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天津河东区消费年活动方案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工作任务,结合培育建设国消城市重点任务和全市“2023天津消费年”总体部署,立足我区实际,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扩大内需;坚持高质量供给引领消费新需求,推动消费升级;坚持高频次策划丰富多彩促消费活动,打造特色消费场景;坚持高水平扩大域外消费,着力打造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坚持打好特色牌、差异牌、文化牌,促进消费不断扩容提质。
二、主要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商务部门立足流通、贴近市场、把脉消费的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大中小微、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同频共振,携手共赢,形成政府、协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促消费联动机制。
(二)系统谋划,聚集重点。结合河东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开展贯通线上线下、涵盖商品服务、融合商旅文体的促消费。强化内外贸融合,组织开展国际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消费促进活动。
(三)底线思维,民生导向。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安全贯穿于活动各环节和全过程,将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推出实实在在的打折优惠,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突出特色,商旅融合。发挥河东区在海河东岸、直沽等方面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海河游、直沽游,推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网红打卡地,举办体育赛事、音乐演出,吸引更多游客来津消费。开展面向国内外、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推介,扩大活动影响力。
三、主要框架
按照全市2023年“天津消费年”整体部署和活动安排,结合我区实际,确定“668+N”的整体框架。即:围绕贯通全年促消费、突出国际促消费、多元融合促消费、创新模式促消费、会展拉动促消费、政银合作促消费“六项重点任务”,实施重点商圈建设行动、消费场景打造行动、品牌首店引进行动、商旅文体融合行动、传统消费升级行动、项目招商攻坚行动“六大专项行动”,从时令、特色行业和园区三个维度入手,确定“八大主题活动”,组织各类市场主体开展N场特色活动。
四、重点任务
要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倡导绿色健康安全消费新理念,围绕“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拓展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领域”的目标,加力巩固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着力提振餐饮、娱乐、旅游等传统消费,加快发展数字、健康、智能等绿色消费,培育壮大定制、体验、时尚等新兴消费。
(一)贯通全年促消费。把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消费的不同特点、习惯和季节元素,四季持续,以节造势。利用好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假消费旺季,培育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等特定群体节日消费热点,主动融入市商务局主办的海河国际消费季等重点促消费活动。支持各类线下实体和线上平台举办店庆、周年庆、网购节等优惠促销。
(二)突出国际促消费。着力打造国际范儿,汇聚内外贸、产供销、上下游各类企业,借助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等契机,畅通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产销对接、营销推广、交流合作的新渠道,提升消费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水平。组织商贸企业积极参加市商务局组织的进口优品汇、出口转内销、环球商品嗨购节等专题活动,借助市级平台推广优质商品,提高知名度。
(三)多元融合促消费。加强促消费活动与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大力发展购物消费、餐饮消费、娱乐消费等传统业态,加快培育夜间消费、假日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增长点。引导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短视频应用等线上平台对促消费活动进行数字化赋能,鼓励企业参加市商务局组织的双品网购节、网上年货节、老字号直播带货等,促进线上线下、传统新型消费有机融合。
(四)创新模式促消费。加快发展新品首发、时尚秀展、科技体验、主题乐园等新业态,支持企业利用增强/虚拟(AR/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创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持续举办夜生活节、特色集市、酒吧节、老字号国潮等活动,丰富消费场景。组织商贸企业创新开展“主题式”营销,结合节日、假期、热门事件、热门人物、赛事活动等开展营销。
(五)会展拉动促消费。配合市商务局做好展会活动的相关工作。鼓励商场、商业街、批发市场等开辟展会专区,举办各类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为消费者购物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平台。
(六)政银合作促消费。充分借助银联云闪付以及各大银行在支付结算、大数据应用、商户信贷服务等方面优势,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商贸行业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投放。
五、重点专项行动
围绕落实八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八大专项行动,更好创新消费场景,延伸消费链条,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一)重点商圈建设行动。以“万爱”“远洋后广场”为核心的商圈建设,推动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红星美凯龙、远洋未来广场整体提升改造;引导金茂汇、嘉里汇、棉3街区等海河东岸商业载体利用地理优势,成为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的重要支点;推动中海环宇天地商业项目建设,打造我市首座俄式音乐风情街区;持续推动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调整,增强运营质量和效益。
