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常州道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常州道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5-01-17 11:00

2024年,常州道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天津市河东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年-2025年)》要求,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街道发展实际,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切实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法治建设体制,完善推进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街道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进一步完善由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公安办牵头负责,各相关科室、各社区具体实施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动会,把法治建设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在党工委会议、全体干部会议上强调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要求。

二是监督社区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组织各社区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社区综治主任担任副组长的社区法治建设工作小组,在学法、普法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将法治建设考核内容纳入社区综合考核测评体系。

(二)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一是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将区委提出的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列入街道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法治建设、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重要工作。组织街道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024年通过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案件信息173件,行政执法职权履职率100%。

二是依法公开法治建设内容。根据各科室具体责任业务,研究制定了《常州道街道2024年“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布,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机制。通过区政府网站公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工作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不断强化司法监督制约。推荐1名工作人员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强化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完成检察建议书1件,全部按期整改并反馈检察院。组织街道领导干部开展了“三个规定”专题学习,推进法治工作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

(三)推进文明行政执法,提高依法行政质效

一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执法公正,每日安排执法队员开展执法巡查,维护街域环境卫生整洁,共出动1473人次,对沿街商户进行普法宣传,发放《致餐饮商户的一封信》等,倡导商户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巡查中对不规范行为现场治理156次。针对违法占路经营、乱泼乱倒、乱扔垃圾等影响市容环境行为进行行政处罚30起。联合消防、邮政、公安、交管等部门,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治理,制止新增违法建设5处,38平米。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共处行政处罚173起,罚款70500元,保证了街域内市容环境秩序,促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和提升。

二是提升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质效。贯彻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能力和工作机制建设,第一时间接受行政复议申请,严格在法定期限内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答复和相关证据。街道法定代表人严格遵守出庭应诉要求,无法本人到场的依法委托其他工作人员出庭。本年度行政应诉5次,行政应诉率100%,无行政败诉和纠错情况。

三是强化法治精神,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要求推动各科室依法行政,切实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工作,提醒街道工作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要严守执法程序规定,确保执法过程公平、公开、公正。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法治素养。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三所联动”机制,践行法治建设为民

一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化专项行动。通过“三所联动”“三室共建”机制,法治护航“常周到”。建立“常周到”三所联动多元调解中心。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指导社区搭建“三室联建”平台。着力深化资源整合,发挥“警网”融合效能,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妥善处置矛盾纠纷隐患,促进基层治理全面覆盖、信息互通、高效运转。街道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指导社区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小组,对全街117个网格进行拉网式排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18起。切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标。

二是开展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对东惠家园社区、东瑞家园社区进行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成立重点整治工作小组,指导社区加装78部电梯阻断设施、扩建车棚充电设备200个,街、所联动,多形式开展反诈法治宣传教育,排查处置各类治安隐患20余件。

三是开展信访法治化专项行动。依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持续做好重点人员法治政策宣传、教育疏导、矛盾纠纷调处、困难帮扶等工作。圆满完成“两节”、“两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国庆75周年等各重点时段的信访维稳任务。

二、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法治理论转化为工作实践的能力还不足,在学思用贯通上存在短板。利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街道一些工作制度仍需完善,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普法宣传招法有待创新。全年虽开展了多样化的普法活动,但普法形式仍以法治讲座与发放宣传材料为主,内容雷同重复性高,工作思路老套,困守在一亩三分地,没能走出去、走远些,不符合新时代群众学法用法需求。此外,没有形成规范的普法体系和科学的普法计划,普法活动的开展集中在重点时间节点,频率不均。

(三)法治建设质效有待提升。基层政府法治建设水平有待加强,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程序正当观念、法律适用能力和执法规范化程度仍需提升,司法所协助开展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式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

三、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发挥“领头雁”示范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区委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学习、班子成员到基层党组织宣讲等形式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7次相关学习。街道全体干部积极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专题测试,合格率100%。58名领导干部参加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高标准完成学习任务。

(二)强化教育管理,在增强执政本领上下功夫

夯实基层网格普法志愿者队伍。积极发展街道干部、社区党员担任普法宣传员,“八五”普法以来,开办各类法律学习班15期,培养普法宣传员426名,宣传员发挥扎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为群众提供最及时的法律宣传和各种服务。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构建普法宣传新格局。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广泛吸纳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等成为“法律明白人”,组成了117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街道联合司法部门组织“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5场,邀请专业律师为行政执法队员进行培训授课4场,建强基层普法力量。

(三)强化法治宣传,在普法依法治理上下功夫

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体系,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与天津市云兑律师事务所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法律服务质效。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学习宣传活动310余场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共建法治社区”普法系列活动52场次,开展法律知识进网络主题活动13次,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开展普法宣传690次,法治方式护航街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强化“一岗双责”,在紧抓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2024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不定期对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社区书记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作风建设,组织领导干部签署个人廉政承诺书,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廉政谈话和履职谈话,组织开展季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自查自纠工作,精准开展供暖、出国(境)、安全生产工作等专项监督,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6次,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良好氛围,为推进法治常州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年-2025年)收官之年,我街道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区委决策部署,用好法治建设工作成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为街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升法治观念。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在法治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健全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通过采取干部网络学专题、法治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培训,通过开展业务培训、顾问律师专题讲座等活动,提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能力。

(二)创新普法形式,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逐步形成普法依法治理大格局。紧扣普法重点内容,靶向精准普法。充分发挥社区“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重要作用,根据各类群众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分类实施、按需施教,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积极引导辖区居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丰富普法平台,借助“五爱”教育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类普法活动,注重以案释法,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普法手段,紧扣“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普法思路,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等新兴宣传载体开展线上普法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普及率,增强普法效果,引导社会公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建议,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三)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与营商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识。深入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加大街域项目宣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和招商引资政策咨询,构建“普法+服务”模式,聘请专业律师开展法治宣教,助企健康成长。充分发挥街域内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企业互联机制,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以商招商扩大朋友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营商法治沃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