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和市、区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重要位置,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现将我街道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委领导,紧抓工作落实。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鲁山道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为成员,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和各科室工作责任。
二是扎实履行职责。街道党工委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领导职责,每季度听取一次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每半年召开一次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研究我街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制度,开展好党政班子的述职述法活动,推动法治建设述职述法报告制度化、常态化。
三是树立用人导向。街道党工委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情况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2022年度选拔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晋升公务员职级6名、晋升事业单位干部职级6名。
(二)提升服务能力,打造营商环境
建立处级领导“向企业报到”机制,研究制定《鲁山道街道强化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先后走访路劲物业、老百姓大药房、稻和(天津)餐饮等街域内重点企业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坚持“一企一策”和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树立“企业有所呼,街道有所应”理念,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推动25、26号地块建设,顺利完成凤山广场改造项目,搭建街银企平台,发挥街道商会作用,全年报送招商线索27条,落地企业7个。深入贯彻全市稳经济“35条”,全面落实房租减免政策,完成减免老百姓大药房6个月房租金额255436元。
(三)严格程序规则,推进依法决策
一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紧紧围绕打造“金创河东·津韵家园”功能定位和全力建设“四个之区”,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用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推动街道整体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讲担当、促作为、抓落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先后制定完善了《鲁山道街道党工委会议议事规则》《鲁山道街道请销假暂行管理规定》《鲁山道街道值班工作规定》《鲁山道街道基层党建例会制度》《鲁山道街道信访工作流程》等10余个制度并形成制度汇编,进一步提高街道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完善决策机制。与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聘用合同,选聘1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凡涉及重大法律事项,必征询法律顾问意见,为依法决策、行政执法、依法办事提供法律意见。2022年度法律顾问为我街提供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的起草、论证、合同协议起草修改、行政处罚审核等法律服务121次。
(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根据“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通过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依法、及时、规范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文字记录,推行音像记录,严格归档管理。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审核主体,明确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责任,凡涉及重大行政执法事项的一律实行多级执法审核。深化与公、检、法等部门合作,凡构成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22年度我街道执法队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47件,罚款金额共计70000元。其中执行简易程序案件18件,执行一般程序案件29件,均已全部结案并上传至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我街道执法人员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严格程序,充分保障违法相对人陈述、申辩、以及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严格处罚审批制度,确保行政处罚案件证据充分、依据正确、合理合法,无错案。
二是提升综合执法人员素质能力。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执法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全体队员的必修课。通过对街道综合执法法定职责的认真梳理,全体执法人员深入学习,精准履职,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天津市绿化条例》《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新修订、颁布的法律法规加强学习。针对媒体和群众高度关注的城市管理难题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加强业务能力。在执法过程中秉公、严肃执法的同时积极在法律框架内创新执法方式。
三是提升重点领域执法水平。加大对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违法风险。为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健康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按照全覆盖、高频次的工作要求,加大对本街域内的商户群防群控落实情况督查力度,防控措施存在疏漏的商户共发放《疫情防控整改通知单》278份,要求立即整改,同时积极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做好问题移交,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28户商户进行了约谈。自最新修订的《天津市消防条例》实施以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多次联合相关科室、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针对在公共场合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治理,对4起居民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且限期未改正的行为作出了500元的行政处罚。
(五)聚焦诉源治理,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街道处级领导严格落实联系点制度。深入社区开展联点访户工作,认真倾听群众诉求与呼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2022年先后解决橙翠园社区银蕊园小区电梯经常性故障、紫玉园小区17号楼至26号楼之间路面坑洼积水、紫玉园路面整修、打通了博山道“断头路”等问题。
二是完善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体系。我街已构建1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规范建立了街道人民调委会1个,社区调委会8个,实现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2022年度共接待来电来访群众97批169人次,化解矛盾纠纷75起,法律援助咨询65次。大量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基层,有效减少了信访量、诉讼量和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
三是提升排查预警及基层化解能力。我街道组建网络瞭望队伍,街道为“瞭望站”并以社区为单位成立8个“瞭望哨”、。各瞭望哨针对“涉二十大”、“涉疫情”、“涉民计民生”,“涉突发事件”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监控,坚持动态报送相关舆情苗头,发现苗头及时预警,提示相关科室、部门有效控制事件传播。通过上下联动,共同发挥稳定舆情动态的作用。推动社区涉稳情报搜集工作。社区网格员对群内煽动串联、重大问题讨论进行实时关注,及时发现集体访、敏感问题等不稳定因素后,第一时间上报,由街道党政领导统筹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力争将不稳定因素稳控在辖区、化解在当地。
