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市外贸办关于印发加强招商引贸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天津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2-11-30 09:52

津外贸办〔2022〕16号

各区人民政府:

为贯彻国务院、商务部稳外贸部署,落实市政府提升外贸主体数量要求,促进我市外贸保稳提质,我们制定了加强招商引贸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建设现代化“双中心”城市和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要求,加强招商引贸工作顶层设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统筹招商力量,完善政策供给,创新方式招法,注重引进和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做大做强外贸主体,进一步推动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加强招商引贸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工作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商务部稳外贸部署,落实市政府提升外贸主体数量要求,促进我市外贸保稳提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建设现代化“双中心”城市和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要求,以壮大我市外贸主体规模、优化相关产业结构、发展新型贸易业态、培育外贸竞争优势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供给,统筹市区力量,创新方式招法,进一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稳定外贸队伍发展。对标《“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天津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适时出台外贸主体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多措并举“稳存量、防减量、强措施”稳定并扩大我市外贸主体经营,实现进出口可持续发展。

(二)做大做强外贸主体。围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建设“双中心”城市要求,结合天津定位和资源,重点培育和引进优势产业链龙头企业、区域商贸总部企业、新兴行业隐形冠军等目标企业,推动市场主体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

(三)促进贸易创新发展。立足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等先行先试优势,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再制造、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适应贸易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口岸外贸资源,通过政策创新、精心引育、精准招商,优化我市外贸相关产业结构,集聚贸易发展新动能、新项目。

(四)服务产业集聚发展。做好全市招商引贸组织,推动各区域将招商引贸工作与为企业解难纾困相协调,将搭建贸易展会平台和引进培育外贸主体相联动,将开展优势产业政策创新与定向推介、吸引进出口企业集聚相呼应,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做大做强外贸相关产业。

(五)营造良好发展生态。发挥市外贸办作用,围绕“十四五”规划和重要政策、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区两级推动专班,不断提升整体招商引贸意识,全面优化我市外贸营商环境、提升口岸服务质量,形成合力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工作局面。

三、重点任务

(一)着眼做强存量,稳定外贸队伍基础

1. 加快稳外贸政策落实。狠抓国家和我市助企纾困与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措施落地见效,推进《天津市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工作措施》和《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若干措施》等专项措施落实,支持外贸企业稳定生产、保通保畅、降本增效。宣传RCEP等自贸协定,推动企业自觉利用议定规则,寻求发展商机、扩大经贸往来。

2. 集聚政策创新优势。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创新优势,积极探索在保税维修再制造、新型离岸贸易、市场采购、保税燃供、保税研发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的政策创新突破。 

3. 强化多元支持服务。强化外贸外资服务专班,聚焦市、区进出口百强企业、重点外资企业和在津供应链核心企业,“一企一策”提供针对性服务,“一事一议”保障生产经营,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预期和信心。用好用足国家信保、进出口金融扶持政策,助力企业生产经营;利用丝路基金等各类对外投融资基金,支持企业“走出去”获取资源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4. 保障人流物流畅通。落实国家层面“快捷通道”政策,为符合条件外籍人员提供入境、停居留便利,便捷商务人员跨境交往。对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实施跨省运输“白名单”制度,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物流畅通。大力推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离港确认”等创新举措,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二)着眼增量做大,提升主体品质和数量

5. 强化发展定位功能。结合天津“一基地三区”发展定位,开展重点招商引贸,服务外贸主体快速发展。

一是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引进和培育与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配套的国际工程承包、生产服务、设计咨询类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创新力;鼓励石化,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等大型企业在津设立贸易公司、结算中心,提升配置全球资源、开拓国际市场能力。

二是围绕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集团贸易总部,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外向型经济高地;依托海、空港优势,培育船代货代、物流配送等中介机构,服务外省市客户来津设立贸易公司、采购中心;畅通中蒙俄物流通道,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能力,拓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三是围绕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抓综保区合并升级契机,将机制创新、先行先试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的条件和基础,吸聚全国贸易企业来津享受政策红利,增强服务、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能力。

四是围绕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吸引融资租赁企业来津投资发展,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巩固飞机进口优势,扩大船舶、高端装备领域融资租赁规模;探索融资租赁出口模式,尝试在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项下引进培育有实力的贸易平台企业,持续提升天津“一基地三区”服务北方、辐射全国能力,服务外贸企业在津发展壮大。

6. 提升集聚发展能力。立足制造业立市战略,重点引育补强产业链功能企业,提高外贸主体集聚发展的质量效益。

一是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培育智能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医疗器械、海洋石油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自行车、地毯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吸引核心配套环节和先进要素聚集,夯实贸易产业基础。

二是培育自主国际品牌。帮助企业建设跨境贸易独立站,做好企业境外商标注册培训,支持品牌企业利用国内外展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品牌企业展会平台开展推介宣传。

三是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落实《天津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改革创新举措,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引导服务外包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相关新业态新模式;建立服务贸易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快数字、中医药、文化等国家级服务贸易特色基地建设,培育重点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集聚的特色园区。

7. 提高“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天津在双循环发展中的节点优势,从商品、平台、市场、载体、物流、金融多维度入手,打通从外贸进出口到国内流通交易各环节,吸引各类市场主体集聚,提升贸易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做大重点商品。以汽车、肉类、水海产品、水果、大豆、钢材矿石、乳品、高端装备、能源等9类有产业基础、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为重点,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线上平台、制定支持政策,打通国内外流通链条,吸引并集聚相关市场主体,实现我市贸易倍增。

二是发挥平台优势。依托北方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做大品牌展会规模,引育会展经济等服贸主体聚集发展。支持渤海商品交易所、粮油商品交易所做大现货交易能级,支持荣程钢铁搭建钢材线上交易平台,联通供应链上下游,吸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聚焦互联网销售、居民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印发生活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加快相关平台企业培育汇聚。

三是推动传统市场升级。以交易规模大、服务辐射能力强的王兰庄国际商贸城、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传统市场及空港、武清等汽车交易集聚区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贸易产业集聚度,重点推动王兰庄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运营。鼓励与电商头部企业合作,提高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拓展能力。

四是强化载体功能,完善外贸产业链。利用综合保税区建设全国性、区域性进出口商品采购交易分拨中心,吸引相关贸易主体;利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空港大通关基地增强集散功能,推进产贸融合;利用跨境电商产业示范园,打造北方最优跨境电商生态,稳住京东、阿里、唯品会等在津跨境电商进口头部企业,推动传统外贸企业拓展线上出口渠道,加快境内集货仓、公共海外仓模式落地。

五是拓展物流体系。释放“日韩-天津-蒙古”海铁联运优势,做大“天津-俄罗斯”精品中欧班列线路;以东疆为核心,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智慧冷链物流合作基地和综合服务型国际冷链物流集群,以中心渔港为枢纽,打造高品质食品跨区域流通中心、加工体验中心和京津冀食品战略保障基地;依托武清和东丽物流园区打造以电商平台为服务重点的区域分拨基地;依托东疆和保税区政策,完善跨境电商仓储物流网络,通过培育引进相关主体,健全和完善物流体系,提升贸易服务和辐射能力。

六是提供金融支撑。从加大信贷支持、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推广FT账户高阶金融产品、支持新型离岸贸易、强化信保保障等方面,为贸易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中小微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着眼创新发展,提升外贸主体活力

8. 打造进口贸易发展生态圈。发挥进口贸易创新促进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做大做强东疆与普洛斯、中国肉类协会、中国通用线上冷链进口服务平台,支持优合集团与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发展进口冻品交易系统,解决大宗商品进口企业融资问题,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探索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开展平行车国六标准整改,进行中规车保税仓储和改装,补齐产业链短板、完善相关贸易生态。

