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卫生计生委拟定的天津市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7〕12号)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促进我区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目标任务:
到2020年,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卫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优势明显、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30年,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服务质量,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中医药需求,打造河东区中医药服务品牌。
主要内容:
1、切实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西医结合,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2、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3、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
4、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
涉及范围:
天津市河东区。
注意事项:
1、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完善各部门长效协作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中医药投入政策落实情况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区人民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完善落实政策措施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
2、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创新中医药管理模式,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健全我区中医药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
3、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采取丰富多样的科普宣传形式,推动中医药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努力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诠释:
中医药发展战略:就是关于中医药如何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及发展能力的重大选择、规划及策略。中医药发展战略可以帮助指引中医药事业长远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指明发展点,其真正目的就是要解决中医药的发展问题,实现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规划纲要: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总体规划的依据。
惠民利民举措:
1、建立河东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促进社会办中医加快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儿科、精神(心理)科、妇科、外科、骨伤、肛肠等非营利性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鼓励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在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病房,在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
2、依托河东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地,每年向基层推广2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的特色和优势。
3、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通过移动终端提供中医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个人健康信息查询等便捷服务。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新技术,探索中医药养生、健康管理等中医服务新应用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