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河东历史文化遗迹建立一条贯穿时代文化宣传线的建议》我局已收悉。感谢对我局工作的支持和关注,现就相关建议内容答复如下:
河东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漕运文化、妈祖文化、洋务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气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为我们留下了如原俄国领事馆旧址、天津第三棉纺厂、天津第一机床总厂等历史文化遗迹旧址。为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城市更新等各种机遇,更好地传承、发扬河东历史文化底蕴,我区一直将直沽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宣传作为重点工作。近年来,我局通过制作宣传画册、旅游宣传片、设计旅游线路、举办文旅节会等,不断整合与宣传直沽历史文化。
一、传承发展直沽历史文脉
2017年,河东区在《寻根溯源大直沽》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修改、审核,最终重新制作了《大直沽—天津城的生成之根》一书,为更好的讲述河东故事,挖掘传承宣传好“直沽文化”提供了历史资料和文字素材。同时,区政协文史委编撰了整套的河东区文史资料,充分挖掘了直沽历史文化,为讲好河东故事奠定了基础。
二、不断更新完善特色旅游线路
选取全区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街区、历史文化风貌等旅游载体,将河东区的自然、人文、商业要素“串珠成链”,设计完善了河东区特色旅游线路,包括直沽历史文化游、音乐艺术品鉴游、魅力直沽打卡游、遛娃亲子游、魅力直沽海河东岸游,点位包含俄欧风情街(原俄国领事馆旧址)、棉3创意街区(原天津第三棉纺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大直沽酒厂、酒博印象博物馆、天津音乐街、刘庄浮桥、天妃码头、富民体育公园等点位。各点位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互为一体、形成合力,构建海河东岸商旅文经济发展新格局。除此之外,我局目前正在寻找第三方公司,洽谈河东旅游手绘地图制作事项;设计绘制了“海河东岸直沽印象游旅游路线图”,在地图上标注我区景点位置,方便游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游览路线。
三、制作视频开展线上推介
利用我局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制作种类多样的宣传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宣传直沽文化、河东文旅活动。局领导拍摄文旅推介视频,通过“打快板”这种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外宣传推介河东区文旅资源和线路。依托海河东岸直沽印象游旅游线路,采用“航拍+介绍”的模式,聘请旅游推荐官拍摄线路宣传片推介河东。制作《高温40度 河东夜市给您酷爽假期》《海河东岸绝美文艺休闲拍照打卡胜地——棉3创意街区》、河东喊麦视频《河东文旅给大天津“上分”了》、牵头制作“津”天是年,龙瑞家圆龙年贺岁公益宣传片等文旅宣传视频,持续开展“轰炸式传播”,打造“网红打卡地”。
四、培育新型文旅宣传场景
一是通过文旅节会,宣传河东历史文化资源。自2006年以来,我局已牵头举办了七届直沽文化旅游节,并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举办第八届直沽文化旅游节。在节日期间,通过开展直沽民俗展示、直沽历史文化讲座、非遗商品展卖、文艺演出通过组织参加了历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各种节会分别通过直沽民俗展示、直沽历史文化讲座、特色旅游线路推介、非遗商品展卖、直沽文化城市定向跑等活动,宣传河东的文旅资源,推动河东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二是参加历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立足自身特点,盘活用好资源,持续推动河东优秀文化、优秀线路、优秀产品走向全国。2023年,河东区“金创河东 津韵家园”展位融合旅游、文化、商业等元素,通过“展示+展卖+直播”的创新参展形式,搭建了旅游产业展览展示的舞台,充分展示了河东的直沽文化、亲水旅游、音乐演艺、非遗文创等商旅文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三是通过联合海河东岸景区景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型商贸综合体等商旅文载体,推出丰富多彩的商旅文融合精彩活动,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全面发展,不断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在2023年和2024年,我局抓住4月赏花季、5·19中国旅游日、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冬至日等重要节假日、时间节点,汇集活动信息,制作发布了20余篇河东文旅活动信息,引导市民游客来河东
