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区文旅局】关于为非遗项目搭建宣传展示平台的建议
政协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六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第109号
来源:天津市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5-09-30 10:51

冯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非遗项目搭建宣传展示平台的建议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人们的生活,我区目前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1项,项目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您提出的为非遗项目搭建宣传展示平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方式宣传展示非遗项目,也是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河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部署,深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坚持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相结合、保护利用与普及弘扬并举的工作原则,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河东优秀特色文化为准则,在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今年,我们将采用您的建议,多方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大非遗项目宣传力度,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载体打造,将非遗与公共文化结合,利用街道社区文化配套设施打造非遗主题展馆、特色博物馆、传习体验基地等。今年计划利用河东区鲁山道文化配套用房(3800平方米),联合“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艺”“李氏古法催产药方及配制技艺”“传统手工冷法皂制作技艺”三项非遗项目建立传习基地、特色博物馆及非遗工坊,与该街域已建成的宣德炉艺术博物馆、拦手门传习基地、曾氏华服、曾氏盘扣等传习基地联动,形成聚集效应,为开展非遗研学、参观体验等,打造优质载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融合,在搭建优质宣传平台的同时为项目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持续开展好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我国各传统节日、重要节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展卖、推介活动,在景区、商场、街道、社区等场所策划非遗活动,推动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

三是持续开设非遗公益培训课程,以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阵地,以社区、校园为实践基地,为非遗传承人与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扎实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进酒店、进景区等展示活动,全年不少于500场,今年还将联合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面向全市青少年举办童“话”津沽历史,童“赴”非遗之约少儿非遗文化短剧拍摄项目,让非遗融入城市血脉,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四是支持非遗项目参与对外交流活动。推荐我区非遗项目参加天津市各类对外交流活动,我区多个项目曾远赴英国、西班牙、印度、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宣传推介。今年我区也积极做好上合组织峰会相关国礼选拔和非遗展示的推荐工作。

在此,我们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今后继续加强联系和交流。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5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