河东岸“蓝丝带”步道,新建游船码头,给大家营造休憩游乐新场景。二是丰富公共场所功能。盘活天津站负一层空间,谋划“新能源星车城”项目,推动站城融合发展;采用以园养园的方式,在桥园公园建设吉姆都市冒险世界项目,成为都市亲子时尚游玩的好去处。三是用好建筑和设施空间。把建筑屋顶和立面用起来,实施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用好路侧和桥下空间,实施停车一体化项目,解决停车难问题。


天津日报:

请问河东区国资系统在做好“三量”工作,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效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刘晶: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区国资委深刻领会陈敏尔书记关于“三量”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部署下,全面梳理区国资系统土地、房产、资源等“家底”,积极谋划项目,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盘活存量催化产业新生态。我们河东区作为老工业城区,拥有丰富的老厂房资源。原木材四厂荒废多年,我们通过升级改造建设了全国首家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开园至今,吸引注册企业180余家,培养了4家纳统企业,营业额近4亿元,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二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园区,带动和吸引全国二手电商向天津聚集,老厂房变身都市产业园,实现价值再造、焕然新生。明年园区还将启动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二期项目。加强市、区联动,我们和市属企业合作,在原蓝天牙膏厂的旧址上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9月6日已经正式开园,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招商,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将园区打造为高端、智能、绿色的高科技创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后续我们将积极参与河东区老旧厂房的盘活利用,打造一个又一个都市特色产业园,实现中心城区产业回流。

二是培育增量打造发展新动能。以城市更新为河东国资发展新引擎,深入挖掘存量资源价值,协同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资源打造高品质产业载体,实现“一手抓投资拉动,一手抓产业增量”。今年,我们统筹资源,全力推进一冷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谋划立项,以城市更新为载体,以产业赋能为核心、以保障民生为目标,聚焦产业导入、城市功能提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道路、淹泡等问题实施三大更新行动,打造“一轴一核三带”总体空间格局,与“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中铁周边产业拓展空间形成联动。通过谋划和实施一个又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盘活闲置低效资产,逐步实现促产营城引人提质增效,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提升质量构建国资新布局。立足河东国资国企资源禀赋,坚持内涵式发展,重点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专项行动,持续做强供热、物业、房屋管理等传统产业,整合资源持续做优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房产交易一站式服务中心、产业基金投资运营等新产业;一方面持续开展供热能源替代升级、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园、城市“零”耗综合服务站、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构建河东国资新能源产业结构布局;另一方面依托已建成河东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底座,谋划建设智算中心,加快完成河东区智慧供热、智能共享停车、智慧社区管理等软件平台研发集成,推动数字化转型。下一步,我们将以“三量”工作为抓手,增信心、破难题,持续优化国资布局,持续推动区属国资国企提质增效做优做强,为河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之为。


今晚报:

河东区有多家专业实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科研院所。如何盘活存量、培育增量,即挖掘这些“大院大所”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河东区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程奇峰:

河东区大院大所资源丰富、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按产业领域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地质海洋类,拥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等;第二类是电类,拥有“中能建天津电建”“中能建天津电力设计院”“国机集团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等;第三类是核类,有“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中核科技”等。这些大院大所科研创新能力强,拥有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今年区科技局会同区金贸产业园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打造了“地质海洋与生态”“智慧核能”“智能电气电力”等三个创新联合体或产业联盟,并分别于2023年8月17日、6月3日、3月31日举行成立大会,第一批就分别聚拢24、20、15家京津冀地区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企业,搭建共商共研共建的平台,为河东区创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创新注入新动能。为此,我们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打通体制机制堵点,在打造成果转化实践样板上实现新突破。驻区大院大所有不少“0到1”的科技成果,如“核芯一号”、稳定同位素等技术,但要实现“1到N”的产业化转化,还有许多体制机制上的堵点。我们通过举办“海河东岸创新沙龙”系列活动,邀请相关央企、科研院所负责改革、产业等的领导专家来传经送宝,为院所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样板参考、经验分享。搭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常态化对接平台,加快核心技术成果转化,从中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打造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精准绘制产业地图,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实现新突破。精准描绘“地、电、核”产业图谱,明确各类产业的产业布局、龙头企业、关键技术清单,持续优化招商路径,利用大院大所行业影响力“以商招商”,形成上下游院所企业集聚发展。支持联合体成员单位举办丰富多彩的行业论坛、学术研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更多行业人才关注河东、落户河东。2023年11月,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宣传推介了“地质海洋与生态”创新联合体;同月,区政府会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举办了2023智慧海洋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智慧海洋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成果路演会,反响都非常好。

三是谋划打造主题园区,在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产业为本、载体为器、创新为魂、金融为势。2023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政策支持”的模式,河东区先后打造了“蓝天医疗器械产业园”“数字经济创新基地”“基金营地(桥园)”等一系列特色载体平台,为集聚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实现特色产业集群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正谋划打造“地、电、核”各自的特色主题园区,真正实现“一个创新联合体就是一个产业链,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打造河东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纵深迈进。


吴浩铭: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