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区卫健委】关于全面加强社会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建议
政协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六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 第89号
来源:天津市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9-09 10:16

金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社会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相关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

区委和区政府历来高度关注心理健康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有关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有关工作要求,在2020年,全面启动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将近几年体系建设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部门协作

在2007年,我区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多个委办局及街道为成员单位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为社会心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组织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辖区心理健康工作。同时我区于2019年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河东区心理健康人才库,为河东区精神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完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建设

截止到2020年底,各街道及社区均建立心灵驿站和心理咨询室,作为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场所,做到一室多能、一体化办公。同时我区在近3年内,分别选取常州道、富民路及二号桥街作为代表性点位,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从而推动各街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排除群众心理困扰,疏导群众紧张情绪,提高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素质。截至目前,全区12个街道和161个社区建立心灵驿站12个,心理咨询室161个。

自设立心灵驿站及心理咨询室以来,我区每年均印发心理健康及各心灵驿站值班时间及预约电话宣传册发放给辖区居民供需要居民阅读使用。每年会邀请专业的心理老师为辖区心灵驿站及心理咨询室和各委办局工作人员开展线上及线下心理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水平。

同时我们在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精神科特色的全科门诊,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答疑解惑及心理咨询等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开通2部心理援助热线(022-84210176、18222840277),为隔离点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心理问卷总共做了17504次问卷,发放小贴士19159份,其中为32例隔离人员进行了心理疏导,有效防止了不良事件发生。

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区教育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携手区文明办和团区委积极实施学校心理健康守门人项目,努力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知识的认知。

一是持续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目前我区100%的中小学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分别设置个别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和办公接待区等基本功能区域。能基本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二是强化心理专业教师配置。目前我区各学校均已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一定数量经过专业培训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其中中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不少于2名,小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不少于1名。这些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都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背景,能够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三是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育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每年在中小学学校开展8-10场心理健康讲座,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四、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

区工会牵头,推动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包括设立心理服务阵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线上心理咨询、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等,为干部职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今年我区还要探索,在定点医院设立干部保健心理咨询门诊,将心理体检纳入机关干部常规体检内容。

五、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工作

区政法委、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公安河东分局、区信访办等部门,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室、组建心理辅导团队、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心理讲座及印发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为流浪乞讨人员、公安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持续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消除和防范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区民政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为增强小学生六年级毕业班迎考的信心,天津市河东区鲲鹏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中心与河东妇联联合开展了“考前心理团辅——认识奇妙的大脑”为主题的心理成长讲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同时增强了自信心。

六、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服务

区精神卫生中心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区民政局注重培育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目前河东区有三家涉及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组织为:天津市河东区鲲鹏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中心,天津市河东区宇云自闭症儿童发展中心;天津市河东区宜童自闭症发育行为服务中心,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

区委宣传部组织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区级媒体平台作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我区在2023年全面实施了“五个一”宣传年活动:

一是在津云进行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报道;

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三是在实体点位进行宣传:利用心理科门诊电子屏及健教宣传栏进行宣传;

四是开展1次大型线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五是开展大型线下活动:分别在二宫及富民路商业街开展2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2023年我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已达23.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核心知识知晓率达92.86%。

八、存在的问题

我区还有很多短板有待改进。

一是经费不足。各街道心灵驿站缺乏稳定的财政经费支持,无法聘请第三方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二是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建设不规范。个别街道虽已挂牌成立心灵驿站,但是个别心灵驿站场地设施未达要求,不能满足为大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条件。

三是专业能力不足。目前心灵驿站和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多为社区工作人员兼任,专业能力不足,急需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部门协同。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制度,充分发挥街综合管理小组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部门协同,明确部门分工,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心理咨询室等资源,服务与民众。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协调财政,逐步建立稳定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心理体系建设,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的模式,为辖区百姓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是做实做细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央转资金和辖区配套资金,推进心灵驿站示范点位建设。推进社区心理咨询室发挥作用,指导社区网格员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居民心理健康宣教、一般问题心理疏导、信息收集转介等工作。

四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聚焦社区居民、“一老一小”、学生、妇女和职业人群等开展分类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各部门加强对本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领导,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规范的服务。

五是提升专业技能。依托卫生、教育、部分机关和社会组织组建心理服务团队、志愿者队伍等,同时继续开展社区心理工作人员和机关企事业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具备识别和初步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天津市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14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