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游戏和非遗融入到体育课中的建议》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认真研阅,深感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实,近年来我们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探索中华传统体育游戏进校园的有效方式。
去年市民宗委、市教委、市体育局下发《关于举办“和居社体杯”天津市校园记忆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活动的通知》,河东区积极响应,区委统战部(民宗委)、区教育局、区体育局等部门多次召开筹备会,并印发《河东区关于承办“和居社体杯”天津市校园记忆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活动的方案》,积极推广投壶、歘子儿、顶罐、老鹰捉小鸡、竹竿舞、花毽等19项中华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旨在通过深入开展中华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增强中华传统体育游戏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少年儿童在人生起步阶段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体育游戏活动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得到广泛普及。
去年我区共有15所学校参加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活动,中华传统体育游戏推广初见成效。今年,第二届天津市“校园记忆”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活动正在有序推进中,得到了区内更多学校的参与和支持,共增加至20余所。并且本届活动邀请到和居社体中心提供公益性项目指导,为有需求的学校提供体育游戏项目培训,提升专业程度和学习效果。
除了通过展演活动进行推广外,区教育局还在积极探索其他路径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游戏走进校园。例如,去年9月,区教育局邀请天津市毽绳运动协会、天津市河东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专业指导教师开展花式跳绳专项培训,50余名体育教师到场学习。培训后,受训教师将花式跳绳带回校园里、带到体育课上,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尝试花式跳绳。
未来,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让体育课堂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也让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在现代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
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
2024年5月10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