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是我局深入落实并不断追求的目标,按照“执政为民、执法护民”的要求,积极履行职能,大力强化以推进执法办案、严格登记程序、服务经济大局为重点的行政执法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行政执法整体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一、行政执法工作基本情况
本机关有行政处罚权406项,2022年度作出行政处罚882件,罚没金额共计461.99万元。
(一)执法办案总体情况
2022年全年,河东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各类行政处罚案件882件,比2021年同期增加89件。罚没款总额461.99万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230.08万元,同比增加了100%。
年度 | 案件数 | 罚没款数 |
2021 | 793 | 231.91万元 |
2022 | 882 | 461.99万元 |
其中,2022年5月是罚没款数最多的月份,共计罚没款203万元,占罚没款总数的44%。

(二)案件类型分析
在全年一般程序案件中,主要分为八个大类:
一是价格违法案件,共9件,罚没款36万元
二是食品安全案件,共767件,罚没款122万元
三是商标侵权案件,共29件,罚没款54万元
四是产品质量案件,共6件,罚没款3万元
五是医疗器械案件,共18件,罚没款3.6万元
六是违法广告案件,共21件,罚没款20万元
七是虚假宣传案件,共7件,罚没款232万元
八是违法药品案件,共45件,罚没款5万元
这其中罚没款最高的案件是综合执法支队办理的天津企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虚假商业宣传及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商业宣传案,罚没款200万元。


主要做法:一是严把案件审核关,行政处罚案件遵循法定程序,做到违法事实认定清楚、定性准确、证据充分,案件核审率达到100%。根据案件核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办案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提出的疑点难点,面对面与干部们进行沟通或通过OA网络平台及时进行提示、沟通和指导,为执法办案提供法律支持。二是结合委机关下发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我们认真分析,逐条研究。及时做出指导,强调了行政处罚案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我局的案卷制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法规科发挥法制纽带作用,为基层执法办案做好服务,加强对基层监管所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规范办案程序,规避执法风险。
(三)行政复议、诉讼情况
2022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2起、组织并协助办理我局行政诉讼案件6起,没有发生败诉和被撤销案件。依法行政是避免诉讼发生的基础,是应诉获胜的保障。为确保行政行为依法合规,我局从建章立制入手,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执法记录设备及执法音像记录管理规定》《关于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等,为行政行为“画线”、“立标”,用制度的硬约束,确保提供的每一条证据都有法律依托,每一项行政决定都有理有据。
为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积极配合法院做好行政诉讼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对行政诉讼工作非常重视,我局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倾听老百姓的诉求,既是深入群众的要求,也增加了行政机关的威信,还使群众看到了政府解决纠纷的诚意和决心,有利于从根源上化解矛盾。
本机关有行政检查权37项,2022年度进行行政执法检查1154次,履职率100%。我局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全稳定。一是结合开展2022年春、秋两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河东区校园食品安全三年守护行动,切实做好2022年收官工作。全年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212人次,检查学校食堂、服务学校、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1096家次,发现问题143个,均已指导经营者限期整改完毕。二是组织清理整治校外培训广告,严厉打击变相发布校外培训广告以及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等虚假违法广告行为;组织开展文娱领域市场经营活动综合治理行动,依法规范广告代言活动,严厉打击文娱领域市场经营活动违法违规乱象;组织开展网络平台“代理退保”违规广告专项治理,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至12月开展广告专项治理9次。三是开展儿童玩具、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消防产品、学生文具、食品相关产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工业产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四是开展元旦春节期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商品行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共计6次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依法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五是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开展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专项检查”、“打击非法制售医用口罩等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加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疫情防控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等33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管,有效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秩序。
本机关有行政确认权4项。按照《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印发做好动产抵押登记职责划转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市场监管市【2021】2号)文件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各区市场监管局不再受理动产抵押登记的设立、变更、注销申请;以及根据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决定等,对相关的动产抵押登记进行变更或者撤销。
本机关有行政强制权22项,2022年度作出行政强制50件。我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是查封、扣押物品,全年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数是50件,全部执行。
本机关有行政奖励权2项,2022年度作出行政奖励9件。都是涉及食品案件,共奖励9245元。
本机关有行政许可权50项,2022年度作出行政许可13181件。截至2022年底,河东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5909户,同比增长7.46%;注册资本2562.3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国有企业938户,注册资本(金)775.45亿元;民营企业29513户,注册资本(金)1727.00亿元;外资企业425户,注册资本(金)8.61亿美元;个体工商户35323户。
二、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情况
(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情况