(二)消费场景打造行动。持续推进海河码头项目落地建设,引入无动力帆船运动赛事和水上运动主题旅游产品,带动海河沿岸经济;持续推进棉3街区升级改造,展现“商贸网红打卡地”、“音乐艺术品鉴地”的特色标签;引育一批首店、首发、首展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重点提升天津市级夜市示范街区——“老门口儿”夜市;高起点推介阳光星期8夜市;引导海河沿岸商业项目金茂汇、嘉里汇、棉3打造各具特色的夜市,燃亮海河东岸。
(三)品牌首店引进行动。加快发展首店经济,大力引进商贸零售业、居民生活性服务业中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河东区设立全球首店、中国首店、区域首店等,全年目标吸引30家首店。
(四)商旅文体融合行动。加强商旅文体资源互补联动,促进文旅体消费提档升级,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多种业态,统筹推进吸引外来旅游人群、挖掘名人故居故事、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围绕特色资源打造城市文旅IP,串联形成美食、观光购物、文化体验等主题的来津周末休闲游精品线路。
(五)传统消费升级行动。紧盯汽车、家居、餐饮等重点领域,持续搞活汽车流通,推动红星美凯龙、苏宁等传统家居消费业态实施数字化、体验化、智能化赋能行动。
(六)项目招商攻坚行动。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平台经济、服务业扩大开放及外资外贸等项目,开展招商攻坚专项行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撬动作用,以项目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和贸易促进活动,拓市场、建渠道、引项目。
六、重点活动安排
在全年活动安排上,从时令、特色行业和园区三个维度入手,将四个季度分别确定为冬·迎新暖心购物季、春·春满津城购物季、夏·夜生活消费季和秋·“新电商·新惊喜”电商消费季,并结合河东区特色消费行业,确定家居焕新服务月和汽车消费嘉年华,同时发挥好二次方和棉三的园区功能,确定二手主题消费嘉年华和棉三消费嘉年华,一共八大主题活动。
(一)时令性促消费活动
1、冬·迎新暖心购物季
时间:1月—3月
抓住岁末年初消费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结合喜迎新年、春节团圆、走亲访友、冬季冰雪、度假休闲等元素,组织各大商场与文化、旅游、非遗、老字号等进行跨界融合打造国潮购物节,举办新春写春联、闹灯会、特色市集等活动,设置新年主题网红打卡装置,举办春节主题展览;组织餐饮企业推出多种类型的年夜饭、喜寿宴、家庭宴等;举办年货节,开展“年味津门”等直播带货活动;在部分商业街举办冰雪嘉年华,配套开展津门民俗特色展示等。
2、春·春满津城购物季
“春意新生”踏青消费月
时间:4月—5月
结合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小长假,以及春天踏青换季有利时机,将踏青、运动、赏花等元素与促消费紧密结合,组织商场超市、家居卖场、汽车等开展主题促销、优惠打折、春季新品发布等,举办以古装走秀、儿童游乐、体育比赛、文创市集等为主要内容的踏青消费节,组织餐饮企业开展“尝春晓美味”餐饮主题活动,联动区内综合体围绕绿色生态概念举办“城市撒野计划”、儿童戏剧节等主题活动。
第三届海河国际消费季
时间:6月—9月
结合儿童节、暑假、开学季、金九银十等时间节点,聚焦商旅文体多业态,以“全城打折、全网联动、全民乐购”为目标,组织开展开学有礼、出口转内销、老字号嘉年华等一批特色活动。加强京津冀联动促销,扩大域外消费,围绕满足外地游客来津“吃、喝、玩、宿、游、购”等需求,组织商家出台专项优惠补贴,吸引“过夜游”“周末游”,联动区内商业综合体开展“嗨购端午小长假”等活动。
3、夏·夜生活消费季
时间:7月—9月
串联暑期、中秋、国庆等节点,组织商场、商业街、夜市等参与,围绕“夜购津货”“夜品津味”“夜游津门”“夜赏津曲”“夜嗨津城”五大板块,丰富夜间消费新场景。推出爱琴海老门口儿、阳光星期8广场等夜市、主题集市、酒吧市集等。
4、秋·“新电商·新惊喜”电商消费季
时间:10月—12月
挖掘和发现天津的宝藏好货,培育网络销售爆品,进一步发挥电商在联通生产消费、线上线下的优势,充分借助淘宝、支付宝、美团、抖音、快手等全国性平台,聚焦品牌品质消费,同时关注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消费,联动区内综合体举办线上年货节、津云暖冬购物季等活动。
(二)特色消费行业促消费活动
5、家居焕新服务月
时间:3月,6月,11月
结合“踏青消费月”、618大促、双11等促销节点,以“惠购家居建材 乐享品质生活”为主题,积极举办家居、建材等传统大宗促消费活动,开展一系列返券、满减、买赠、补贴等优惠。组织红星美凯龙、苏宁等家居电器市场发放优惠券,开展惠民补贴消费等活动。
6、汽车消费嘉年华
时间:3月,10月—11月
举办“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新能源 新消费 新机遇”汽车行业高峰论坛,邀请头部车企齐聚河东,打造新能源汽车河东名片,掀起新能源汽车销售热潮;结合2023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串联区内汽车销售、汽车休闲娱乐等载体,开展购车、玩车、驾车、养车等多个板块促消费。组织各大汽车经销商、金融机构等发放优惠福利,开展利率优惠、贷款补贴等,为消费者送上“汽车嘉年华”活动大礼包。
(三)园区促消费活动
7、二手主题消费嘉年华
时间:全年
以家庭为目标消费群体,以二手商品(包括二手数码、图书、母婴、玩具、古着、运动器材等)为载体开展售卖活动,树立二手理念,培养绿色消费习惯,助力“双碳”行动。活动穿插慈善活动,呼吁市民参与,从助残、助学、关爱老人等方面,履行社会义务。
8、棉3消费嘉年华
时间:全年
联动棉3街区以艺术展、主题市集、发电厂商业发布会为三大主线举办20余场主题活动,包括心有灵犀—李雄伊个人绘画展、棉3图书+艺术市集,以及音乐、露营、国潮等主题的周末市集。此外,还将力促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和新兴消费业态,通过专业化的运营逐步扩大区域影响力,成为定位精准的天津市潮流文化聚集地,不断吸引更多领域的业态进驻,深挖工业遗产的再生价值。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促消费工作,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常态化活动运行机制,发挥好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专班机制作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举办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二)强化安全底线。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压紧压实各类主体责任,抓细抓实各项管理措施,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活动环境。举办线下活动,还应认真执行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治安管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文化演出等方面规定。
(三)严格诚信经营。要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督促商贸流通企业坚持诚信经营,保障商品品质,兑现消费承诺,做好售后服务,共同构建诚信营商环境。
(四)加大宣传报道。加强与传统主流媒体及新兴媒体合作,充分调动各类媒体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推介,着力引导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河东区商务局
2023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