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六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
第108号
陈艳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开展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部署要求,对照《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等文件以及《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区指挥部高度重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紧密结合我区目前重点人群实际,细化落实举措,加大工作落实督导力度。确定由区领导专职负责,区卫健委统筹落实,建立河东区新冠重点人群战区管理制度,实行战区包片、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合作模式,“保健康、防重症”扎实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一、夯实基层“守门人”作用
1.承接下转患者的输液治疗。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就诊秩序,对于病情稳定、用药明确、自愿转回社区的患者,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确保药物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为下转患者提供输液服务,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高峰时期接诊输液患者单日最高达200余人次。自2022年12月份以来,截止至2023年3月初,12家基层医疗机构共接诊来院输液患者7363人次,其中承接三级医院下转输液6118人次,占输液总人数的83.09%,充分缓解三级医院接诊压力,有效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三级医院下转患者的输液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设置输液室,配齐备足急抢救药品物品,配齐医护骨干力量,规范病历书写,科学开展护理操作,将医疗服务开展情况与医疗质量管理、基层绩效考核、医联体建设等相结合,做实做好下转患者输液服务。
2.提供雾化、氧疗和血氧监测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设置雾化区、吸氧区,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雾化和氧疗服务,同时提供氧气灌装服务,方便居民居家氧疗。自2022年12月份以来,截止至2023年3月初,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氧疗服务485人次,更换氧气瓶1833人次,血氧监测5270人次。
3.做好巡回医疗队、家庭病床、疫苗推动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家医团队,开展家庭病床、特需上门等医疗服务等,配合街道做好巡回医疗队的入户服务工作,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上门送药;结合居民身体状况及病情需要,面对面沟通、手把手指导居民开展抗原检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新冠疫苗接种服务。
二、组织开展各专项培训
(一)召开河东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专项培训会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2023年3月2日区卫健委特邀请市级专家王湘主任就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专项培训,辖区三级医院、国办医疗机构、社会办医院等主要负责人,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王湘主任结合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丰富临床经验,就预检分诊、院感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为医疗机构发展、医疗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参加全国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医疗工作视频培训会
近日,部分地区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有所增加,为指导做好相关医疗救治工作,2023年3月2日区卫健委组织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加全国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专业培训。就当前形势,相关专家重点从临床表现、分型、影像学检查、病原学特点、鉴别诊断、重症高危人群、抗病毒治疗等多方面开展全国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专业培训,强调尤其要做好儿童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医疗救治工作。会议要求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加强培训,提前做好安排部署,切实做好当前流感及诺如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
三、积极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
为推动河东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胸痛救治单元高质量建设,河东区将“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列入2023年河东区“20项民心工程”,2月份组织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市级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培训,并制定河东区建设方案,在前期建成5家基础上至2023年底至少6家并力争全部医疗机构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胸痛救治单元,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医联体合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胸痛中心单位常态化联动机制,有效减轻心血管疾病社会负担与经济负担。
四、战区联动深入开展分级诊疗
一是建立战区联动,分级分类施治。三中心医院作为战区中心医院,做好危重症重症患者的诊治及转会诊工作,指导片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工作;中医二附院、市职防院作为片区医院,做好急诊处置及住院治疗等;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网底作用,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床服务等方式,做好患者的居家健康指导。二是加强培训指导,完善同质化管理。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借助三级公立医院专家和技术团队的优势资源,通过专家门诊、疑难会诊、病例讨论和专业授课等形式,使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固定帮扶关系,健全高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探索专业特色,提升基层水平。通过专业质量控制、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提升内涵水平,进一步提高承接能力和医疗水平,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3月29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