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河东区“挖潜力 增活力 添动力”新闻发布会召开,副区长李旭作主题发布;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冯涛、鲁山道街道办事处主任李蒙、区商务局副局长孙薇就有关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李旭介绍:
当前,河东区紧紧围绕“挖潜力 增活力 添动力”这一核心主线,以构建大消费格局为引领,全方位激活消费市场,努力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河东动力。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深挖资源潜力,筑牢商业发展根基
(一)盘活商圈存量,打造特色商业矩阵。河东区现有商业综合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按照“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原则,我区持续优化商圈定位,引导“万爱”“远洋后广场”“六纬路”3个商圈差异化发展,形成多元互补、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6月28日,路劲屿东城综合体将正式开业,填补了我区东北部片区商业综合体的空白,为周边居民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商业载体升级,一季度,调整全区商业面积1.7万平方米。先后引入“小天才”天津首店、王府井全球购等15个首店项目,带动商圈能级提升。
(二)做优海河经济带,增强海河消费潜力。8.28公里海河沿线是河东区的宝贵资源,我们重点打造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对俄欧风情街实施“建筑特色保留+业态创新”的改造模式,在保留其独特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引入各类主题市集项目,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为消费者带来别具一格的消费体验。高规格推进嘉里二期建设,对标国内外优质的商业体,力求打造成为天津商业新地标。同时,充分利用金阜码头及海河游船、体育赛事等丰富资源,创新打造“码头+景点+商圈”联动消费格局,让海河沿线成为市民游客青睐的消费新地标。
二、创新机制增活力,优化消费生态环境
(一)搭建消费场景,激发市场新活力。今年以来围绕时令、产业等多个维度,精心打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浓厚促消费氛围。“魅力河东精彩中海2025俄欧风情嘉年华”“老字号进商场”等大型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今年一季度,6个重点商业综合体销售额近8亿元,充分展现了活动的带动效应。
(二)拓展区域协同,借势京津冀引资源。区商务局与北京朝阳区商务局围绕“五宜朝阳”与“金创河东”的发展定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载体建设、品牌引进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京津冀商业资源共享、项目联动。今年以来,已成功引入多个北京优质商业项目,为河东区商圈消费提质扩容注入新动能。
(三)释放政策红利,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今年4月份,河东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系统的五年行动方案,拟构建起“产业共建、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工作专班”四个体系,全力推动二手商品全链条流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汽车、家电、手机数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交易额近2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消费潜力。
三、多维赋能添动力,推动消费升级跃迁
(一)突出河东特色,塑造消费品牌。借助市消促会资源,创新推出“516海河东岸消费节”,打造“我要溜河东”区域消费IP,通过与商圈、金融机构等多方联动,构建消费生态体系,实现消费提质、商户增效的双赢局面。
(二)提升夜经济,拓展消费时空边界。夜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重点升级市级夜市示范街区“老门口儿”夜市。精心谋划嘉里二期“烟火气+文艺范儿”夜经济模式,将美食文化与艺术氛围相结合。结合海河沿线载体,延长消费时间链条,让“夜河东”成为城市消费新名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夜间消费选择。
四、直面挑战再出发,锚定目标谋新篇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三大方向,全力推动商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机制。用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班,联动商务、文创、文旅、体育等系统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打通消费末梢。二是拓场景。借助第一机床总厂和大直沽片区、一冷・天音片区城市更新契机,注入河东文化特质消费内容,打造区域消费新地标。三是优供给。持续支持商业业态招调,推进家政、银发经济等服务消费,推动共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今年以来,河东区消费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我们将继续聚焦“挖潜力、增活力、添动力”三个工作方向,全力打造更具活力的消费生态,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更优异的河东答卷!
中新社记者
路劲屿东城项目将于6月28日正式开业,区商务局如何通过挖掘项目潜力,突出商业特色,从而实现带动周边商业发展,提升消费便利度?
区商务局副局长 孙薇
6月28日,河东区太阳城区域的商业新地标——路劲屿东城即将正式开业,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位于河东区卫国道与云丽路交口,毗邻地铁2号线及10号线屿东城站,交通极为便利。周边分布十余个成熟社区,消费潜力巨大。屿东城创新引入AI自习室、食宝街美食城等天津市首进品牌,致力于打造沉浸式全新商业体验。同时大润发超市、中影泰合、钜阵纯KTV、乐刻健身以及知名品牌必胜客、肯德基、多乐之日、名创优品等,满足周边生活配套的同时,构建区域多元化消费场景。屿东城整体招商率达100%,汇聚餐饮、娱乐、亲子、零售等全业态,满足周边居民一站式消费需求,助力打造更高品质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屿东城开业后,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动项目持续发展,区商务局将从精准定位、资源联动、多元营销、优化服务四方面发力,挖掘屿东城项目特色,带动周边商业发展,提升消费便利度。
精准定位,打造差异化标签。深入梳理项目业态、品牌及空间设计特色,结合周边居民消费需求,突出项目特色定位,如“社区亲子生活中心”“24小时便民消费圈”等。推动项目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引入社区食堂、生活服务驿站等业态,填补区域商业空白。
资源联动,构建商业生态。串联项目与周边商超、餐饮等商业体,推出联合消费优惠、打卡集章等活动,实现客流互导。鼓励项目与周边小微企业合作,在供应链、配送服务等方面共享资源,形成“大项目引流、小商户增收”的协同效应。
多元营销,扩大项目影响力。通过短视频平台及本地生活类客户端,开展开业特惠直播、探店打卡等线上推广;在社区、交通枢纽投放线下广告。结合项目特色,策划亲子嘉年华、深夜美食节等主题活动,吸引不同客群,带动周边配套消费。
优化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协调优化停车指引,完善周边交通配套;推动项目接入“津天购”平台,用数字技术升级商圈体验,打造“智慧商圈”标杆。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定期收集运营方与商户需求,解决物流配送、客流疏导等问题,确保消费体验持续优化。通过以上举措,激活区域商业活力,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
今晚报记者
作为属地街道,你们是如何协调解决保障路劲屿东城商业综合体高品质开业的?商场开业之后又会给周边居民带来怎样的变化?
