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敏、刘静、陈彤芳委员:
三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对河东区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用户绿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天津市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方案》《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意见>实施方案》等文件,对2030年前我市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
河东区作为天津中心城区和“津城”“滨城”双城重要节点,常住人口密度较高,人流、车流持续增长,区内充电需求不断扩大。国网城东供电公司编制了《天津市河东区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全面推动全区公共充电服务网络建设,为支撑电动汽车应用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确定为“十四五”发展的重点任务。自2021年至今,在居民小区、交通枢纽、停车场等重点区域新建公共充电桩超1600台,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总量超1.6万台。
下一步,河东区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加力打造安全、可靠、规范、便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一是加大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力度。严格新建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预留;加快实施存量小区居民充电桩建设条件改造,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网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对现有车位进行电气化改造;强化物业公司管理和指导。二是加快重点区域公共充电桩建设。结合楼宇配建停车场、园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分布情况和建设规划,按照“有效布局、可建尽建”原则,全面推进公共充电场站建设。三是健全充电基础设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发改、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开展针对性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督执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