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河东区合作交流办公室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河东区合作交流办 发布时间:2023-01-04 01:25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优化政务服务,我办已实现便民服务事项统一受理,限时督办,2022年办结反馈政务便民服务事项7件。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2年1-11月河东区落地注册资金亿元以上企业26家,10亿元以上的4家。8家外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来我区投资。我办在2022年初重新修订《河东区合作交流办公室制度汇编》,完善财务审批手续,确保按制度管人管事,构筑起坚强的制度“笼子”,形成由“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创新社会治理,优化公共服务,按照要求公开财政预决算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内容。

(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

持续提高公众建设参与度。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能够保证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期限不少于7个工作日。涉及企业和特定群体、行业利益的,能够充分听取企业、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

(三)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对坚持重大事项、合同签订进行合法性审查。我办于2022年8月续聘上海锦天城(天津)律师事务所为我办的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定中发挥有效作用,不存在法律顾问“聘而不用”的情形。我办重大行政决策经党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集体讨论率达到100%。集体讨论决定情况全部如实记录,不同意见如实载明。强化决策规范化建设。能够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年度目录事项全部立卷归档。

(四)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

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能够做到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持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投资河东”微信公众号的管理持续加强,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加强对重要决策部署的发布和解读工作,全方位回应社会关切,畅通互动回应渠道,及时了解社会关注热点,做到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不断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优化河东区法治营商环境。我办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排除行政诉讼风险,严格兑现向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存在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情况。

(五)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

一是提高合作办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抓住“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定期配发各类学法资料,积极参加区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三个规定”宣讲活动并签订承诺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和全国普法新媒体矩阵开展的法律援助法网上答题、2022年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等活动。全体干部积极在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在线学习,全办考试通过率100%。组织全体干部开展密码法知识答题竞赛。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二是强化学习提升,确保学习效果。将依法行政知识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重要内容,加大对合作办干部法治教育和培训力度,在内部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及保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培训,加深法律印象,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各项参谋辅政、以文辅政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还存在不足之处。对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河东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我办在人员结构和知识能力方面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干部队伍素质与招商引资、东西部支援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严格依法行政的意识和熟练掌握各类法律法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法治宣传方式不够创新。主要是方式方法相对单一,普法对象主要为我办的党员干部,范围较小。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形式缺乏创新,方法多为主要领导讲法治课、邀请专业律师进行普法讲座,但对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推进普法工作研究得不多,探索得不深。

三、2022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1.提高法治观念,严格落实依法行政。一是抓实法治宣传教育。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辅导读物作为重点篇目、必学内容。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2022年邀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举办了两场法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邀请法律顾问为机关干部深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并组织开展了交流讨论。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授法治党课一次,2月28日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保密文件和防止微信泄密作出重点强调。二是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内容纳入我办2022年党建工作要点,与我办招商引资和东西部支援合作两大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推动全区法治建设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与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续签法律顾问合同,为我办重大决策、方案制定、签订项目合同、协议等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严格落实行政决策、服务协议的合法性审查制度。

2.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任务。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注重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形势的分析研判,定期开展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安排专人按时上报《意识形态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清单》,同时通过区内商务楼宇载体平台积极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创建文明城区、强化疫情防控等宣传标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3.加强安全生产法治教育。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安全教育,以“8.1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和近几年我区连续发生火灾事件为镜为鉴,教育引导干部提高防范意识,警惕“小火亡人”,避免麻痹大意。

四、2023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此工作贯穿全年。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依法治市相关文件精神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学习内容,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掌握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整体要求,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2.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此工作贯穿全年。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着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不断扩展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配合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街道吹哨 部门报道”等举措,着力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为民服务水平。

3.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此工作贯穿全年。将法治党课、廉政警示教育、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普法信息,传播法律知识,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增强普法感染力和影响力。利用“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向服务对象和党员群众开展精准普法,在行业领域形成浓厚的学法氛围。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每年开展一次旁听庭审活动的要求,切实发挥旁听庭审的教育警示作用,强化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河东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20231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