鲁山道街道办事处主任 李蒙
保障路劲屿东城高品质开业并赋能社区生活,是我街道今年的重要工作。
为保障商场高品质顺利运营,街道层面一方面聚焦经营许可证办理开展专题现场答疑活动。邀请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对经营许可证办理流程进行系统性解读。同时设立屿东城商户证照集中办理通道,为商户提供精细化服务。另一方面切实发挥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纽带作用。街道主动靠前服务,组织开展线下专场招聘会,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动态更新机制,努力以更优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为双方“牵线搭桥”。
作为区域商业新引擎,屿东城商业综合体的开业将有效带动周边经济。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商业载体更好服务周边社区居民。一是提振经济活力与稳岗促就业。75家优质商户入驻,直接创造近500个就业岗位,为居民提供就近工作机会。试营业期间,商场通过吸引消费人流带动周边社区餐饮、零售等配套业态客流明显增加,形成“商业综合体+社区底商”的联动消费链,为区域繁荣注入强劲活力。二是提升便民服务与生活品质。作为片区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核心载体,商场整合“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全业态:大润发超市优化“1小时达”社区配送,食宝街汇聚14家便民餐饮,中影泰禾影院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观影。步行15分钟内可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让美好生活的“幸福半径”更加触手可及。三是强化社区凝聚力与邻里情感纽带。商场周边2000㎡的宽敞空间,可以成为居民社交互动的新场景。让居民感到生活更便利、选择更多元、体验更愉悦,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与归属感。
街道将持续当好“服务员”和“协调员”,不断升级社区消费新场景,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更加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搭建温暖邻里的纽带,为街域高质量发展增加更多活力。
人民网记者
天津嘉里中心·企业广场作为河东区的重点商务楼宇即将入市,能否介绍一下项目的特色和片区未来发展的前景?
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冯涛
天津嘉里中心·企业广场地上44层,高228米,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由香港嘉里集团投资建设,凭借卓越品质和强大品牌力,位于河东区海河东岸创新发展带的核心区域。区位交通方面,项目基于TOD理念规划打造,为地铁9号线上盖物业,一站直达天津站,可高效换乘其他地铁线路。建设品质方面,对标超甲级商务楼宇标准,依据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WELL CORE(健康建筑标准)、以及绿色建筑二星认证标准建设运营,以国际前瞻标准打造绿色、健康、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物业服务方面,项目将由嘉里集团自持运营,凭借集团40余年的专业经验,可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依托8.28公里的海河沿线,周边更是聚合了渤海银行总部大厦、嘉里汇购物中心、香格里拉酒店、金茂汇、俄欧风情街等多元配套设施,在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商务环境的同时,也为员工和访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休闲体验。
相信,项目的入市将进一步丰富海河东岸和天津站周边商务载体资源,完善区域商务格局,带动高端服务业集聚,为河东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项目优势和区域“站产城”核心定位,我们将聚焦以下关键领域,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打造招商引资高地。我们将与嘉里集团紧密携手,充分发挥其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声誉与影响力,进一步强化联合招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高端服务业等优质项目落地河东。依托全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体系,为意向落户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服务方案。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我们将借助天津嘉里中心·企业广场的载体优势,整合全区政务服务资源,在项目设立集政务帮办、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政务服务中心,打造“入驻即享”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入驻项目企业和周边楼宇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政策支持和服务方案。同时,还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商协会和楼宇联盟的纽带作用,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促进楼宇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与业务合作,助力企业在河东区快速扎根、蓬勃发展。
三是依托“站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区域载体能级。通过天津嘉里中心·企业广场项目的招商运营,进一步夯实科技金融、航运物流、商务服务业等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链条,引领带动周边楼宇、产业园区等不同定位、不同类型的产业载体,共同构建多元化、高端化的产业生态,擦亮海河东岸CBD名片。
未来两年,片区内还将有超过2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载体陆续上市,这些优质载体将持续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我们也期待媒体的持续关注,与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区域的蓬勃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