五、支持文化旧址焕新蝶变
目前,我区有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大直沽酒厂、俄国领事馆、一机床旧址、有色金属厂旧址等遗迹和建筑,近年来,河东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血脉,“焕新蝶变”打造时代文化宣传阵线。
(一) 海河东岸多元文化景观带
创造性运用漕运文化,持续跟进海河码头项目建设,根据金茂府码头、直沽码头、棉三码头三座码头进度做好对接协调工作,以码头落地运营为契机,适时打造旅游配套设施。通过雕塑景观、浮雕墙注入妈祖文化、洋务文化、漕运文化等直沽文化元素,以海河中游东岸夜景灯光提升为契机,以投影动画等手段植入直沽文化元素。积极发动社会资源,引导酒店、楼宇、银行、企业、车站、码头等以适当方式展示直沽文化元素,打造海河东岸多元文化景观带。海河东路一侧,以码头建设为契机,设计特色沿河慢行步道,利用海河的景观资源,打造滨河夜间消费聚集区。
(二) 俄欧风情街
充分挖掘河东区俄租界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展现。在原俄国领事馆旧址附近,设计打造一条俄式风情街。建筑上融合俄式元素与大都会风格,业态上汇聚餐饮美食、创意文化、休闲体验、品质配套等。打造“绽放味蕾”“精致生活”“音巷时光”“轻娱夜肆”多维场景,让历史文化、休闲体验与品质生活无感链接,让广大的消费者足不出户感受俄风俄韵俄文化。
(三) 棉3创意街区
棉3创意街区由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厂房与临河新建综合体组合而成,结合棉3工业文化元素,通过保护性的开发建设,打造集创意设计、新媒体服务、商务咨询、艺术展示、时尚消费、文化演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创意产业综合体项目。2023年,我局成功协助棉3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天津市旅游休闲街区,拍摄河东文旅宣传片,拓展工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结合棉3创意街区中的文化展览、文艺演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进一步推动河东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不断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四) 文博场馆
以文博场馆为依托的多节点载体。梳理已有的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建筑工法展览馆、酒博印象博物馆及未注册的景德镇陶瓷美术馆等8处资源,进行统一包装策划。新建一处宣德炉艺术博物馆,多方寻找资源帮助名车苑汽车文化博物馆发挥更大作用。依托各场馆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城市会客厅”作用,进一步宣传河东历史文化。
六、下一步举措
(一) 打造风韵独特的“节会品牌”
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河东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举办第八届直沽文化旅游节,参加2024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文旅节会,为文旅企业搭建展示宣传的平台,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外宣传大直沽历史文化,讲好薪火相传的“河东故事”,打造风韵独特“节会品牌”,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河东区时代文化宣传阵线内容。
(二) 持续推出海河东岸文化旅游打卡线路
结合“魅力直沽打卡地”活动,汇总河东区文旅资源、场景、编制打卡游玩指南(特色旅游手绘地图)和特色旅游微线路,不断吸引来津游客前来打卡、游玩、休闲、消费,进而带动文旅消费。
(三) 培育独具区域特色的文旅产业IP
一是持续推动吉里北京国际艺术区与有色金属厂合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通过吸纳图书为主的相关产业资源,打造具有显著特点的全国最大的图书线下聚集地。通过改造具有城市文化符号的标志性建筑,为河东区增加一个知名文化景点,成为京津冀周边文化旅游首选目的地。二是持续推动一机床城市更新项目对接文化旅游特色产业。扩展“朋友圈”,开发更多企业机构资源,接待文旅商企业参观走访一机床项目,因地制宜就打造演出剧场、咖啡厅、文创产业等业态进行沟通洽谈。三是结合河东区丰富的非遗资源,强化文创团队和文化企业强强联手,合作开发具有河东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同时结合新国潮、非遗文化、数字科技拓宽文旅场景,擦亮具有河东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新的文旅产业IP。四是利用联萌传媒天津文娱项目落地河东这一机遇,持续布局数字文娱产业,结合河东的曲艺、老字号企业、非遗项目等优势资源和优质载体,抓住“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开辟数字产业新赛道。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