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社会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河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市教育两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举措》等文件精神,围绕市级心理健康工作的部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与活动为渠道、以队伍建设为驱动、以理论研究为导向,家校社协同助力,着力构建“全员覆盖、全程实施、全面优化”的心理健康育人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高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规范管理,建立高效运行机制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教育系统领导机构与职责分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包联机制,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到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级包干到班、到人,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教育局成立河东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总结区内学校心育工作经验,展示本区心育先进校、特色校的阶段工作成果,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落实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建设、专项经费保障等各项要求,逐步形成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以班主任、团队干部、思政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二、强化培训,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配备、配齐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组建心理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开拓资源、深挖潜力,服务师生家长。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制定心理教师专业培训计划,强化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每学期至少举办2次专题培训会,通过专题性实操展示与引领培训、心理教师技能大赛、专家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三、课程建设,推进心理健康系统化
切实筑牢课堂“主阵地”,严格落实教育部课时要求,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河东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评选活动。开展各级集体教研和备课活动,保障教育效果、推动课程建设,不断助力心育“课程化”常态推进,编写出版《河东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优秀教学设计集锦》。积极开发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应对心理挫折的方法,引导学生懂得感恩、真爱生命,增强心理弹性,提升抗挫折能力。
四、紧密合作,促进心理资源共享
加强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依托高校师资力量、专业优势、硬件设施等,采用多种合作模式,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近年来,河东区中小学分别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合作交流。区教育局与区精神卫生中心签署“医教共建”项目合作意向,就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师资培训、心理素质测评和心理异常学生转介等方面合作进行协商,为河东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持。
五、多措并举,心理健康教育见成效
持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学期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个一”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注重把握开学后、考试前、假期后等关键时间节点,通过与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谈话、组织召开心理专题家长会、举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活动,及早预判学生心理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构筑心理健康屏障。加强家校沟通,组织中小学有计划地实施入户家访,解决家庭教育症结。打造心理健康品牌建设,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通过开展心运会、学生心理剧展示、团体辅导等活动,促进我区心育工作内涵发展。在2023年天津市中小学教师“讲有情家访故事”主题演讲大赛中,我区斩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各1个,荣获优秀组织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我们将持续发力,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
2024年5月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