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区文旅局】政协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六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 第063号
来源:天津市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9-01 14:51

张嘉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直沽历史文化展览馆打造河东区地标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作为天津发源地的河东区至今尚未有令人记忆深刻的地标的问题,非常的精准,但近年来我们也非常重视直沽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厚植文化根基,设计打造河东区博物馆、非遗馆

我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说法广为流传,当前我们正在围绕直沽文化繁荣区建设进行统筹布局谋划。您提案中提出的打造直沽历史文化展览馆与我们的规划不谋而合。目前,我局在新建的文化馆的项目中有规划设计建设和打造河东区博物馆及非遗展馆,并且博物的设计突出天津城市原生点这条直沽历史文化主线,从漕运文化、妈祖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洋务文化等相关内容入手进行展陈设计,发挥博物馆“城市会客厅”的作用,建成后将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另外,关于旅游链的问题,我们在2022年第七届直沽文化旅游节上我们通过节庆活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发布了“直沽历史文化游、商贸网红打卡游”“音乐艺术品鉴游”三条旅游微线路,同时选取了河东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载体通过系列直播活动,带动普通人打卡宣传,推介“河东打卡吃住玩的好地方”。

二、积极推进河东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您建议中提出的:打造“直沽号”属于直沽文化的特色网红文创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在推进河东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积极宣传和引导我区非遗传承人申报“时代记忆·海河创意百工坊”甄活动,不断提升天津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开发新型文旅消费市场。首批18项非遗项目入选,为推进非遗旅游伴手礼、非遗产品市场化运营积累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文创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梳理汇总了部分河东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目录,2022年全年共引进企业242家,其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75家,文化传媒公司77家,影视传媒4家,广告设计23家,文创类企业占比73.9%。同时,还协助两家文创类企业申报2022年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和专项资金,协助推荐棉3创意街区,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是在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组织文创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的特色旅游商品惠民展销活动,老天津卫花茶、祥和饽饽铺、津派花丝等非遗企业通过网络直播间进行线上销售,一周时间3家直播间曝光次数399.7万人次,销售金额38.7万元。

三、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打造新时代网红打卡地

积极打造非遗载体。河东区计划建设一批集展示、传习、体验于一体的非遗传习场所,将以老技艺、老手艺、老艺术为脉络,通过图文展示、实景还原等手段进行展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区非遗项目进行介绍、展示,同时设置区特色非遗产品展示、展卖区,市民可通过近距离体验感受最质朴、最真实、最古老、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打造全民互动式的新型非遗体验设施,提升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打造文化特色新亮点。

拓展线上宣传途径。建立互联网思维,有效促进非遗与科技手段融合,努力实现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线上“河东文化云”平台、河东非遗微信公众号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举办直播课、专题宣传展示活动百余场,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积极与各主流媒体联动,利用自有非遗公众号发布实时消息,在抖音、快手、东家等直播平台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线上专题直播,收获了大批粉丝。

加强文商旅结合。与嘉里汇购物中心、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多个商业体及星级酒店联合连续三年举办各种形式、主题多样的宣传、展示、展卖、推介等活动,凸显了“以文促商,文商结合”的经营理念,促进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联合区域内香格里拉酒店、万达文华酒店、酒博印象博物馆、天津津旅海河游船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以现场展示、传习互动、研学体验等方式推进“非遗+旅游”融合,为非遗活态化传承开辟新路径,提升人民群众在非遗文化方面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河东区博物馆及非遗展馆的设计打造,持续的组织直沽文化旅游节、非遗市集嘉年华、培育引导特色文创企业研发设计直沽特色文创产品等,进一步将直沽文化挖掘好、利用好、宣传好、传承好,进而推进直沽文化品牌建设。

在此,我们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今后继续加强联系和交流。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5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