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开展“文物三进”活动的建议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中提到探索博物馆教育模式,开展“文物三进”活动;整合资源优势,通过“博物馆+”的形式,拓宽教育范围,拉近博物馆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距离的几点建议,我们已经采纳。
近年来,河东区在加强历史文物保护,推进历史文脉传承,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中善作善成,在坚持“四个以文”方面取得新进展。目前现存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共17处,除市直属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外,有4家非国有博物馆,分别为天津建筑工法展览馆、天津酒博印象博物馆、天津名车苑汽车文化博物馆和天津炉天下宣德炉艺术博物馆。每年各个博物馆都与机关、企业、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百余场,如天津名车苑汽车文化博物馆与河东区诸多小学合作举办的讲演公益课程,“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汽车兵的故事主题巡展”、“飞天筑梦耀星辰——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展”等;天津炉天下宣德炉艺术博物馆与河东图书馆开展“寻味非遗,品炉之旅”中小学生研学活动,定期召集中小学生到博物馆对非遗项目——宣德炉制作技艺进行参观学习及动手体验;天津酒博印象博物馆与向阳楼街道、商学院、市促商会等全市各机关企业协会开展共建交流活动。
今年,我们会结合“5·18博物馆日”计划举办“探寻工业记忆,共鉴文化传承”——2025年天津市5·18博物馆日主场活动。汇集全市多家博物馆、非遗项目、老字号,文化企业,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博物馆在保护、传承和展示文化遗产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结合天津市第十三届暨河东区第十五届家庭文化艺术节,计划开展文物进社区宣传活动及儿童文物摄影比赛活动。
今后我区会继续积极与市局对标对表,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的业务指导与政策支持。落实相关指导文件,积极协助我区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发展,从设立申报、场馆建设、藏品监管、活动组织等方面提供服务,使其健康发展。二是继续探索构建“博物馆+”模式,打通文化传播新路径,推动文物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加强非国有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结合,促进非国有博物馆与相关行业跨界融合,助力文旅商融合发展。三是继续提升非国有博物馆服务效能,要求非国有博物馆在开展活动时更加侧重于履行文化传播与传承职责,以多样的形式为市民群众带来全新的展览体验。在扩大博物馆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使得市民群众在参与体验之外,得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思考。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