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答复
第08号
崔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改善万新村无证精神病患者卫生健康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对新时代做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心理应激事件及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偶有发生,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不仅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我区在全面启动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持续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现将近几年严精患者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部门协作
河东区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17个委办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为精神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组织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辖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
二、全面建立街道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联动机制
2018年,我区在街道层面推进精神卫生综合管理体制建设。到2020年,河东区12个街道办事处均已组建街道主管领导任组长,政法、卫生、公安、民政和残联等部门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全区161个社区建立了患者关爱帮扶小组。街道组织社区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工作。街道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推动解决街域内精神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22年底,我区在册管理严精患者4174人,检出率达5.04‰(市级指标4.5‰)。
三、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实现应筛尽筛
自2018年起,区政府建立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筛查机制,街道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和患者关爱帮扶小组负责做好疑似患者日常发现工作,卫生部门指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采取集中诊断、个人门诊等方式,对筛查发现的疑似患者进行确诊分类和评估分级。2018年,全区共筛查605人,确诊326人,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之后每年筛查出近百名疑似严精患者,对复核为严精患者的人员纳入管理。
四、做好患者分类管理,实现应管尽管
对于纳入系统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对随访发现的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及时通报属地社区,由社区患者关爱帮扶小组进行联合随访,动员高风险患者住院治疗,防范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五、全面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落实监护人看护责任,实现应护尽护
我区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请看护管理奖励办法,对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全面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每年对近4000名严精患者监护人发放“以奖代补”经费,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引导监护人承担好严精患者的监护责任,有效防范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同时,我们对未鉴订“以奖代补”协议的,由属地街道建立台账,加强日常监管,坚决防止患者脱管失控。
六、减轻患者诊疗负担,提升患者救治救助水平
一是结合天津市各项医疗保险政策,积极推进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政策宣传,鼓励精神障碍患者积极参保。对严精患者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从医保缴费、门急诊和住院发生费用等方面逐年提高患者医疗报销比例,实施多层次医疗保障,减轻严精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二是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政策的精神障碍患者按照政策及时给予救助,确保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
三是对纳入系统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门诊免费服药政策,2020年率先对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72名严精患者实施门诊治疗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政策,计划到2025年,免费服药政策将覆盖辖区全部严精患者,切实减轻患者诊疗负担,提高患者服药率,恢复其正常生活能力。
四是残联部门每年对困难持证的精神残疾人实施免费服药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市、区有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作用,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实现应筛尽筛,落实患者分类管理、监护人看护奖励、患者救治等政策,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机制。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精神卫生认知度,努力消除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加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走向社会。
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2月2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