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河东非遗文化长廊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您的提案中提到利用我区闲置的楼宇或街巷进行改,打造“河东非遗文化长廊”同时利用媒体渠道传播推广非遗作品的几点建议,我们已经采纳。经研究答复如下:
河东区在河东文化馆内计划打造非遗载体平台,积极推动河东非遗馆建设,将以老技艺、老手艺、老艺术为脉络,通过图文展示、实景还原等手段进行展陈,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区非遗项目进行介绍、展示,同时设置区特色非遗产品展示、展卖区,市民可通过近距离体验感受最质朴、最真实、最古老、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河东区还将建设一批集展示、传习、体验于一体的非遗传习场所,努力打造全民互动式的新型非遗体验设施,提升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打造文化特色新亮点。
拓展线上宣传途径。建立互联网思维,有效促进非遗与科技手段融合,努力实现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o2o”非遗文创模式,线上建设“河东文化云”平台、河东非遗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东区广泛组织发动传承人开展专题作品创作,一大批接地气、有筋骨、易传播的作品应时而生。同时不间断举办直播课、专题宣传展示活动百余场,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积极与各主流媒体联动,利用自有非遗公众号发布实时消息,疫情期间在抖音、快手、东家等直播平台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线上专题直播,收获了大批粉丝。同时,河东区为非遗项目开展多方位的宣传展示和推介等活动,联合津云、天津日报、金创河东、河东文化微信公众号、河东非遗微信公众号、河东文旅平台等媒体资源对本区非遗项目进行不间断报道,特色版块有“津彩非遗”、“家门口的故事”、津沽技“忆”等。
加强文商旅结合。与嘉里汇购物中心、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多个商业体及星级酒店联合连续三年举办各种形式、主题多样的宣传、展示、展卖、推介等活动,凸显了“以文促商,文商结合”的经营理念,促进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联合区域内香格里拉酒店、万达文华酒店、酒博印象博物馆、天津津旅海河游船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以现场展示、传习互动、研学体验等方式推进“非遗+旅游”融合,为非遗活态化传承开辟新路径,提升人民群众在非遗文化方面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助力文创产品发展。在河东区众多的非遗项目中,有许多产品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名气和人气,并且已经产业化发展。如祥禾饽饽传统糕点制作技艺采用清宫御膳房的配方,该项目已进入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售卖,2018年春节期间更是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3》,目前在全市有多个商业综合体均有实体店面,网络平台销售业绩也非常突出。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艺是制作天津茉莉花茶的核心技艺,曾赴英国参加中国时代记忆英国行活动,多次被选为达沃斯论坛指定用茶。津沽手绘(贡尖)年画技艺以“版画的架构,工笔的神韵”记载着天津地区社会、历史、文化与百姓生活、信仰和风俗,作品被中国驻外大使馆、国家图书馆、上海世博会、鸟巢等场馆收藏。曾氏华服手工精细制作技艺,严格遵循古法技艺,一针一线纯手工缝制,多次为央视春晚、天津春晚、中央戏曲节目《曲苑杂坛》、天津戏曲节目《鱼龙百戏》等栏目主持人、影视明星制作演出服装。上述项目,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此,我们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今后继续加强联系和交流。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