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政务服务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有力服务保障全区政务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牢政治方向,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学法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对法治建设相关思想理论、指示批示精神、决策部署,都做到第一时间学习传达、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区政务服务办党组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以上率下,党组理论中心组先后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监察法实施条例、密码法、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行政复议法、宪法等开展集体学习和交流研讨8次。及时学习传达法治工作会议精神,定期开展普法学习,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助力法治政府建设见行见效。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务服务行政职能
一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印发《河东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明确全区167项行政许可事项,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比例均达到97%以上,信用承诺审批198件。二是持续扩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制定《河东区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举措》,持续完善事项清单,梳理汇总一次告知书和受理通知书,推出74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三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广“网上中介超市”,动态维护行政许可操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动“受理—审批—踏勘评审”三分立模式,完善现场踏勘工作流程,制定行政许可现场踏勘实施办法。前置审管联动,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与监督管理的工作合力,已为近30家企业提供了“审管合作式”现场服务。四是有力推进“综窗”改革。初步实现156项行政审批事项“一口受理、一口出件”,为企业群众提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服务。已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占比90%以上。五是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分类建立河东区2023年投资项目服务台账,依据紧急程度、进展情况梳理汇总为重点、主要、超前三大类共63个项目。深化“专席、专窗、专班”服务,全年服务台账项目63个,为河东区城市管理停车一体化等17个项目发放了施工许可证。其中,东孙台地块拿地至开工仅18天,备案至开工仅4天,刷新全市居住类出让地块项目审批新速度。二是协助重点行业纾困解难。加大对我区电力、光伏发电、供热、道路等重点行业企业的服务力度,精简办理手续,推动基础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在服务发展中敢于担责。在受理广东山庄路临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事项过程中,统筹协调同路段项目,在全市首创“双施工同破路”;为中铁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更换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医院相关变更登记手续,开创同类行政审批先例并积累经验。三是加大文旅行业服务力度。建立营业性演出“模块化审批”机制,探索推出娱乐场所类“空间前置”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制定旅行社审批“三个第一时间”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抢抓经营黄金期,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四是聚焦营商环境建设自加压力。以推动落实“三张清单”为主线,划清责任田,稳步前进。出台《河东区服务关爱企业九项行动》,以常态化监测为抓手,绷紧责任弦,争优创先。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对标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主动落实法治领域各项工作,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对政务办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政务服务工作全过程。严格依法审批,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时限内办结4430件行政审批事项,严格履行公示公告、专家评审、现场踏勘、技术评估等法定程序。推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组织报送双公示数据52批4430条,确保行政审批结果7日内公开率100%。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与天津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审查合同35件、依法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2件。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履职申请等涉法涉诉工作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主任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对1件行政复议案件、1件履职申请进行依法答复。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本年度出庭应诉1次,诉讼案件取得胜诉结果。
三、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普法工作创新实效还需要深化。开展主题活动还有明显的短板,尤其在组织知名度、覆盖率高的大型现场普法活动上还有较大差距;利用互联网普法还做得不够,在专业法的宣传上还不够经常不够深入。
二是新形势下行政审批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审批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法治素养,有时候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还不能有针对性地拿出对策。
三是机关专业法治人员数量仍需提升。目前,作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改革部门,集中了全区近一半的行政许可事项,但全办仅1人具备法律资格证书,专业法治人员较少。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学习教育。坚持学字为先,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常态化。坚持学用结合,在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审批前,做到先懂法后决策。
二是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解决制约政务服务工作的人员专业性问题,壮大专业法治人才队伍。
三是统筹推进执法与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政务服务领域的法治宣传方式,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