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访问效果,建议您将IE升级至IE9及以上版本! x
您的位置:
【区卫健委】关于互联网医疗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政协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六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 第56号
来源:天津市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9-09 15:27

昝世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互联网医疗规范化建设的建议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随着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老年人对医护上门需求将以日俱增,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使老年人享受优质便捷的服务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提升我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河东区秉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加速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卫生健康深入融合。

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简化就医流程,提高老年人就医体验,河东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与工商银行、银海公司建立三方共建模式,签署合作三方协议,在以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开展智慧门诊建设。通过对医院门诊的诊疗咨询、多渠道挂号、智慧诊疗服务以及多渠道融合支付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实名自助挂号、自助预约、预约签到、分诊叫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等功能。

为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河东区开展互联网+家庭医生预约服务,通过“健康天津”APP,充分发挥门诊、慢性病随访、老年人体检、入户服务等功能,安排专人负责落实预约服务工作,每天定时登录“家庭医生预约签约申请系统”,查询申请单进行划拨分配。对家床预约的居民,首先由专职人员确定签约医生,再进行各团队的分发,由签约医生进行回复,了解居民病情是否可以办理家床,并讲解医保政策。对预约用药的居民,首先由专职人员确定签约医生,再进行各团队的分发。同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在门诊大厅显著位置摆放易拉宝等多种方式宣传,使老年人能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操作,让更多居民了解到家庭医生网上预约服务的惠民政策。

为进一步方便老年人就医,河东区组织开展医疗机构无障碍环境信息化建设,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候诊室配备候诊屏幕,显示候诊顺序、患者姓名、接诊医师、诊室等信息;在医生工作站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添加重点提示,方便医生提前掌握患者信息,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无障碍服务;通过医生工作站推送《残疾人患者注意事项及禁忌事项》,在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检验检查(核磁、CT、B超、心电图等)前,提前告知注意事项及禁忌事项。

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存在一定困难:一是系统建设相关项目往往多涉及软件、硬件、网络支撑等多个方面,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设备及信息系统难以为满足项目需求。二是现有硬件设备、数据库标准、信息系统构架、编码标准不统一,数据标准化程度较低,数据互联互通存在一定困难。三是现有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医疗”往往不完全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或不够健全造成“互联网+医疗”准入门槛不明确、行业从业不规范、监督管理无明确职权、责任划分不清晰、权责关系不明确、收费标准无政策支撑等各方面问题。

下一步河东区将继续探索“互联网+医疗”建设应用新模式,在坚持政府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前提下,探索合作新模式,选取优秀合作案例,为辖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天津市河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7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