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区卫健委】政协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六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 第092号
来源:天津市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7-06 09:35

政协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六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

第092号


杨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河东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和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开展我区中医药相关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一、加强中医药发展组织谋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天津市中医药条例》、《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区中医药发展目标和任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市中医联席办关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组织制定印发《河东区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任务分工台账》等文件,从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推进中医药工作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组织谋划。持续推进《中医药法》和《条例》的宣传贯彻,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法治氛围。

二、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我区逐步完善以河东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为主体、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各社会办中医医院、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根据工作部署着重推进河东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建设。参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等文件,详细梳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和建设标准。结合区中医医院现有规模和发展现状,明确其存在差距和短板弱项,形成建设筹备清单,确立医院建设目标,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区东新街和中山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为我市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带动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优化中医药服务布局。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我区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从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等多维度持续推进中医药人才工作。按照市卫健委中医处和科教处工作安排,我区积极开展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工作、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人才招聘中认真落实“两个同等对待”,吸引中医专业优秀人才加入基层人才队伍。组织优秀骨干中医药人才积极参与中医馆骨干人才、区级紧缺人才、骨干专科医师和中医经典高级人才等培训,不断加强我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民营医疗机构参加煎药师、区级三伏贴培训班,进一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加大我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力度,依托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大力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完善我区中医药人才梯队。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有国医堂,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站式中医药服务和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中药饮片、针灸、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熏洗、艾灸等。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均配备至少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多种常用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如中药熏蒸仪、脊椎牵引器、针灸电针仪、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普遍应用,能够较好的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我区委属医疗机构实行中药饮片自主议价,进一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为百姓提供价格合理,品质稳定的中药饮片服务。

我区将不断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等项目进一步推进中医治未病等服务开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中医医疗服务。



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3月3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