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思路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环保新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本区基本情况,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保障本区人居环境安全。对本区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开展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的治理与修复,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本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问题,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全面提升本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能力,保障本区居民生活的土壤环境安全,为建设美丽河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持。
二、基本原则
1、突出任务要点,明确治理重点
对本区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开展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的治理与修复,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本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问题,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全面提升本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能力,保障本区居民生活的土壤环境安全,为建设美丽河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持。
2、确定合理目标、开展示范项目
根据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合理确定治理与修复顺序,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中遴选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示范,全面提升我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能力。
3、加强部门联动、细化保障措施
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中的有关任务分工与本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任务衔接好。,建立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各责任部门与本区内企业和单位做好相互配合工作,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细化各项任务措施,从组织领导、部门协作、强化监管、技术支撑、公众参与、目标考核等方面保障该规划的顺利实施。
4、构建监管体系、防止二次污染
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体系,利用环境现状信息公开、政府部门监管执法、第三方机构效果评估等手段,开展土壤修复全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在达到修复效果的同时,严防出现二次污染问题。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河东区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建设用地污染地块。
四、工作重点
1、重点污染物: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
2、重点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
3、重点区域:工业遗留地块以及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
4、具体工作内容:
①建立河东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
包括: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分类别进行污染地块管理,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
②开展河东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③建立健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监管体系
包括:明确责任分工,防止二次污染,加强环境执法,建立应急机制,推动信息公开,打击弄虚作假。
五、规划时限
本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时限为2016年至2020年。
六、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
工作目标:加强我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完善保障措施,保证本规划顺利进行。到2020年,全区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考核指标:按年度计划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工作;确定1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项目,并于2018年底前开始实施。重点落实工业遗留地块安全利用,2020年区域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分享到: