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直沽街街道行政执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市、区对行政执法的工作要求、工作部署,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动、销账式验收高质高效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度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做好违建分步治理及违建反弹管控工作
大直沽街综合执法大队按照《大直沽街违法建设分类治理工作方案》的计划安排,在全面统筹做好违法建设分步治理的同时,一方面加大春、夏季违建高发反弹巡查控违力度,提前介入做好宣传教育和前置执法;另一方面强化“即查即拆”,对新增涉违地点进行动态巡查和精准管控,形成控违长效保障,推动街道违法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持续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出行环境。今年以来,大队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拆除东润名邸高层内、文华里5号楼一楼、大桥道、东润名邸共4处新增在建违建,共计120余平方米;在分步治理工作中,通过限制交易措施拆除1处津塘村1楼约10平米依附违建。同时于3月份防范化解后台一起违建信访案件,其中克服疫情期间施工人员、设备无法及时到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项拆除方案,拆除面积3间21㎡,及时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坚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做好道路环境秩序保障工作
2022年,大直沽街综合执法大队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在保持“热备”状态的同时,立足本职工作,对影响市容环境秩序、易引起人员聚集、给疫情防控带来潜在威胁的占路经营、摆摊设点等违法违规问题开展重点整治,一是划定后台、宫前、蝶桥、浮桥等四大重点区域;二是每月组织开展三次以上集中清理行动;三是重点加强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节前宣传提示、节中监督治理及节后巩固提升;四是开展夜间马路餐桌、露天烧烤专项治理行动;五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截至年底,开展道路集中清整行动53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908人次、执法车辆360余台次、规范沿街各类企业商户4000余次、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410份,2022年行政处罚50件罚款18050元。
(三)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1、按照《天津市行政执法公示办法》,通过在街执法大队设立宣传栏,明确城管执法信息公开的内容、标准、途径、程序、责任主体等内容。通过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公示城管执法基础信息,城管执法程序的信息、公示城管执法职责,促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建立健全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管理并对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中的职权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及时、全面、准确归集相关行政执法信息,健全执法文书使用制度。同时,处罚情况还在河东区信用信息处理平台进行公示。
2、深入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建设情况。首先,在执法工作中执法人员严格按照处罚标准的要求,对违法行为的种类、性质、流程等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明确执法案卷标准,确保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其次,建立健全城管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包括行政执法全过程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执法人员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执法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为落实全程记录,为每位在一线执法人员都配备执法记录仪。
3、深入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充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力量情况。为落实重大法制决定审核制度,规范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聘请更有资历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听取法律顾问在我街行政执法、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信息公开、信访接待以及重大决策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方面的咨询意见和建议,促进完善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四)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宣传执法工作
2022年以来,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大队持续组织开展了沿街商户乱泼乱倒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912人次,检查餐饮企业344家,依据《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之规定,向辖区津塘路、六纬路等主干道路及后台西路、宫前街等次支道路存在乱倾乱倒行为的商户发放《告知书》共计100余份,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和执法工作宣传,引导商户自管自律、自整自改,杜绝随意倾倒行为。同时,大队结合餐饮服务项目油烟、异味排查专项,对辖区56家餐饮服务企业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商户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五)做好河道巡查相关工作
按照街道“河长制”工作部署,坚持“当下改”问题与“长久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重点对辖区刘庄浮桥海河沿线存在的占岸摆卖、亲水平台烧烤、违规取水洗车等违法现象进行巡纠。同时进一步完善日巡查台账,有效提升河湖水环境面貌和管护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日常工作中,偏向于突击治理、专项整治行动,综合治理办法不多、措施不够,缺乏长效机制、长效管理。缺乏与社会团体、机关单位的联动机制,无法发挥社会力量,无法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管理机制较为陈旧,缺乏创新性,一线执法队员的执法水平还待提升,对于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机制学习不足。
(二)执法查处力度有待加大
日常的巡查、检查力度还不够强,对于一些重点点位、重点社区还需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法相关法规的行为,还需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发现一处,治理一处”做的还不到位,执法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三)宣传教育的深度、广度有待加强
执法宣传工作不深、不细,宣传方式多局限于传统的走访、入户式,对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下活动宣传方式创新性不足,不能借助于时下流行的新媒体,使得传播面窄、受众群体单一。群众的积极性有待提升,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有待加强,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巩固。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岗位责任
加强道路环境秩序保障。做好下半年夜检工作任务部署及人员安排,做好夜间马路餐桌、露天烧烤治理工作,盯牢后台、宫前、蝶桥、刘庄浮桥四大重点区域,每月定期开展3次以上集中治理行动,对考核反复出现3次以上及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点位,制定专项治理计划,跟踪回访治理效果;
严守控违底线。一方面发挥“限制交易”等措施作用,继续做好违法建设分步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做好新增违建管控,继续保持“零增长”底线,同时关注并及时化解违建治理中可能出现的信访问题;做好“河长制”相关工作。联合河西综合执法,持续关注刘庄浮桥与河西交界处的“游击”摆卖情况,形成共治合力。
(二)加强法制学习,提升执法水平
针对市、区关于行政执法的工作要求,充分研判、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定期开展专项法制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培训频次,学习先进的、创新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手段。深入开展自查自检,积极归纳总结在执法、处罚工作中的不足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执法细则和执法程序,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宣法、普法业务素质。
(三)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保障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全面保障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日常执法工作台账,创新先进的执法过程、执法手段。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坚决做到现场执法、现场普法、现场处罚、现场落实,通过依法依规、借势借力、讲法讲理、用心用情确保每一次执法工作的落实。
(四)巩固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
推进宣传执法工作常态化,夯实辖区内群众的文明行为基础。以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形成宣传声势,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的了解程度、法制意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发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形成宣传法律、法规的社会合力,积极开展的宣法、普法活动,在社会层面形成“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风气。
大直沽街道办事处
2023年1月3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