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河东区城更中发挥天津音乐学院属地优势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现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回复如下:
河东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河东区凭借深厚的历史文脉、丰富的工业遗产以及形态多样的文化基础,持续推动直沽文化繁荣区建设。
2024年末,一冷·天音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位于河东区大王庄街域内,北至十三经路,东至京山铁路,南至北十五经路,西至津塘路、八纬路,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涵盖12个老旧小区、一冷地块及其他相关区域,更新建筑面积总计约30.72万平方米,将充分发挥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纺织集团、天津食品集团和梵木文创在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文化传承及园区运营等方面优势,全力盘活一冷闲置厂区,致力于打造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河东一冷音乐时尚创意街区,集聚民生服务配套设施,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让“冷厂房”变为“热产业”。
为更好地深化商旅文产校研融合,打造音乐产业集群,培育音乐文化新质生产力,我区成立了“天音艺术街区规划建设区校联合工作专班”。我局作为成员单位,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 助力打造音乐特色产业模式
区文旅局将助力片区深度融合音乐文化与文旅产业,形成“文旅+艺术”的特色产业模式。配合天音艺术街区打造“音乐先锋坊”“音乐创制坊”“音乐消费坊”“音乐展演中心”,依托天津音乐学院音乐人才、音乐文化底蕴资源,畅通学校、政府、企业沟通渠道,提高产学研水平。推动街区成为“城市文化新载体”,打造城市音乐文化IP,串联音乐创作、音乐演出、人才孵化等“区块”,延伸“音乐+”产业链条,助推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联动辖区内丰富的文旅场景资源与艺术院校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广音乐文化。
二、 延伸“音乐+”产业链条
推动打造“音乐+”多元消费场景,构建商业、消费、文旅、艺术价值产业链,形成音乐产业集聚效应。以音乐研究成果、音乐人才资源为重点,利用可推向市场、可转化为具体演艺形式的项目,助力音乐文化产业向新向好发展,丰富音乐文化市场产品供给。与区内热门点位结合,串联如“音乐研学游”“艺术沉浸游”等特色旅游线路,与历史街区、商业综合体形成联动效应,打造音乐主题“城市会客厅”。
三、 发展音乐演艺文化
联合天津音乐学院开展音乐作品创作,与津派文化和直沽文化元素紧密结合,创作反映时代声音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民喜爱的原创歌曲;以河东区“家庭文化艺术节”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组织音乐题材的惠民演出活动,营造城市音乐文化氛围。
感谢您对我区音乐艺术、文化产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向我们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天津市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