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出台背景
多项调查显示,全国八成以上中小企业已实现复工复产,但经营状况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大量惠企政策。总体上看,这些政策有效缓解了不少企业面临的压力。部分政策在落地过程中遭遇堵点:个别部门落实政策有心无力,部分优惠政策操作性不强,落实不到位、不精准;一些部门仍采取多级审批的老办法,影响了政策落实效果,加快推动政策落实落细,成为不少中小企业的共同期盼。
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在北京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开幕式致贺信,在贺信中表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良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切实向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河东区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创新政策落地方式,制定了《河东区促进惠企政策落地支持企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二、《方案》主要内容
(一)全面梳理各类惠企政策。按照“谁主管谁梳理、谁对口谁梳理”的原则,各部门对本部门、对应的市级部门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税费政策、融资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创新政策、人才政策、其他政策等方面的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明确政策名称、政策原文、政策要点、政策解读、责任和协同单位、联系方式、办理地点、执行期限、申报流程等要素,统一上报区政务服务办。区政务服务办负责汇总整合各部门梳理出来的政策,按照制定层级、支持行业、政策类型等标准进行分类,形成惠企政策包。
解读:本项工作任务旨在全面梳理各种惠企政策,形成完整的惠企政策包,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立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在全面梳理各类惠企政策的基础上,由区政府办、区政务服务办共同建立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在“河东政务网”添加“保市场主体、助企通惠企政策”栏目,提供政策查询和检索服务,让企业可以按照政策类别、责任部门、智能搜索三种方式快速找到所需的政策,实现企业在线获取与本企业有关的所有政策。该平台建成后,由区政务服务办统一负责平台管理,对相关部门分配账号、设置政策分类维护权限、对上传平台的政策进行审核。
解读:网上办事已成为常态,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惠企政策平台的建立就是要让企业上一个网站就能查询所有惠企政策。
(三)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活动。按照“便捷、灵活、高效”的原则,采取“互联网+政策宣传”的模式,将互联网平台信息发布与传统政策汇编印发方式相结合,通过网站、报刊、手机客户端、融媒体等多种途径集中宣传惠企政策,提高政策覆盖率和知晓率,设置惠企政策手机二维码扫描查询功能,方便企业人员随时查阅和研究。同时,采取上门走访送阅,召开宣讲会、企业家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多途径送政策,让更多企业了解惠企政策。
解读:这项工作任务主要是向广大企业宣传推广网上查询政策途径,同时通过线下“送政策”,形成线上线下联动。
(四)开设惠企政策服务窗口。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惠企政策服务窗口,作为政企沟通平台,助推惠企政策落地,由窗口提供政策咨询、文件打印、政企对接等服务,采取“一窗受理咨询、政策现场解答、部门精准对接”的运行机制,实现惠企政策“一站汇”、精准服务“更匹配”,让企业咨询政策更省事、了解政策更方便、对接部门更明确,解决企业可以享受哪些政策、怎样才能享受到政策的问题,精准高效地将政策红利释放给有需要的企业。
解读:通过开设惠企政策服务窗口,作为服务企业的前沿阵地,充分利用政务大厅企业流量大的优势,让企业充分了解各项政策。
(五)开通惠企政策服务专线。开通企业政策咨询专线,设在惠企政策服务窗口,配备政策解答专员,实现政策解答、咨询转办、服务跟进等功能。通过电话咨询专线,对于企业咨询的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问题,采取“分类转办,快速响应,统一作答”的回复方式,政策解答专员将各部门的解决情况汇总后统一答复企业,解决企业面对政出多门、多头申报产生的重复无效劳动的问题,提高企业家获得感。对于企业针对单个部门的专业性问题,咨询专线可直接转接到责任部门政策服务专员即刻解答。
解读:电话服务专线的开通,为企业与政府沟通开辟了另一条途径,配有专人解答企业咨询,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会引导企业直接联系相关部门。
(六)打造专业惠企政策服务队伍。建立企业政策服务联络员制度,各部门要确定联络专员,联络专员在营商环境服务专班成员中指定,联络专员的主要职责是对本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进行全面系统梳理,负责接收处理惠企政策服务窗口流转至本部门的企业需求,同时将本单位的服务企业情况、惠企政策出台、企业减负数据等及时流转至窗口。区政务服务办选派政治立场坚定、服务意识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干部作为惠企政策服务专员,对各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进行收集、汇总、分类,在惠企政策服务窗口接待咨询,为企业宣讲政策、答疑解惑,以专业的队伍推动企业服务精准化、常态化、高效化。
解读:打造惠企政策服务队伍是为让服务企业的人员相对固定,打造惠企服务多面手。
(七)建立惠企政策落地会商制度。建立由区政务服务办牵头,服务企业责任部门参与的惠企政策兑现会商制度,主要是解读国家产业政策、本市和本区有关规定,对相关政策落地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价,协调解决企业政策兑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出台企业亟需的政策,总结交流和宣传典型经验。会商采取专题会议的形式由区政务服务办召集,会商特别重大、复杂事项的,报请区政府分管领导主持会商会议,并邀请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
解读:惠企政策落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为解决问题建立了会商制度,尤其针对涉及部门较多的政策落实问题,能够让各部门协商解决。
(八)建立服务企业评价回访制度。由区政务服务办惠企政策服务员定期对各部门对企业有关政策问题的解释、回复情况进行电话回访检查,将回访满意度、政策知晓度以及企业反映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到各部门,并进行限时督办,对回访结果进行定期通报,如有造成恶劣影响的失职渎职行为,由纪检监察部门严肃问责,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及时落实,落地生根。
解读:惠企政策评价制度有利于督促政府部门积极履行职责,保证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相关政策。
(九)建立惠企政策动态管理机制。为确保政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惠企政策信息平台建立后,要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对信息平台的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在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后新制定的惠企政策,在政策文件出台后5个工作日内上传至“平台”进行公示,对已失效的政策信息要在失效后5个工作日内向区政务服务办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删减理由,经审核确认后进行统一删减。
解读:惠企政策有一定的存续期间,动态管理机制会及时删除过期的政策,增添新出台的政策,保证平台上政策的时效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