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2月2日在天津市河东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区委全会的决策部署和“中心城区全面提升”的要求,紧紧围绕“金贸河东”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坚持“学习、落实、高标准”的工作要求,突出“拆迁、稳定、抓项目”的工作路径,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决战决胜的勇气、真抓实干的作风,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主动应对,抢占先机,广泛深入地开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经济增长一季好于一季,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上年水平。区属增加值初步核算108.9亿元,同比增长18%;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7.02亿元,同比增长20.28%;吸引内外资到位额分别实现90.8亿元和9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35%和2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8.2亿元,同比增长18.2%。金融业加快发展,渤海银行总部、倍特期货等5家金融保险机构落户河东,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达到68家,金融业实现留区税收突破1亿元。楼宇经济增势强劲,建成天津市首家楼宇经济服务中心,楼宇闲置资源盘活稳步推进,全区133万平方米、70 座商务楼宇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培育了2座税收超亿元楼宇,实现了亿元楼零的突破。新增民营企业1530家,总数达到7960家,组建天津市首家民营科技集团,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突破13万人。街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12个街域特色经济板块,街域经济税收贡献率不断提高。二号桥都市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取得土地整理权。全力抓好节能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抢市场、抢项目、抢资金、争政策,紧紧抓住大项目好项目不放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21.9%;引进项目企业329个,其中投资和注册亿元以上的项目企业13个,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落户河东。加快推进重点地块拆迁和土地整理,完成拆迁58.2万平方米,6片18.4万平方米地块成功出让,6片51万平方米地块具备上市条件,河东区原党政办公大楼正在抓紧盘活。积极推进天津(南站)现代商务中心、津滨大道现代物流商贸区、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等市级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五星级Radisson酒店、远洋地中海风情街、润东国际大厦、御樽大酒楼等一批重大商业设施建成开业;河东万达广场、红星国际广场、渤海银行总部、金地国际广场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嘉里商务中心、帝旺凯悦酒店、中信集团、中粮集团等一批高水平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创意桥园”产业园特色明显,天津音乐街建成开业,二宫市场化演出非常火爆,多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积极推进。
——加快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坚持一流标准,深化完善河东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成果,确定 “一个中心、三条发展带、六个聚集区、六大主导产业”的“一三六六”发展格局。配合市有关部门保障天津站交通枢纽、津秦客运专线、地铁和城市快速路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东纵快速路、海河东路(河东段)建成通车,打通十五经路—八纬路、U6街区等一批道路卡口。组建国有城市建设投融资机构,土地整理平衡试点项目加快启动。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建立监督考核体系,在市内六区率先实现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正在形成。大力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全力冲刺国家卫生区目标,奋战两个150天,高标准实施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开展了街景立面整修、夜景灯光建设和重点地区、重点道路、居民区环境治理等10余项专项行动,综合整治21条道路、456栋楼房、2个公园、19片旧楼区。城区面貌彰显清新靓丽、大气洋气特色,津塘路成为全市变化最大的整治道路。大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区和生态城区建设,新建、提升绿地84.5万平方米,空气环境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达标率83%。桥园在西班牙巴塞罗那2009年世界建筑节代表中国公园首次荣获“全球最佳景观奖”;河东公园提升改造成为全市变化最大、改造成果最为显著、最为成功的样板。加强天津站地区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保持了站区安全稳定、秩序井然有序。
——加快民心工程建设,民计民生得到新的改善。全力实施就业富民、社保利民、解困助民、事业惠民工程,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机制,新增就业3.3万人,同比增长34%,稳定就业率保持在83%,城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成立河东区创业服务中心,桥园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创业促进就业实验区创业园”,爱心手工编织中心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参保受益人群不断扩大,低保救助、扶贫助困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23个服务站。启动鲁山道小二楼地区拆迁改造,住房保障受益群众1.2万户,全市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的真理道甲一号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基本建成。实施既有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改造9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5万户5万余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校园安全现代化标准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落实到位。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成效,通过天津市区县科技进步考核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创建帅明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帅军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研发转化基地,9家科技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个科技项目获科技部和天津市立项资助。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加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全国试点项目建设,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河东区荣获“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称号。