四是及时处置便民热线问题。为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街道网格中心制定《鲁山道街道“12345热线”工单派转、退件流程》,明确科室职责,压实工作责任。2022年度便民服务热线工作共接收区级部门下发工单共计4836件,退件共491件,撤单28件,下派到各职能科室和社区工单共计4317件。下派的所有工单均按期回复,回复率100%。
(六)强化权力制约,持续用力见效
一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证法定公开内容公开到位。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及时公开应公开的相关财政信息,使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增强政府工作人员信息公开意识,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力。定期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以街道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微信工作群等多元化的形式公开相关工作业务、新政、业务办理流程、政策内容解读等。2022年度在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网站对财政预决算、内设机构等内容进行更新,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充分发挥街道纪工委监察执纪功能,采取“四不两直”的方法,抓实对社区疫情防控档案、商户“五件套”落实情况、安全生产领域、自建房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检查;聚焦“四风”问题、文明祭扫等监督重点,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督促立行立改。2022年度对全街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实施警示谈话2人次、提醒谈话8人次,主动约谈21人次;处理问题线索7件(其中自发现问题线索2件,区纪委转办问题线索4件,12345 转办问题线索1件),立案6件6人,党纪处分4人,政务处分4人,形成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教育一群”的警示效果。
三是健全行政权力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健全完善行政应诉工作机制,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带领相关人员主动出庭,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
(七)推动夯基赋能,汇聚强大合力
一是突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根据《区委宣传部 区司法局关于在河东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制定年度学法计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党小组重点学习内容,督促相关人员每年完成不少于40小时的法律法规自学。健全并落实各科室负责人工作例会学法制度,组织机关干部参加普法学法考试、执法人员法治培训考试等,进一步形成浓厚学法氛围。2022年度我街道53人完成学法考试,参与率为100%;4人参加执法法治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取执法证;相关科室干部参与线上旁听庭审活动。
二是突出“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为进一步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制定了年度《鲁山道街道普法责任清单》《鲁山道街道“谁执法谁普法”重点宣传项目》,将普法责任分解到各科室,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街道机关各科室针对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1.9”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并深入到辖区内各小区、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家庭教育、反诈教育等普法宣传工作,2022年度开展线下法律宣传活动70余次,阳光鲁山微信公众号发布转载相关普法内容16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40000多人次。全街普法依法治理水平和居民的法治素养不断提升。
三是突出“法律明白人”选拔培养。为培养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街认真开展“法律明白人”推选和培训工作,共组织推选了法治素养较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24名社区法律明白人,参加线上培训1次,切实提高社区法治化治理水平。
二、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能力运用有待深化,运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工作的惯性和敏锐度还不足,法治观念、法治意识仍待增强。对党内法规的学习还不够深入精准,对日常工作中运用法律作为依法行政保障的意识不够强烈,在公务中加强公开与群众监督的自觉性不强,没有做到事事征求公众意见、件件公开到位。
二是法治监督尚需着力,对关键岗位的廉政高危认识还有待压紧压实。满足于开会传达文件,对具体依法行政进行监督还缺乏管用有效针对性强的手段,对依法监督研究的不深不透,对群众监督、人大监督组织运用的不够充分,造成监督形式单一,监督内容不够宽泛,在工作落实、专项工作上偏重业务监督,忽视了法治监督和廉洁监督。对每年学法用法平台学用情况抓的不紧不牢。
三是法治宣传工作仍需增强,运用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的针对性还有不足。法治宣传经常是满足于安排了、部署了,对宣传效果没有进行充分研判,导致横幅挂了、宣传品发了、到点散了的现象偶有发生,宣传的效果打了折扣。对一些新法律法规的宣传还不够经常化常态化,容易造成普法数量多而实效性不强,群众对普法内容一知半解,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不够强烈。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意识,认真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及时传达区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各项文件、会议精神,健全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组织班子成员学法,强化法治建设责任意识;严格贯彻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布置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成效。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积极支持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切实做到“党工委统揽全局,各方积极推进,狠抓贯彻落实”。
二是加大宣教力度,提升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加强党员干部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观念,加大对法治建设的新闻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宪法和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上丰富形式,发挥大工委成员单位的作用,加强现场释法和讲法的力度,让尊法守法深入人心。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打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不断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体现从严从实,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委协调督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定规矩明责任,以完善的制度督促全体干部知责明责履责。坚持把法制建设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坚持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切实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失责必究,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依法全面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以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服务效能提升,推进审批服务高效化、便利化,营造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