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委员:
感谢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提升直沽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为河东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的宝贵的意见.现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对您们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文化资源整合规划”的建议
区文旅局根据《关于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正在谋划制定《天津市河东区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十五五”规划》,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打造海河文脉都市休闲会客厅。一是今年按照市文旅局的相关要求,我们也正在整理河东区旅游资源普查材料,进一步进行资源的汇总和串联,为后续的文旅资源开发奠定资料基础;二是近两年我们通过直沽文化旅游节、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对外发布了三条主题旅游微线路:“直沽历史文化游”:串联天妃码头、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大直沽酒厂、荐福观音寺等景点,突出漕运、妈祖文化特色;“商贸网红打卡游”:整合棉3创意街区、爱琴海购物公园、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打造商旅文融合体验;“音乐艺术品鉴游”:联动天津音乐街、天津音乐学院等载体,展现区域艺术文化底蕴。同时我们还结合不同的时令节点,设计发布过“魅力直沽打卡游”、“非遗年货民俗游”、“新春亲子寻趣游”等都市休闲旅游微线路,这些线路有效串联了河东区优质文旅资源,扩大了河东区的文旅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关于“深化文化惠民服务举措”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一是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升级“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精准度,让文化惠民服务直达基层、惠及全民。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构建全域覆盖、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做大做强“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发挥品牌活动引领作用。推动“家庭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品牌项目进入社区、学校、军营等,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与直沽文化、工业文化、非遗文化(非遗项目)三大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丰富家庭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提升文化惠民服务的体验度。
三、关于“创新文旅商体融合模式”建议
河东区持续深化“一带三区多节点”空间格局,推进商旅文体展加速融合。“十四五”期间,金茂汇商业综合体、中海俄欧风情街陆续开业,与嘉里汇、音乐街、棉 3 创意街区协同发展,串联中海超塔等8.28公里沿河文旅资源,打造“水、岸、场、桥”一体化体验场景,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集聚效应显著。阳光星期8、老门口儿、哏儿都游园纪等夜市点亮夜间经济。举办海河国际消费季、电商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策划“海河东游GOU不同”系列商旅文体活动IP,形成“活动+节庆”的消费促进机制,全面提升商圈能级。
四、关于“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的建议
一是文化资源与创新创意携手。2024年11月“直沽津韵·东创未来”河东区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成果展在棉3创意街区举办,我局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不断激发各方文化创意的源泉灵感、汇聚起文化创造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助推“文创”赋能产业焕新升级,让文化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示城市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的强大引擎;二是持续推动创新发展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我区在全市率先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我局携手区文创办进一步集聚优质文创资源、建设创新生态、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三是联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岚芸文化艺术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在棉3创意街区建设“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筑梦空间”,与高校、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文化创意实践实习和就业创业空间,聚集河东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推动文化创意成果本地转化,提升文化产业创意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河东区直沽文化繁荣注入持久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大直沽文化遗址群、天妃宫遗址等丰富的文化遗迹与民俗元素,结合大直沽城更项目推出“直沽文化打卡墙”等互动装置,“讲好直沽文化故事,打造文旅宣传带”,提升直沽文化的影响力;继续以直沽文化为核心,推动文旅资源向品牌化、产业化升级,全面提升“直沽根、海河脉、工业地、非遗韵”品牌影响力,助力河东区打造更多文化新地标,推动我区文化繁荣发展。
在此,我们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今后继续加强联系和交流。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