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河东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了河东区第七届“十大为民杰出人物”,创建了6个市级 “五个一”文明小区和一批特色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未成年人“成长驿站”活动,2个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文化活动。天津市第五届暨河东区第七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第九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天津赛区总决赛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河东区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新增一批社区体育健身器材,河东区被命名为“游泳之乡”,区体育局被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市场物价、食品药品监管和生产、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全区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区残联被命名为“全国残疾人之家”。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和档案、保密等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区委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按时向区人大报告、区政协通报政府工作。坚持与区人大、区政协的沟通联系等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42件,解决率78.9%。为民服务网络、公仆接待日解决群众反映各类问题28181件。“五五”普法顺利推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加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依法规范执法行为,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和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发挥信访接待、行政复议、人民调解的作用,积极推行信访工作代理制,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机制,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行政争议案件。深化“五个必须”,实施“护城河”工程,有效控制了进京非正常上访。“平安河东”建设深入推进,国庆安保工作取得成功,社会治安状况继续保持全市较好地区之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城建系统企业全部完成转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督查工作。全面实施政府服务大提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办理方式,压缩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审批效率整体提速50%以上,现场审批率达到98%。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启动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履行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加大源头治腐和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科学发展为指导、干事创业为关键,牢固树立“又好又快、求变求快”的发展理念,狠抓第一要务,统筹各项工作,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不断完善提升思路目标,坚定危中有机、事在人为的信念,把握机遇,抢抓机遇,借势发力,乘势而上,强力推进,重点突破,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把各项工作逼上新水平,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全部的资源和全部的心思用在河东发展和百姓利益上,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利,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始终保持一股拼劲、韧劲和闯劲,一心为民、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敢打必胜,才能形成发展提速、工作提神、效果提气的浓厚氛围,才能干成一批难事、急事、大事,不断创造出增长点和新亮点;必须坚持永不止步,自加压力,树立更高标准、瞄准更高目标,才能全力推动河东区提速发展、全速发展、超常规发展,全面实现河东区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全力打造“金贸河东”和“宜商宜居活力城”。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们迎难而上,奋力闯关,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河东区的发展变化来之不易,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体现了河东精神、河东速度、河东效益和河东水平。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得益于区内外各有关部门、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也得益于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此,我代表河东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河东区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河东区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创新能力与中心城区全面提升的要求还有差距;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财政实力弱,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税源结构不合理,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缺少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繁荣繁华街区,培育经济发展优势支柱产业还有差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市容面貌与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群众收入等重点民生问题仍需进一步体现普惠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与居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政府部门少数公务人员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意识还有欠缺,服务理念和执行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政风行风与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力推进河东区在高起点上提速发展、全速发展、超常规发展和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巩固河东区良好发展态势,高水平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三区一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我区经济抗风险能力的脆弱性和不牢固性,充分认识在竞相发展态势下求变求快发展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聚精会神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更加清醒、更加周密、更加充分地做好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力争区域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城区面貌发生更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
2010年区政府工作基调是:始终坚持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下大力气调结构,坚定不移促转变,又好又快,求变求快,全力推进提速发展、全速发展、超常规发展,着力打造宜商宜居活力城。
2010年区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重要要求和市委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加快实施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坚持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土地运营、财政增收、项目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增强河东区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全面提升的新局面。
2010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区属增加值131.7亿元,增长21%,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24%;区级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21%,按增长23%组织落实;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增长21%;实际利用内资到位额118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额1.2亿美元,增长33%;新增就业3.3万人以上,城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实现“十一五”比“十五”期末能耗降低20%的目标。
2010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优化促进税源优化,奋力抢占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三个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结合河东区发展实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全力推动和落实“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重点依靠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带动,向重点依靠现代服务业和以公建为主的房地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低端产业的粗放经营,向重点依靠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的聚集发展转变。真正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尽快形成服务型、创新型、都市型和可持续型的发展模式。努力把河东区建设成为天津市现代商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枢纽区,面向国际、北京和滨海新区的金融商务聚集区,文明和谐的特色文化生态区,宜商宜居活力城。
加快构筑“一三六六”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按照天津市“一主两副”空间布局规划、“金贸河东”功能及产业定位,坚持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相一致、城市建设和项目摆放相协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河东区总体城市设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一三六六”现代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一个市级现代商务中心、三条经济发展带、六个功能聚集区,重点发展六大主导产业,尽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2010年,区属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属增加值比重提高到83%。
促进楼宇经济、民营经济、街域经济提速发展。楼宇经济发展要强起来。以总部经济、品牌经济、创意经济、商会经济、商贸经济为重点,促进楼宇经济质量、速度和效益提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底,全区在用、在建商务商贸楼宇达到84座,总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楼宇企业全额税收突破9亿元,留区税收力争突破4亿元,力争再新培育3座以上亿元税收楼宇。民营经济发展要活起来。以骨干企业、重大项目为龙头,加大对品牌企业、优势企业、集团企业、上市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新增民营企业集团2家以上,下力量为日商科技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创造有利条件。新增民营企业1000家以上,其中民营科技企业50家以上,民营经济留区税收突破12.5亿元,力争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支持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街域经济发展要快起来。以税源建设为核心,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强化服务,逐步形成特色明显、条块结合、错位发展的街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快速提升街域经济发展规模和实力。
调整优化税源结构增强财政实力。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和促进税源结构优化,提高财政收入抗风险能力和水平。针对房地产业税收比重多年居高的实际情况,在稳固现有税源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商贸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税收中的比重。力争年内引进1至2家金融地区总部落户河东,加快银建期货营业部落地运营,努力提高金融业税收比重。依法合理做好非税收入工作,进一步增强财政创收实力。
二、强力推进重点项目,以项目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奋力抢占商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制高点
强力推进以重点项目为支撑的功能区建设。全力打好十一经路资源整合开发战役。加快原党政办公楼、法院办公楼、东海商厦、鼎泰大厦和原党校地块等资源整合利用,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形成十一经路金融服务业聚集高地。全力打好六纬路和海河沿线开发战役。以南站中央商务区建设为龙头,对嘉里商务中心、渤海银行总部、御峰广场等重大项目全力以赴拼高度、拼速度、拼档次;强力推进中粮集团、中信集团、高盛集团和棉一地块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快盘活大王庄现存历史风貌建筑资源,形成高端商务服务业聚集高地。全力打好以大直沽妈祖文化城为重点的津塘路综合开发战役。加快推进天妃灵慈宫、东达国际广场、直沽文化艺术中心、河东体育场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大津塘路两侧危旧房屋的拆迁改造力度,形成商贸文化旅游业聚集高地。加快推进津滨大道现代物流商贸区建设,重点推进河东万达广场、红星国际广场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度,形成规模大、功能全、品质优、影响广的城市新商业中心和现代物流商贸业聚集高地。加快推进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建设,重点推进海河新天地AB地块大型综合商业体、振业集团项目、天津站老龙头地下商城、后广场特色商业街建设进度,形成交通枢纽型高端服务经济聚集高地。加快确定二号桥工业园整体开发建设方案,并尽快启动实施,形成现代都市工业聚集发展基地。加快推进五星级帝旺凯悦酒店、招商局地产项目建设进度,带动卫国道经济发展带开发建设。
全力全速盯紧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提速推进7个大项目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70万平方米。中粮集团项目5、6、7号地实现开工建设;中信集团项目、阳光星期8商业项目完成规划报批并开工;振业集团、招商局地产、高盛集团水岸银座项目上半年完成地下工程;海河新天地AB地块项目年底商业主体封顶。提速推进5个大项目施工进度,总建筑面积达239万平方米。嘉里中心项目公寓、商业部分上半年进入地上主体施工,年底前实现商业部分主体封顶;投资17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渤海银行总部项目上半年进行地下基础施工;投资60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金地国际广场项目上半年完成地下工程;投资100亿元、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的红星国际广场项目年底商业主体封顶;帝旺凯悦酒店项目年底主体封顶。确保河东万达广场34万平方米商业部分11月底竣工并满铺开业。全力促进万辛庄、富民路八分部等地块项目落地,着力引进10个亿元以上规模投资项目,下力量做好嘉里置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钢集团商贸公司等10家以上区域销售总部和投资园区落户运营。
发展短平快项目提速推进商业和文化产业繁荣繁华。按照“商业文化相得益彰、旅游休闲消费一体”的工作思路,繁荣繁华大商业,和谐发展小商业,一年见亮点,两年大变化,尽快使河东区商业服务业火起来、旺起来。按照“开窗、拓路、种大树”的要求,规范主要道路街区的商业门脸,积极培育一条主轴商业街,重点搞好十一经路、津塘路、华昌大街“种大树”示范工程。积极运作10家以上国内外特色餐饮企业落户河东,引进一线知名品牌;加强天津音乐街、地中海风情街、天津淘宝街、大本营淘宝城等已建成街区规范管理,提升市场运营水平;新建珠宝街、“老地道”民俗街、又一城商业街、阳光星期8商业街、天津音乐街“跳蚤市场”、华捷道小吃街等6个特色街区,扩大特色商业影响;新建100个社区商业网点,巩固、提升2个社区商业中心,新建、提升7个菜市场,拓展便民服务网络。加强地铁出站口、立交桥商业网点布局与建设,形成新的消费亮点。提速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提升城市价值,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活力。抢抓天津市做大做强“近代中国看天津”核心旅游品牌的机遇,加快挖掘整合河东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商旅文融合互动,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加快推进天津音乐街二期工程项目,年内引进品牌书店、音像店、音乐咖啡厅等3家以上文化产业短平快项目。进一步扩大桥园创意产业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创造条件,尽快启动一纺机等创意产业园开发建设,培育创意产业新经济增长点。以二宫“开心麻花”舞台剧驻场演出、天津音乐街“爱乐之声”音乐演出为重点,繁荣河东演出市场。
三、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以环境提升促进形象提升,奋力抢占市容环境和城市管理制高点
全力推进城市拆迁工作。坚持“拆迁、稳定、抓项目”的工作路径,全力加快拆迁进度,为土地整理出让、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争取时间、拓展空间。全面推进鲁山道小二楼、大直沽刘台、万辛庄三期等拆迁工程,全年计划拆迁70万平方米。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尽快做大做强河东嘉华城投公司,着力解决资金瓶颈和规范经营、防范风险问题。以经营好城市、经营好土地、经营好项目的全新理念,尽快拆除成片危陋平房和破旧楼房,改善城区面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区建设水平。
加快成熟地块的整理和出让。坚持拆迁一片,整理一片,出让一片,在拆迁、整理、招商、出让等环节上搞好对接,打破常规,力求突破。加快华源地毯厂和奥的斯电梯厂地块整理收购,力争使营门口、李公楼、泰兴路壁板厂等10个地块约 116万平方米成功上市出让。强力引进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投资建设发展,切实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成项目发展优势、经济增长优势和财政创收优势。
综合整治构筑宜商宜居活力城。继续开展市容环境“112251”综合整治工程。全年奋战300天,综合整治100条道路、100个居民区,提升2个公园,整治2个重点地区,打造5条夜景灯光线、1条整治成果精品景观线,把市容整治与彰显城区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深化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以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生态城区建设为主线,继续抓好环境保护“六大工程”,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保持在83%以上。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抓紧完成天津站轨道换乘中心和地铁2、3、9号线工程建设,为河东提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争取资金对22条总计25万平方米支线道路进行综合改造,确保全区排水设施好管率保持在90%以上。实施旧楼区改造60万平方米,继续推动平改坡改造工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5.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积极开展星级车站创建活动,提升站区管理水平,确保天津站地区成为天津市文明祥和的窗口。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继续完善实施城市管理“以奖代补”考核工作,加速推进道路清扫保洁、公厕保洁市场化进程。努力争取城市管理综合考核位居全市前茅。
四、着力改善民计民生,以工作落实促进惠民落实,奋力抢占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制高点
扎实做好保障群众生活各项工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落实好新的20项民心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3.3万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率达到85%以上。确保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做到人人享受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继续实施社会救助行动,推进低保、特困救助保障效益最大化,做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深入推进全区住房保障工作,加快14片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进度,认真做好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工作。全年完成老宅供热补建8万平方米,全区热化率达到98%以上。
协调发展各项事业让更多群众受益。全面提升教育综合实力,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按计划完成中小学校舍加固工程。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10项科技创新工程,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举办好河东区第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第二届中国·天津“海河之春”音乐艺术节、第五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中国·天津直沽文化旅游节等大型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不断提高河东文化影响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继续推进“五个一”文明小区、“邻里一家亲”和谐社区、“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整洁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河东区十大为民杰出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提高全区群众整体文明素质。提升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完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年内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规范化标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新增10个全民健身点,为社区安装体育器材100件,组队参加天津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力组织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外事、防震减灾和普法、档案、保密、物价、离退休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大力推进平安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信访、维稳、综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和最硬的任务,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控制进京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全区稳定的良好局面。加强对食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增加技防监控设施,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继续推进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积极筹建河东区老年服务中心,新建5个社区日间照料站,努力建设“和谐稳定、干净整洁”社区。
五、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以服务提速促进发展提速,奋力抢占政府服务和政府效率制高点
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本着“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原则,组织好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工作。按照“扩大街道社会管理权限,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求,开展深化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梳理各部门职能,对应该由企业决定、市场机制调节及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自我管理的事项,政府要坚决放开。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税、环保等调控手段,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方式,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高标准、高水平组织落实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提速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巩固政府服务大提速成果,坚持把全部资源、全部心思、全部精力都用在河东发展、企业需求、百姓利益上,按照“企业和项目的事一天也不能耽误”的要求,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对重大项目必须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深入开展审批服务大提速活动,减少、规范和整合行政审批事项,着力开展“并、简、放、缩”工作,建立与全市“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年内选址启动新行政许可中心建设。
改进作风确保廉洁从政。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深入基层,服务企业,贴近群众,在狠抓落实上求进展、求成效、求突破。坚持为企业“多谋事,多做事,多服务”,在帮助企业发展解难题上下足功夫,用足力气,取得实效。切实抓好廉政建设,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铺张浪费,推进政务公开,做到干净用权、干净做事。严格执行中央和市委、区委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惩腐败分子。加大行政监察工作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审计,使权力规范运行和公开透明,防止“工程上马,干部下马”。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群众评政风评行风”活动,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制度,高度重视并及时办理各类建议和提案。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继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河东区的发展正处在全面提速、全面提升、求变求快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胜利蕴藏于决战之中。特殊时期必须要有特殊精神,特殊考验必须要做出特殊努力。我们要全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中共河东区委的领导下,以奋发有为、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力推动河东区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全面提升的新局面。
[附注]
——“金贸河东”: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09〕10号)确定河东区的功能及产业定位为“金贸河东”。建设成为市级商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枢纽,面向北京和滨海新区的金融、商务聚集地。重点发展以银行、保险类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业,以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为主的商务服务业,以广告、音乐创作和新媒体为主的创意产业,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环保为主的都市型工业。
——“三区一城”:按照“中心城区全面提升”的要求和“金贸河东”的功能定位,区委完善提出把河东区建设成为天津市现代商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枢纽区,面向国际、北京和滨海新区的金融商务聚集区,文明和谐的特色文化生态区,宜商宜居活力城的“三区一城”奋斗目标。
——“一三六六”发展格局:按照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的要求,河东区奋力抢占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形成“一个中心、三条发展带、六个聚集区、六大主导产业”的“一三六六”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一个中心:天津(南站)现代商务中心(CBD);三条发展带:连接北京与滨海新区的天津站--新开路--津滨大道经济发展带,连接天津(南站)现代商务中心与滨海新区的六纬路--津塘路经济发展带,连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十一经路--卫国道经济发展带;六个聚集区:十一经路现代金融商务区,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津滨大道现代物流商贸区,大直沽文化旅游商贸区,富民路--天钢休闲创意商贸区,二号桥都市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六大主导产业:以银行、保险类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业,以商贸流通、中介服务和总部经济为主的商务服务业,以国际货代企业集群、专业物流、综合配送、批发交易市场和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以广告、音乐艺术和新媒体为主的创意产业,以工商业地产特别是商务楼宇为主的房地产业,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环保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同时,改造提升商业、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逐步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格局。
——“五个必须”:河东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领导必须有力、为民必须真诚、包案必须到位、处置必须坚决、方法必须适度”的工作思路,得到了中央联席会议办公室的通报表扬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新华社专门刊发内参介绍河东区的维稳经验。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