9. 加快跨境电商集聚发展。建设北方最具活力跨境电商产业示范园区,培育本地标杆企业,打造产业生态圈。开展“产业带扶持计划”,联合阿里巴巴、eBay、亚马逊、小米等头部平台,帮助外贸企业拓展进出口、出口转内销渠道;支持京东、百世等企业建成跨境电商中心仓,扩大跨境电商辐射集散能力;支持企业自建或利用第三方公共海外仓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重点提升中非泰达海外仓建设,完善我市海外仓网络体系。

10. 巩固保税维修再制造优势。争取自贸试验区参照综保区模式进行保税维修政策创新,推动医疗器械、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夯实自贸试验区、静海子牙经开区再制造产业基础,吸引新企业入区展业。

11. 推进贸易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外综服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外综服企业与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融合发展,助力实体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市场采购、外贸综服、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带动外贸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出口,做大外贸队伍。支持跨境电商、仓储物流平台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全链条高效服务。提升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对贸易增长贡献度。

12. 加速内外贸一体化。出台《天津市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市场。用好“同线同质同标”平台,支持出口产品进商超、进市场、进步行街、进展会,鼓励外贸企业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开展转内销宣传推广。

13. 积极发展新型贸易。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探索符合我市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新型离岸贸易业态,鼓励企业在津拓展全球采购、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总部型机构功能。完善二手新能源车出口退税政策,培育二手车出口金融服务平台,推广泰达苏伊士合作区二手车出口展销模式,推动二手车出口主体与规模再上新台阶。

(四)着眼对接组织,精准招商引贸

14. 拓展领域渠道。立足对外开放视角,开展宽领域、多渠道招商引贸。

一是依托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展会平台,摸清国内外参展商来津发展意向,主动对接买卖双方需求,开展招商服务和回访活动,力促参展商变投资商。

二是建立与主要贸易伙伴驻华商会、国家级贸易商协会招商合作渠道,鼓励各区域、企业在重点国别地区设立贸易招商机构,采取派驻、委托合作等方式开展海外招商引贸。

三是加强与海关、信保、金融等监管服务部门和市贸促会、进出口商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引贸协调机制,及时掌握口岸通关企业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和招商引贸。

四是鼓励各区域组织贸易招商团组赴境外走访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贸易促进活动,拓市场、建渠道、引项目。

五是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的贸易投资互动。以投资跨越贸易障碍、扩大贸易资源供给、创造贸易机会、促进外贸增长。

15. 建全服务推动机制。建立指导协调机制,组织全市各区域结合自身优势,将招商引贸与为企解难纾困相结合、与创新产业贸易政策相联动、与搭建展会平台相呼应,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加强支持力度,加快外贸主体集聚进程。

16. 开展产业链招商。各产业链牵头部门要与有关区域组建招商组织,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完善产业发展和国际招商图谱,量身定制招商方案。紧盯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目标企业,开展招商攻坚,吸引标志性外贸项目落地。培育新链主企业,发挥其带动撮合作用,进行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招商,提升产业聚集度、丰富发展生态圈。

17. 加强区域联合招商。滨海新区各区域与中心城区各区要将各自政策、土地、载体、宜居等资源优势有机结合,组建联合招商队伍,围绕高端商务、现代金融、航运物流、网络科技、教育科研等贸易、服务领域,开展重点产业招商攻坚,联动双城贸易和服务产业聚集发展。

四、保障机制

(一)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机制

商务局要发挥职能和资源优势,向市有关部门、各区域及时推送招商引贸项目,提供落地服务,推动项目与各区域、载体无缝对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横纵相连、条块相接、协调联动的招商引贸推动机制。

(二)建立招商引贸项目库

各区商务、招商部门要紧密合作,结合区域优势和功能定位认真分析招商形势,密切跟踪项目动态,每季度向市商务局报送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实现进出口情况。同时,结合我市口岸功能,由市商务局、天津海关、中信保等部门梳理重点招商引贸企业名单,指导协调各区开展重点招商。

(三)健全考评体系

围绕年度目标,建全考核机制,分解指标、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建立项目跟进机制,提高审批、许可效率,落实纳统工作。定期开展通报分析,组织市领导、对外开放部门及各区域招商点评会,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任务完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