1、为做好执法信息公示,在河东区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开了《2021年度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报告》和《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为使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归集的信息及时性,我们按照《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管理办法》,规定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案件在依照法定程序完成立案(受理)、调查、审核、决定和执行等每个行政处罚环节后3个工作日内,将执法文书、证据材料等相关信息归集到平台;行政检查相关信息3个工作日内归集到平台,做到录入及时。2022年的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共录入检查1154件,一般程序案件542件。
(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进情况
严格执行《河东区市场监管局执法记录设备及执法音像记录管理规定》,不断加强执法记录设备及音像记录管理。规定了行政执法机关将执法音像资料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按照视听资料审查与认定的有关要求,制作文字说明材料,注明制作人、提取人、提取时间等信息,并将其复制为光盘后附卷。
为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行政检查记录文书,我局统一印制了《执法检查记录表》和《执法检查记录台账》,并要求各部门将记录表拍照或扫描后及时上传至执法监督平台,以保证数据规范。
(三)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情况
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规范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障重大执法决定的合法、公平、公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亮点与创新
(一)为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河东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创新培训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河东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行政案件。本案为经过复议被维持的行政案件,区政府一同作为被告参加诉讼,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卫红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案人员马瑞和法律顾问天津君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丽隐作为区市场监管局被委托人参加诉讼。
庭审过程中,执法人员旁听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陈述等环节,原告向河东区市场监管局举报其所购买的椰子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河东区市场监管局提供了对当事人举报不予立案和该椰子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依据。在法庭调查环节,主审法官高宏亮仔细询问原告、被告具体案情,归纳争议焦点,旁听的执法人员认真记录。通过具体案件庭审,执法人员认识到在办案中应当认真调查、严格依法行政,也认识到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的涉诉风险点,增强了依法行政意识。
庭审结束后,参加旁听的执法人员表示,本次庭审旁听以法庭为课堂,是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培训,增强了自己的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在以后的执法工作中严格执法,同时也会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加强法治宣传。
(二)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依法治区工作部署,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适应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中棠同志讲授专题法治课。
四、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一)学法氛围不浓、热情不高。学习浮在表面,思考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欠缺。
我们下一步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增强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继续开展“市场监管大讲堂”培训项目,本着“因需施教”的原则,让各业务科室结合全局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程序的学习,重视执法程序、规避执法风险。
促进执法办案质量提高,重在制约“执法不严”和“执法不公”等问题。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从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高度,严格规范执法办案工作,积极营造公正廉洁的执法环境。要对每起案件从执法程序和违法事实的认定、法律法规适用到处罚幅度的科学掌握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办案程序合法,提高执法办案质量。
五、2023年行政执法工作规划
(一)认真落实《天津市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河东区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持续推进“三项制度”工作的落实。不断加强执法记录设备及音像记录管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力度。加强线上监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夯实智慧监管。加强线下整治,围绕食品重点品种、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继续实施专项攻坚行动,加大靶向抽检力度,全面落实“风险隐患精准识别-有力管控-及时处置-有效化解”的管理闭环。
(三)药品安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充分发挥河东区药品安全委员会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健全药品监管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落实“两品一械”专项检查与抽检工作,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开展药品安全“利剑行动”,持续加大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力度。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对药品零售企业实施100%分类动态监管,确保药品监管工作进入全市优秀行列。
(四)特种设备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巩固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督促企业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开展电梯维护保养质量抽查,切实保障居民乘梯安全,扎实做好全区液化石油气罐排查整改工作。
(五)加大知识产权监督检查力度,常态化做好蓝天专项行动、打击专利非正常申请等各项行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维护我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六)推进市场主体合法经营。贯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完成全区“双随机、一公开”信息化监管流程。落实建立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实行豁免登记工作;落实对市场主体的监管责任,严格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查。
(七)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商业炒作行为,加强生活消费领域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八)贯彻落实免罚清单制度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准确适用《免罚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于符合清单的案件要积极适用,及时推动办案部门与审查部门沟通。
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月5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